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二十一)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又找上了岐伯,两人一见面,黄帝就抛出了个大问题:“岐伯啊,你说这自然界的五行胜复变化,它来得早还是晚,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啊?”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啊,又想考我呢!”但面上依旧是一本正经,悠悠地说:“黄帝啊,这事儿啊,咱们得从头捋。你想啊,五行相克这事儿,就跟咱们人间的恩怨情仇似的,一旦那个‘克’你的家伙来了,你肯定就先病了。这病啊,它还不是一般的病,是那种让你心里窝火、憋屈得慌的病。然后呢,等你觉得差不多要被这病折磨疯了的时候,那个来‘复仇’的家伙就开始悄悄萌芽了。”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哦?这么说来,这复仇的家伙还挺会挑时候的嘛!”

岐伯点了点头:“可不是嘛!这复仇的家伙啊,它得等到那个‘克’你的家伙力量耗尽了,它才肯出来。而且啊,它一出来,那可是要占尽风头的,非得闹得满城风雨不可。这力量嘛,也是有大有小的,有时候复仇的劲儿小点儿,有时候那简直就是狂风暴雨啊!还有啊,这胜复之间啊,还有个讲究,那就是‘胜和而和,胜虚而虚’。说白了,就是如果你被克的时候还能保持平衡,那复仇的时候也能保持平衡;要是你被克得虚弱不堪了,那复仇的时候啊,你也只能是个纸老虎了。这就是自然界的常理啊!”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伯爷啊,你这解释可真是通俗易懂啊!这么说来,咱们中医看病啊,也得看看这五行胜复的早晚了?”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那是自然啊!你看啊,咱们中医看病,不就是得看看这人的五行属性,再看看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是不是被哪个‘克’他的家伙给盯上了。要是盯上了,那咱就得赶紧想办法,帮他把这复仇的家伙给请出来,或者至少得让他别那么嚣张嘛!”

黄帝一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岐伯啊,你这说得我都想去做中医了!不过话说回来啊,这五行胜复的变化啊,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咱们人间的恩怨情仇一样,有时候你得忍着点儿,有时候你又得反击一下,不然啊,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岐伯一听,也是笑得合不拢嘴:“黄帝啊,你这话可是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医啊,其实就是讲究一个平衡。你看啊,这五行之间啊,相生相克,就像咱们人间的关系一样复杂。所以啊,咱们看病啊,就得看看这五行之间是不是平衡了。要是不平衡啊,那就得赶紧想办法调整一下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岐伯啊,你这话说得太对了!咱们中医啊,就是得讲究这个平衡。就像咱们生活中的那些琐事一样,有时候你得忍一忍,有时候你又得反击一下。不然啊,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而且啊,这五行胜复的变化啊,还跟咱们的情绪有关系呢!你看啊,有时候你心情不好了,那可能就是你被哪个‘克’你的家伙给盯上了。所以啊,咱们得时刻保持好心情啊!”

岐伯一听,也是连连称是:“黄帝啊,你这话可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咱们中医啊,就是讲究一个身心合一。你看啊,这身体上的问题啊,往往都跟情绪有关系。所以啊,咱们看病啊,不仅得看看身体上的问题啊,还得看看情绪上的问题呢!不然啊,这病啊,可是不容易好的!”

黄帝一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岐伯啊,你这说得我都想去开个中医心理咨询所了!不过话说回来啊,这五行胜复的变化啊,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咱们人生的起伏一样,有时候你得经历一些挫折啊,有时候你又得迎来一些机遇。所以啊,咱们得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行啊!”

岐伯一听,也是笑得前仰后合:“黄帝啊,你这话可是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医啊,其实就是在教咱们怎么做人啊!你看啊,这五行之间啊,相生相克啊,就像咱们人生的关系一样复杂。所以啊,咱们得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行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啊,都得保持冷静啊!不然啊,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黄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地对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我发现这自然界的胜复之气(就是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规律)老是爱玩‘失踪’,有时候不按套路出牌,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它又溜达一圈,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

岐伯一听,嘿,这不是个难题嘛,于是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悠悠地说:“陛下啊,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得从咱们中医里的阴阳五行、四季更替说起。您想啊,自然界的这股子气,它生成的时候跟它变化过程中的强弱,那可是两码事儿。就像咱们吃饭,饿的时候吃啥都香,吃饱了就开始挑剔了,对吧?”

