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大佬有一天突然发问,说:“哎,你们知道吗?咱们人类啊,身体通常是温温的,不会像火炉那样一直热得烫手。但为啥有时候人会感觉热得跟蒸笼似的,还烦躁得不行,心里跟塞了团火似的呢?”

岐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咱们的身体啊,就像是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宇宙,里面住着两位大佬——阴气和阳气。它们俩啊,就像是日与夜,光明与暗影,一年四季的冬与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玩儿得那叫一个“平衡艺术”。当这二位大佬相处和谐时,咱们的身体就舒服得跟春天里的小猫咪一样,懒洋洋的,刚刚好。

但是呢,总有那么些时候,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次嘛,轮到阳气大佬“超常发挥”了。想象一下,夏天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愿意出来当和事佬,这下可好,整个世界都热得跟要爆炸似的。咱们身体里的阳气要是也这样“嚣张”起来,阴气老兄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结果嘛,自然就是咱们自己感觉热得跟刚出炉的馒头一样,心里还烦得跟被蜜蜂群围攻了似的,七上八下的。

那么,问题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咋办呢?首先,咱们得学会给身体“降温”,当然不是直接跳到冰箱里那么粗暴。咱们可以从饮食上下手,吃点清凉的,比如西瓜、绿豆汤这些“天然空调”,给身体来点“小清新”。再配上点金银花、菊花茶这样的“降火神器”,帮助阴气大佬稍微找回点场子,让阳气大佬别那么嚣张。

其次,运动也是个好办法,不过得挑对时候和方式。大中午的去跑步?那简直是给阳气大佬加油助威呢!咱们得选在清晨或者傍晚,凉快的时候,慢悠悠地散个步,打个太极,或者是做做瑜伽,让身体里的气血顺畅流通,就像给河流开了几个闸口,水流就不那么容易泛滥成灾了。

再来,就是情绪管理了。心情烦躁的时候,不妨试试深呼吸,闭上眼,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宁静。或者找个好朋友聊聊天,把心里的“火”说出来,有时候,倾诉就是最好的灭火器。还有啊,听点舒缓的音乐,看看风景,让心灵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远离那些让人烦躁的“小火苗”。

当然啦,咱们的身体里还有那么些神奇的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小开关,轻轻一按,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合谷穴”,就在咱们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位置,按一按,不仅能缓解头痛发热,还能提神醒脑,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再比如“太冲穴”,在脚背上,经常按揉它,就像给心里的烦躁情绪开了个“出气口”,让人心情舒畅。

最后,别忘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保持身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早睡早起,让身体随着自然界的节奏起舞,这样,阳气和阴气两位大佬才能在咱们的身体里和谐共处,咱们也就不用时不时地变成“人肉蒸笼”啦!

所以呀,黄帝大大,您这问题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关键就在于咱们得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学会平衡阴阳,让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调理师”。这样一来,无论外界如何“热浪滚滚”,咱们都能保持内心的“一片清凉”,活出咱们自己的“悠然自得”来!

黄帝一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问了个深奥的问题:“那我又不是穿着冰衣,体内也没直接吹进冷风,为啥有时候还会觉得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寒气,好像刚从冰窟窿里捞出来似的?”

岐伯笑着解释道:“黄帝大人,您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啊,主要是因为有的人体内‘痹气’多,说白了就是气血不通畅,阳气少了,阴气就趁机占了上风。您想啊,冬天要是太阳不出来,是不是就冷得要命?一个道理嘛,阳气少了,身体自然就觉得冷飕飕的,好像泡在冷水里一样。”

黄帝听了,眼睛一亮,继续追问:“那还有一种情况,有人手脚热得跟小火炉似的,一遇到风啊寒啊,那热度简直能烤肉了,这又是咋回事呢?”

