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病本篇第二十五(三)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心血来潮,对着岐伯发起了哲学式的提问:“岐伯啊,我听说在中医的世界里,有那么个说法,叫做‘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这话听起来挺玄乎的,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心想这黄帝陛下还真是会找乐子,连上厕所这事儿都能扯到中医理论上来。不过,岐伯毕竟是岐伯,他捋了捋胡子,一本正经地开始了解答。

“陛下啊,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其中蕴含的中医智慧那可深了去了。咱们先说‘客气’和‘同气’吧。这‘客气’啊,就好比是您出门遇到个陌生人,客气两句,寒暄一下,那是表面的礼貌。而在咱们中医里,‘客气’指的就是外来的病邪,比如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不速之客。它们来了,身体就得应对,有时候就会搞得大小便不太顺畅,这时候咱们得先把这些‘客气’赶出去,让身体回归正常,这就是‘治其标’。”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哦,原来是这样,那‘同气’呢?是不是就是家里人,自家人那种?”

岐伯哈哈一笑,说:“陛下您这比喻倒是挺贴切。‘同气’在中医里,指的就是身体自身的气血阴阳平衡。要是这个平衡被打破了,比如气血两虚、阴阳失调,那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但这时候,如果大小便还顺畅,说明身体的排泄功能还没受到太大影响,那咱们就可以先着手调整这个‘同气’,也就是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嘿,这中医还真是有意思,连上厕所都能讲出这么多门道来。那岐伯啊,你再给我讲讲,这大小便不利和利,到底是怎么影响咱们治病的?”

岐伯清了清嗓子,继续讲道:“陛下啊,这大小便啊,别看它们不起眼,那可是身体排毒的重要通道。要是大小便不利,那说明身体的排泄功能出了问题,这时候身体里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就排不出去,堆积在体内,形成各种病理产物,比如痰湿、瘀血这些。这时候,咱们要是还一门心思去治本,去调整气血阴阳,那可就本末倒置了。得先把这些毒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让身体回归到一个相对干净的状态,然后再去治本,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那要是大小便顺畅呢?”

岐伯笑了笑,说:“要是大小便顺畅,那说明身体的排泄功能正常,毒素和多余的水分都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时候,咱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治本了,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身体的平衡。这就像咱们家里搞卫生,要是下水道畅通无阻,那咱们就可以放心地擦桌子、扫地,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黄帝又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头老有个疑惑,你说这人生病了吧,有时候病得挺厉害,咱们中医不是说有啥‘本’啊‘标’的讲究嘛,这到底是个啥意思?还有啊,为啥要先治本,后治标呢?你给我说道说道。”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便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子,慢悠悠地说:“皇上啊,这事儿咱们得从头捋。你看啊,咱们中医看病,讲究的是一个‘辩证施治’,就像你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样。啥是本?啥是标呢?本啊,就是那病根子,是病源头;标呢,就是那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表面的东西。这就好比啊,一个人家里漏水了,漏水是标,但漏水的原因——比如水管破了,这才是本。”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有点意思,你继续。”

岐伯接着说:“所以啊,咱们治病,得先找到病根子,把本给解决了,然后再去处理那些表面的症状。这就好像你修房子,你得先把地基打牢了,再去砌墙装修,对吧?不然你光修墙,地基不稳,房子迟早得塌。治病也一样,你要是光治标不治本,那病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永远除不了根。”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比喻打得真到位,朕算是明白了。那咱再聊聊,这病发而有余,又是咋回事?”

岐伯微微一笑:“这病发而有余啊,说的就是病情比较严重,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这时候呢,咱们更不能被表面的症状给迷惑了,得深挖细究,找到那病根子。就好比一个人得了重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这些都是标,是表面症状。但你要是只给他吃退烧药、止咳药,不去治他那风寒入体的病根子,那他这感冒啊,反复发作,好不利索。”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对对对,朕明白了!那咱中医治病,就是得先找到那病根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后再去处理那些表面的症状,对吧?”

岐伯连连点头:“皇上圣明!正是如此。不过呢,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咱们中医啊,得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找到那病根子。这就好像侦探破案,你得收集线索,分析案情,才能找到真凶。所以啊,咱们中医看病,得有耐心,有细心,还得有经验,不然啊,很容易就被那表面的症状给迷惑了。”

黄帝再次问岐伯:“岐伯啊,我听说有种情况叫做‘病发而不足’,这是啥意思?还有啊,什么是‘标而本之’?为啥要先治标,后治本呢?这听起来好复杂啊,我的脑子都快不够用了!”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虽然贵为天子,但在医学面前,也是个十足的小学生嘛。于是,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讲解。

“黄帝大人啊,您这问题问得好!咱们先来聊聊‘病发而不足’。想象一下,您要是饿了几天没吃饭,是不是感觉全身无力,连走路都飘飘欲仙了?这就是典型的‘病发而不足’,也就是说,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正气不足了,病邪就趁机而入,搞得咱们身体不适。”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我有过这种感觉,饿极了的时候,连看美女都提不起劲来!”

岐伯忍住笑,继续道:“那‘标而本之’呢,咱们可以把病看作是一棵树。树的根,就是病的本,也就是病根所在;而树的枝叶,就是病的标,是病的外在表现。比如说,您要是感冒了,流鼻涕、打喷嚏是标,而身体受寒、正气不足才是本。”

黄帝挠挠头:“这么说来,我得先把鼻涕擦干净,再去找病的根儿?”