黄帝一听,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岐伯你说得在理。”

岐伯接着说:“您看,这寒、暑、温、凉,就像是咱们四季的四个小助手,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小脾气,还特别喜欢在‘四维’(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点)上捣乱。阳气的活动呢,就像个早起的鸟儿,从春天开始,先是温柔地来个‘小暖男’——温,然后到了夏天,就直接变身‘热情如火’的暑了。而阴气呢,它就比较含蓄,秋天先是来个‘小清新’——清,到了冬天,那就彻底变成了‘冷酷到底’的寒。”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这比喻,绝了!那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它们之间有啥不一样呢?”

岐伯哈哈一笑:“陛下,您这问题问得好。这四个季节啊,就像是四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姐妹。春天呢,是个温柔的小妹妹,她轻轻地来,带着温暖和生机;夏天,那就是个热情奔放的大哥哥,恨不得把所有的热情都洒在大地上;秋天,是个有点小脾气的姐姐,她开始收起笑容,变得严肃,带来凉爽和收获;冬天,则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哥哥,用寒冷包裹着世界,却也藏着孕育新生的秘密。”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大要》里说的‘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又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耐心地解释:“这句话啊,就是说每个季节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春天的温暖是为了夏天的炎热做准备,秋天的凉爽中带着一丝不满(忿),是因为它在为冬天的严寒蓄势待发。咱们只要仔细观察这四季的转换,就像是派出去的斥候(侦察兵),把每个季节的‘情报’都收集回来,那么,无论是季节的开始还是结束,都能了然于胸了。”

黄帝听完,拍案叫绝:“岐伯,你这一番话,简直是把自然界的奥秘讲活了!这阴阳五行,四季更替,原来这么有趣!”

岐伯微微一笑,继续他的“讲解”:“陛下,您知道吗?这自然界的‘迟到早退’现象,其实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小插曲。有时候,春天来得晚了点,可能是因为冬天的寒气舍不得走,多逗留了一会儿;夏天要是来得早了,那可能是春天的暖阳太热情,提前把夏天的消息给透露了。所以啊,咱们得学会理解这些自然的小情绪,顺应它们的节奏,这样才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拉着岐伯聊起了天。黄帝一脸好奇地问:“岐伯啊,你说人的脉象差异,是不是跟咱们数学里的数字一样,有无数个可能呢?”

岐伯一听,笑眯眯地说:“哎呀,黄帝大人,您这数学问题可是问到点子上了。不过呢,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脉象虽然千变万化,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我手里这把尺子,虽然能量出无数个长度,但基本的刻度单位还是那三十个。脉象啊,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虽然复杂,但总逃不过这‘三十度’的范畴。”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说来,脉象还是有迹可循的嘛。那你快说说,这脉象和季节、身体状态到底怎么对应啊?”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脉诊小课堂”:“黄帝大人,您听好了啊。这脉象啊,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每个季节都有它的‘小脾气’。春天呢,脉象应该像春风一样柔和,不能沉得像冬天的冰;夏天呢,脉象就得像琴弦一样有弹性,但别弦得跟拉弓似的;秋天呢,脉象得稳如老狗,别数得跟心跳加速似的;冬天呢,脉象就得像小溪流水,别涩得跟便秘似的。这四种脉象,要是反了,那就是身体在给您发警告信号了,咱们中医管这叫‘四塞’。”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那要是脉象沉得过头、弦得过头、涩得过头、数得过头呢?”

