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经脉篇第十(四)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雷公这个好奇心旺盛的家伙,又跑到黄帝面前问东问西了。这次,他的问题是关于小肠手太阳之脉的运行路线,这可是个深奥又有趣的中医话题啊!

黄帝一听,笑眯眯地说:“哎呀,雷公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小肠手太阳之脉啊,它就像是一条神秘的小溪,在我们的身体里流淌。它的起点嘛,就在我们的小指之端,对,就是那个最不起眼的小指头上。然后啊,它就沿着我们的手外侧,一路向上,爬过手腕,穿过那个叫做‘腕骨穴’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就在我们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按一按,还能缓解头痛、耳鸣啥的。”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说:“这么神奇?那它接下来去哪儿呢?”

黄帝继续讲:“别急嘛,它接下来会出踝中,也就是我们的阳谷穴,这个穴位在手腕的背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按这里啊,能治疗手腕疼痛、头痛啥的。然后啊,它就直上循臂骨下廉,也就是沿着我们的前臂外侧,一直往上,穿过肘内侧两骨之间,那里有个穴位叫‘小海穴’,在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肘臂疼痛、癫痫啥的好地方。”

雷公听得津津有味,说:“哇,这么复杂啊!那它接下来呢?”

黄帝说:“别急,还没完呢!它继续上循臑外后廉,就是沿着我们的上臂外侧,一直往上,出肩解,也就是穿过肩关节的缝隙,绕肩胛,交肩上,进入缺盆,也就是我们的锁骨上窝那里。然后啊,它就络心,循咽,下膈,抵胃,最后属小肠。这一路啊,它可是经过了好多重要的地方呢!”

雷公挠挠头,说:“那它还有分支吗?”

黄帝点点头,说:“当然有啦!它的第一条支脉啊,从缺盆开始,循颈上颊,到达目锐眦,也就是我们的外眼角那里。然后啊,它还会却入耳中,这个啊,对我们的听力可重要了!如果这里不通啊,就可能会耳聋啥的。”

雷公惊讶地说:“这么神奇?那还有呢?”

黄帝说:“别急嘛,还有第二条支脉呢!它从颊部开始,上颧,就是我们的颧骨那里,然后抵鼻,至目内眦,也就是我们的内眼角那里。最后啊,它还斜络于颧,就是绕过我们的颧骨。这一路上啊,它可是连接了好多重要的穴位呢!”

雷公听得一愣一愣的,说:“那这些穴位都有啥作用啊?”

黄帝笑了笑,说:“别急嘛,我这就给你讲讲!比如那个‘听宫穴’,就在我们的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按这里啊,能治疗耳鸣、耳聋啥的。还有那个‘攒竹穴’,在我们的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按这里啊,能缓解头痛、眼睛疲劳啥的。”

“还有那个‘天容穴’,在我们的颈外侧部,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按这里啊,能治疗咽喉肿痛、颈项强痛啥的。还有那个‘肩贞穴’,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按这里啊,能治疗肩臂疼痛、上肢不遂啥的。”

“还有那个‘臑俞穴’,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按这里啊,也能治疗肩臂疼痛、肩胛肿痛啥的。还有啊,那个‘秉风穴’,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按这里啊,能治疗肩胛疼痛、上肢酸麻啥的。”

“哎呀,这还没完呢!还有‘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等等,这些穴位啊,都和小肠手太阳之脉有关,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作用,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我们的身体。”

雷公听得目瞪口呆,说:“这么多穴位啊!那要是这条脉出了问题,会咋样啊?”

黄帝说:“要是小肠手太阳之脉出了问题啊,那可就不妙了!你可能会感到嗌痛,就是喉咙痛啦;还可能颔肿,就是下巴那里肿起来啦;甚至啊,你还可能会感到肩膀像被人拔了一样,手臂像被人折断了一样,疼得厉害呢!”

雷公一听,吓得直哆嗦,说:“那咋办啊?”