岐伯哈哈一笑:“黄帝真是聪明绝顶!不过,咱们说的‘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可不是让您先擦鼻涕再治病。而是说,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比如病势凶猛,患者情况危急,咱们得先稳住病情,别让病情恶化,这就相当于先给树剪剪枝叶,让它别挡道儿。等病情稳定了,再慢慢找病根,彻底治愈,这就叫‘后治其本’。”

黄帝若有所思:“哦,原来是这样!那举个例子呢?”

岐伯想了想,说:“比如,有个人得了急性肠炎,拉肚子拉得都快脱水了。这时候,咱们得先给他补液,稳住病情,这就是治标。等他不拉了,再慢慢调理脾胃,找出拉肚子的原因,比如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还是脾胃本身太弱,这就是治本。如果一开始就忙着找原因,不先止泻,那人可能早就拉虚脱了,对吧?”

黄帝一拍大腿:“妙哉!岐伯,您这解释真是太接地气了!我这下算是明白了!”

岐伯笑眯眯地看着黄帝,心想:这黄帝虽然平时一本正经,但学起东西来,还是挺有幽默感的嘛。

于是,岐伯又补充了几句:“其实啊,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咱们在治疗时,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先治标,后治本’的原则。有时候,标本兼治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平衡点,让病人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从根本上恢复健康。”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疙瘩解不开。你说说,那个‘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到底是个啥意思?我这脑子啊,一到医学问题就转不过弯来。”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求知欲旺盛的样子,但脸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好,这可是咱们中医里的大学问呢!来来来,让我给您细细道来。”

黄帝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就像孩子听说有糖吃一样,全神贯注地等着岐伯的“糖”。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既专业又不失幽默的讲解:“这‘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啊,说的就是要咱们中医大夫在看病时,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是轻是重,是间歇发作还是持续不断。然后呢,根据这病情的不同,咱们得用脑子去琢磨,该怎么用药、怎么调理,这就叫‘以意调之’。说白了,就是得用咱们的智慧,给病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似乎有点明白了,但又不完全明白,于是他继续追问:“那‘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又是咋回事呢?这听起来像是武林秘籍里的招式啊!”

岐伯一听黄帝这比喻,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但他还是忍住了,继续解释道:“陛下您这比喻倒是挺贴切。这‘间者并行’,说的是当病情比较轻,或者是间歇发作的时候,咱们可以用多种方法一起上,就像武林高手同时使出多种招式,一起攻击敌人,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说,用点草药泡泡脚,再喝点养生茶,做做针灸按摩,多管齐下,病情自然就缓解了。”

黄帝一听,眼睛更亮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化身武林高手,左手草药泡脚,右手银针飞舞,嘴里还喝着养生茶,那场面,简直不要太帅!

岐伯看黄帝这兴奋样,心里暗笑,但嘴上还是继续讲解:“但是呢,当病情比较严重,或者是持续不断的时候,咱们就得用‘甚为独行’这一招了。这时候啊,就像武林高手遇到了强敌,得使出杀手锏,一招制敌。在医学上呢,就是得用最对症的药,或者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样才能打败病魔。”

黄帝突然眉头紧锁,对着岐伯发起了问:“岐伯啊岐伯,我有个事儿一直想不通。你说这人啊,为啥有时候先是小便不畅、大便不通顺,然后莫名其妙地就生出其他病来了呢?这里面有啥门道?咱们治病的时候,都说要‘治其本’,这‘本’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啊,还真是把医学当侦探小说看了。不过,岐伯可是个老实人,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回答:“陛下啊,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也深奥。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先是出现了小便不通畅或者大便便秘的情况,然后陆陆续续地冒出其他毛病,那咱们在治疗的时候,就得先搞定这个‘本’,也就是先把大小便的问题给解决了。”

黄帝一听,眉头更紧了:“等等,等等,岐伯啊,你这解释也太‘医学范’了吧?能不能说得接地气点,让我这门外汉也能听懂?”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长胡子,想了想,笑道:“行,那我就给您来个爆笑版的中医理论讲解,保证让您听得津津有味,还能学到真东西!”

于是,岐伯开始了他那既幽默又充满智慧的讲解:

“陛下啊,您想啊,咱们人体啊,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比如说,大小便系统吧,它们就像是家里的下水道,负责把家里的废水、废渣给排出去。要是下水道堵了,那家里不就乱套了?水漫金山寺,垃圾遍地,对吧?”

黄帝一听,乐了:“对对对,下水道堵了确实麻烦。”

岐伯继续:“所以啊,当一个人大小便不畅的时候,就相当于家里的下水道堵了。这时候,身体里的废水、废渣排不出去,就会在身体里堆积起来,形成毒素。这些毒素可不是吃素的,它们会在身体里四处乱窜,搞破坏。比如说,跑到皮肤上,就可能长痘、长斑;跑到血液里,就可能让血压升高;跑到关节里,就可能引起疼痛……”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哇,原来大小便不畅这么严重啊!”

岐伯点头:“没错,大小便不畅就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报,告诉我们该疏通下水道了。如果我们不及时处理,那这些毒素就会在身体里越积越多,最后引发各种疾病。这就像是一个家里,如果下水道长期堵塞,那家里还能住人吗?肯定得搬家,对吧?”

黄帝哈哈大笑:“岐伯啊岐伯,你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那照你这么说,治病的根本,就是要先疏通身体的‘下水道’了?”

岐伯点头如捣蒜:“正是如此!所以,当一个人先出现大小便不利的情况时,我们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先疏通他的大小便系统,把身体里的毒素给排出去。只有把‘本’治好了,才能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这就像是我们修房子,只有把地基打牢了,房子才能建得又高又稳。”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岐伯啊,你这讲解真是既通俗易懂,又深刻到位。以后我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9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