岐伯这次笑得更欢了:“黄帝大人,您真是观察入微啊!这种情况嘛,说明这个人啊,体内的阴气少得可怜,阳气却旺盛得不得了。您知道不,咱们的手脚可是阳气的聚集地,就像小太阳一样。现在这两个‘小太阳’碰一块儿了,再加上本来就缺的阴气,那就像是干旱的沙漠里突然燃起了大火,那点可怜的水汽哪够灭火啊?结果就是阳气独大,横行霸道了。”

“这阳气独大可不是啥好事儿,它光顾着自己嗨了,忘了还得管管身体的生长和修复。所以啊,这人身体就容易出问题,比如皮肤啊、肌肉啊,都可能被这股过盛的阳气给‘烤’干了,变得干燥、脆弱。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遇到风,就像被火烤一样,其实是身体在警告他们,得赶紧调理调理,不然可就要‘肉干’啦!”

黄帝老兄又发问了,这回他好奇的是:“你说啊,有的人呢,身体冷得跟冰箱似的,你给他端上热汤、靠近火炉,愣是暖和不起来,裹上几层大棉袄,还是跟穿了透视装一样,没半点热气儿,但奇怪的是,他也不打哆嗦,不冻得跟筛糠似的。这到底是哪路神仙下的咒,还是啥奇奇怪怪的病呢?”

岐伯大师一听,嘿嘿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慢悠悠地说:“陛下您听好了,这人啊,平日里肾气就旺盛得跟小火山似的,偏偏呢,他又是个‘水命’,天天跟水打交道,可能是个游泳健将或者水利工程师吧。但问题就出在,这家伙的太阳经(咱们可以理解为身体的阳气输送系统)不给力了,就像太阳躲进了云层,阳光照不进来。肾呢,就像咱们身体里的水库,专门储存和调节水分,现在水库干了,肾里的‘油’(这里指的是肾精,我幽默地称之为‘肾脂’,想象成滋养身体的润滑油)也枯竭了,长不出新的来。这一汪水啊,怎么敌得过身体里的两把火——肝的一把火和心的二把火呢?所以说,这水啊,它孤单又无助。”

“肾呢,是水的老家,它扎根在骨头里,肾不行了,骨头里的骨髓就跟贫瘠的土地一样,长不出养分,所以啊,这寒冷就直接钻到骨头缝里去了,冷得那叫一个彻底!至于为啥他不打哆嗦嘛,咱们得说说这身体的五行平衡。肝呢,像个小太阳,温暖而柔和,是‘一阳’;心呢,热情如火,两个‘小太阳’加一块儿,那就是‘二阳’了;而肾呢,孤零零一个,又处于劣势,就像个孤独的战士,面对着两个强大的对手,自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一水难敌二火,身体虽然冷,但那股子倔强劲儿,愣是不让身体颤抖,也是够奇特的。”

“这种病啊,咱们中医叫它‘骨痹’,意思就是骨头里的寒气把气血都给痹阻了,流通不畅。得了这病的人啊,以后啊,关节可能会变得僵硬,跟机器人似的,动都动不利索。所以啊,治疗这种病,咱们得双管齐下,一边得想办法给肾加点油,让它重新焕发生机,另一边呢,得帮肝和心这两个小太阳调节一下火候,别让它们烧得太旺,把肾给烤干了。这就好比咱们做菜,火候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来。”

说到这里,岐伯大师话锋一转,开始给皇帝上起了养生课:“陛下您看,这人体的奥秘可大了去了,五行相生相克,脏腑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要想身体好,就得顺应自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还得懂得调和自己的情绪,别让肝火太旺,也别让心火过盛,伤了肾水。就像咱们治理国家一样,得平衡各方势力,才能国泰民安嘛!”

黄帝挠了挠头,岐伯说:“嘿,岐伯啊,我发现有些人啊,皮肤摸起来特别糙,就像是摸了块老树皮,就算穿着再柔软的棉衣,还是感觉跟穿了砂纸似的,这到底是哪门子的病啊?”