黄帝说:“别急嘛,我们有办法啊!首先啊,我们要知道它是主液所生病者,也就是说啊,它跟我们的体液代谢有关。所以啊,如果它出了问题啊,就可能会出现耳聋、目黄、颊肿啥的。这时候啊,我们就可以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啦!”

“比如啊,如果它太盛了,我们就用泻法,就是用力地刺激穴位,让它把多余的能量泄出去。如果它太虚了,我们就用补法,就是轻轻地刺激穴位,给它补充能量。如果它太热了,我们就用疾刺法,就是快速地刺入穴位,然后拔出来。如果它太寒了,我们就用留针法,就是把针留在穴位里,让它慢慢地发挥作用。”

“还有啊,如果它陷下了,我们就用灸法,就是用艾条在穴位上熏烤,让它热起来。如果它既不盛也不虚呢,我们就按照经络的走向来取穴治疗啦!”

雷公听得连连点头,说:“那咋知道它是盛还是虚啊?”

黄帝说:“这个啊,我们可以通过诊脉来判断。比如啊,如果人迎脉的跳动比寸口脉大两倍以上啊,那就说明小肠手太阳之脉太盛了。如果人迎脉的跳动反而比寸口脉小啊,那就说明小肠手太阳之脉太虚了。”

雷公一听,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啊!黄帝啊,你可真是个神医啊!”

黄帝笑了笑,说:“哪里哪里,我只是懂得一些皮毛而已。真正的神医啊,是那些能够把中医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人。所以啊,雷公啊,你也要好好学习啊!”

雷公连连点头,说:“是是是,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过啊,黄帝啊,你这讲解也太深奥了吧?我都快听不懂了!”

黄帝一听,瞪了雷公一眼,说:“你这家伙啊,真是调皮!那我就给你加点料吧!比如说啊,那个‘天容穴’啊,它可是个‘美容穴’呢!你按按这里啊,就能让你的脸蛋变得更加漂亮啦!”

雷公一听,眼睛一亮,说:“真的吗?那我得赶紧试试!”

黄帝笑了笑,说:“别急嘛,你还没听完呢!还有那个‘肩贞穴’啊,它可是个‘减压穴’呢!你按按这里啊,就能让你的肩膀放松下来啦!还有那个‘秉风穴’啊,它可是个‘舒筋穴’呢!你按按这里啊,就能让你的手臂变得更加灵活啦!”

雷公这个好奇心旺盛的家伙,又跑去找黄帝请教问题了。他一脸认真地说:“黄帝啊,我一直对膀胱足太阳之脉的运行特别感兴趣,您能给我讲讲吗?”

黄帝一听,微微一笑,心想这雷公还真是好学啊,于是就开始了他的讲解:“好吧,雷公啊,膀胱足太阳之脉,它可是个大家伙,从头到脚,贯穿全身,咱们得慢慢聊。”

“首先呢,这条经脉从咱们的眼睛内侧开始,就是内眼角那儿,叫睛明穴。你知道吗?睛明穴啊,就像是眼睛的小卫士,经常按摩它,能缓解眼睛疲劳,让你的眼睛亮堂堂的。然后,它从内眼角出发,一路向上,经过额头,到达头顶的百会穴,跟其他经脉来了个大交汇。”

雷公一听,眼睛一亮:“百会穴?就是那个‘一穴通,百穴通’的神奇穴位吗?”

黄帝老师点了点头:“没错,就是那个百会穴。它可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按摩或者针灸,能提神醒脑,缓解头痛,让你精神焕发。”

“接下来,膀胱经就开始分岔了。一支从头顶绕到耳朵上方,就像给耳朵戴上了一顶帽子;另一支呢,直接从头顶进入大脑,然后再绕出来,经过脖子后面,沿着肩膀内侧,贴着脊椎一路向下,直达腰部。这一路啊,它可是经过了好多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穴、大椎穴、陶道穴等等。”

雷公听得津津有味:“这些穴位都有什么作用啊?”

黄帝耐心地解释:“肩井穴啊,是缓解肩膀酸痛的好帮手;大椎穴呢,能治疗感冒、咳嗽这些常见病;陶道穴则对治疗腰痛有奇效。你看,膀胱经这一路走来,可是帮咱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呢。”

“然后啊,这条经脉继续向下,进入脊椎两侧的肌肉里,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膂肌,再连接到肾脏,最后归属于膀胱。这一路啊,它可是在为咱们的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保驾护航呢。”

雷公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膀胱经还有其他分支吗?”

黄帝笑了笑:“当然有啦。一条分支从腰部出发,沿着脊椎两侧继续向下,穿过臀部,进入膝盖后方的腘窝,也就是委中穴。这个委中穴啊,可是治疗腰痛、腿痛的特效穴,俗称‘腰背委中求’。”

雷公一听,眼睛又亮了:“哇,这么神奇!那还有呢?”

“还有一条分支啊,它从肩膀内侧分出,绕过肩胛骨,贴着脊椎内侧继续向下,经过大腿骨上端,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一直到膝盖后方,跟刚才的分支汇合。这一路啊,它可是经过了秉风穴、天宗穴、臑俞穴这些重要穴位。”

雷公听得如痴如醉:“这些穴位又有什么用呢?”

黄帝继续讲解:“秉风穴能治疗肩臂疼痛;天宗穴呢,是治疗肩胛酸痛的特效穴;臑俞穴则对治疗颈椎病有奇效。你看,膀胱经上的每一个穴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最后啊,这条经脉从膝盖后方继续向下,穿过小腿肚子,也就是腓肠肌,从外踝后方出来,沿着京骨穴,到达小趾外侧的至阴穴。这一路啊,它可是经过了承山穴、飞扬穴、昆仑穴这些重要穴位。”

雷公一听,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么多穴位!那这些穴位又有什么用呢?”

黄帝耐心地解释:“承山穴是治疗小腿抽筋的特效穴;飞扬穴能治疗头痛、目眩;昆仑穴则对治疗腰痛、脚跟痛有奇效。至于至阴穴啊,它可是膀胱经的井穴,能治疗胎位不正、难产这些妇科病呢。”

雷公一听,连连点头:“原来如此,膀胱经真是太神奇了!”

黄帝笑了笑:“是啊,膀胱经不仅神奇,还很调皮呢。它要是出了问题,咱们可就得遭殃了。比如啊,它会让你头痛得像要裂开一样,眼睛也像要掉出来,脖子像被人拔了一样,脊椎痛得直不起腰,大腿弯不了,膝盖后面像打了个结,小腿肚子像裂开了一样疼。这就是所谓的‘踝厥’,也就是膀胱经气血不通导致的下肢疼痛。”

雷公一听,吓得脸色都变了:“那、那可怎么办啊?”

黄帝安慰道:“别着急,咱们中医有办法。膀胱经要是太盛了,咱们就泻一泻;要是太虚了,咱们就补一补。要是热了,咱们就快点刺;要是冷了,咱们就多留一会儿针。要是穴位陷下去了,咱们就灸一灸。要是不盛不虚呢,咱们就按照经脉的走向来取穴治疗。”

雷公一听,这才松了口气:“原来如此,那咱们怎么判断膀胱经是盛还是虚呢?”

黄帝解释道:“这个啊,咱们可以看人迎穴和寸口脉的对比。如果人迎穴的脉象比寸口脉大两倍以上,那就是膀胱经太盛了;如果人迎穴的脉象反而比寸口脉小,那就是膀胱经太虚了。”

雷公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黄帝您真是太厉害了!”

黄帝笑了笑:“哪里哪里,咱们中医啊,讲究的就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只要咱们用心去学,都能成为治病救人的高手。”

雷公一听,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黄帝,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将来也能像您一样,成为治病救人的大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67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