岐伯一听,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想着:“这皇帝,还挺会找乐子的嘛。”于是,他故作神秘地答道:“陛下啊,这可得从咱们身体的‘气血小分队’说起了。气血小分队里有两位重要成员,一个叫‘荣气’,专管滋养;另一个叫‘卫气’,负责防卫。现在这情况嘛,就是荣气队员有点虚了,卫气队员却异常亢奋。”

“哦?那荣气虚了会怎样?卫气太实了又咋样?”智慧帝一脸好奇,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哈哈,陛下您听好了。荣气虚了,就像花园里的花儿缺水缺肥,花瓣儿就不那么饱满鲜亮了,反映到人体上,就是皮肤感觉不灵敏,摸啥都跟隔了层纱似的,咱们就叫它‘不仁’吧。而卫气太实呢,就像城墙上的守卫太多,个个紧张兮兮的,但力气没用对地方,搞得身体僵硬不灵活,咱们称之为‘不用’。两者一结合,那就是既感觉不灵敏,动作还僵硬,皮肤自然就糙得跟砂纸一样了。”岐伯解释得绘声绘色,还不忘适时地抖个包袱。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继续追问:“那要是荣气和卫气都虚了呢?会不会更糟糕?”

岐伯收敛了笑容,认真起来:“那可就是双重打击了,荣卫俱虚,人不仅感觉迟钝,行动不便,身体还会像失去灵魂的空壳,肉体虽然还在,但精神意志却与之脱节,这在中医里可是个大问题,预示着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咱们称之为‘死’的前兆,当然,这里的‘死’更多是指生命力极度衰弱的状态。”

说到这里,岐伯话锋一转,又变得轻松起来:“不过陛下您放心,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只要平时注意饮食起居,调和气血,让荣气和卫气在体内和谐共处,那皮肤自然就能恢复光滑细腻,比婴儿肌肤还嫩三分呢!”

黄帝又发问了:“哎,老岐,你说说看,为啥有的人呢,晚上躺在床上,那口气儿不顺,翻来覆去睡不着,呼吸声还跟拉风箱似的,吭哧吭哧的;可有的人呢,也是睡不着,但呼吸却静悄悄的,跟猫儿似的;再有的呢,白天黑夜活动如常,偏偏呼吸声大得能吵醒隔壁老王;更神奇的是,有人睡着跟死猪一样,走起路来却气喘吁吁;还有的,直接连床都下不了了,走两步喘三喘,还有躺在床上自个儿就喘上了天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是哪个脏腑在搞鬼?来来来,给朕细细道来!”

岐伯大大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千年的智慧,他缓缓道来:“陛下啊,这问题可不简单,它关乎到咱们身体里的‘阳明’大佬——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胃经啦。您想啊,咱们身体的经络就像城市的交通,得按规矩来,足三阳这些经络本该是往下走的,就像下班高峰期的车流,得往家赶。但现在呢,这阳明大佬叛逆了,它不往下走,反而往上窜,这不就乱套了嘛!这‘呼噜声’,其实就是它叛逆的证据啊!”

“再来说说这胃,它可是咱们身体的‘能量仓库’,所有的吃喝拉撒都得靠它调度。正常情况下,胃气也是往下走的,帮助消化,排出废物。可一旦阳明经叛逆了,胃气也跟着捣乱,晚上本该是休息的时候,胃却不消停,人自然也就睡不安稳了。这就是《下经》里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简单说,就是肚子不舒服,晚上就睡不香。”

黄帝陛下听了,频频点头,心想:“这岐伯兄果然名不虚传,解释得既深刻又接地气。”

但岐伯大大的侦探故事还没完呢,他继续说道:“不过啊,陛下,还有一种情况得注意。有的人呢,平时看着挺正常,走路吃饭都没问题,但一到晚上也是呼噜连天。这又是为啥呢?这其实啊,是肺的络脉在作祟。您想,络脉就像是城市里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但作用大着呢。它们得跟着大经络走,可现在它们不守规矩,乱跑一气,堵在路上了,于是就出现了打呼噜的现象。不过好在,这种情况一般不太严重,所以人看起来还是挺精神的。”

“再来说说最严重的那种,有的人晚上不仅睡不着,一躺下还喘得厉害,这又是咋回事呢?这啊,是水汽惹的祸!咱们身体里的水汽,得靠肾脏这位‘水利部长’来管理,它负责调节体液平衡,也管着咱们的睡眠和呼吸。要是这水汽不老实,跑到不该去的地方,比如肺部,那可就糟糕了,晚上自然是又喘又睡不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1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