岐伯哈哈一笑:“黄帝大人,您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脉象要是过头了,那就是身体在告诉您:‘嘿,哥们儿,我该休息了!’比如,脉沉得太厉害,那就是身体里的阳气不足,得补补了;脉弦得太厉害,那可能是肝气郁结,得疏疏肝了;脉涩得太厉害,那可能是气血不畅,得活血化瘀了;脉数得太厉害,那可能是心火旺盛,得降降火了。要是这些脉象轮流上阵,或者干脆就不走了,那更是得小心了,身体可能已经出了大问题。”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这么说来,脉象还真是咱们身体的‘晴雨表’啊。”

岐伯点了点头:“没错,脉象就是咱们身体的‘天气预报’,能提前告诉您‘天气’怎么样。所以啊,咱们中医看病,第一件事就是摸脉,就像您每天出门前得看看天气预报一样。”

黄帝突然来了兴致:“那你说说,脉象要是反了,会怎么样呢?”

岐伯叹了口气:“脉象要是反了,那可就是大事不妙了。比如,冬天脉象本该沉而有力,结果却浮而无力,那就是阳气外泄,身体在走下坡路了。这种脉象要是持续下去,那可能就得准备后事了。所以啊,咱们中医讲究‘治未病’,就是要提前发现脉象的异常,把病扼杀在摇篮里。”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脉象这东西,还真是得好好研究研究啊。”

岐伯笑了笑:“黄帝大人,您说得没错。脉象这东西,就像是一本无字天书,咱们得用心去读,才能读懂它背后的奥秘。不过呢,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咱们掌握了规律,就能像解数学题一样,轻松应对了。”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对了,黄帝大人,您知道为什么脉象会变化吗?其实啊,这都是咱们身体里的阴阳之气在捣鬼。阴阳之气要是平衡了,身体就健康;要是失衡了,身体就出问题了。所以啊,咱们中医看病,其实就是调整阴阳平衡的过程。”

黄帝有一天心血来潮,对岐伯发起了哲学三连问:“嘿,岐伯,你说说这幽明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

岐伯一听,就知道黄帝这是要开讲阴阳大法了,于是故作深沉地捋了捋下巴上那几根稀疏的胡子,慢条斯理地说:“皇上啊,您这问题问得可有水平了。您看,这‘幽’啊,就像是深夜里两个老朋友——阴气和寒气,悄悄咪咪地躲在角落里聊天,彼此交心,那氛围,啧啧,那叫一个‘幽’啊!而‘明’呢,则是大白天的,太阳大哥和阳气小弟手拉手,光芒万丈,普照大地,那场面,才叫一个‘明’亮堂堂呢!所以啊,幽和明,就是阴和阳这对欢喜冤家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亲密配合,带来的就是咱们感受到的寒冷和炎热,是不是很有哲理呀?”

黄帝一听,心里那个乐呵,心想:这岐伯真是个段子手,把阴阳说得这么接地气,差点没把我笑岔气。不过,黄帝也是个爱追根究底的主儿,接着又问:“那分至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也跟阴阳有关?”

岐伯一看黄帝这求知欲旺盛的样子,心里那个得意啊,继续他的段子手之路:“皇上啊,您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这‘分至’啊,说白了就是阴阳气候变化的节点。咱们说的‘至’,就是节气到了,比如夏至、冬至,这时候啊,阳气或者阴气就像开会一样,全到齐了,整个天地间那股子气就特别纯正,要么热得你怀疑人生,要么冷得你直哆嗦,这就是‘至’的力量。而‘分’呢,就是春秋分,这时候阴阳之气平分秋色,你一半我一半,互相不打扰,天气就温和多了,不冷不热的,正好适合咱们出去浪。所以啊,‘至’是气同,‘分’是气异,这就是天地间最正宗的规矩,咱们得顺着来,不然啊,嘿嘿,可就要遭殃咯!”

阴阳啊,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双胞胎兄弟,一个热情似火(阳),一个冷静如水(阴)。它们虽然性格迥异,但缺了谁都不行。咱们的身体里,也有阴阳的平衡,比如白天工作学习,那是阳气旺盛的时候,晚上休息睡觉,就是阴气主导的时刻。阴阳平衡了,咱们身体就健康,心情也愉快;要是阴阳失调了,那就得生病了,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对劲。

而且啊,阴阳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还会随着季节、天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夏天,阳气旺盛,咱们就感觉到热乎乎的;冬天呢,阴气重,咱们就冷得直哆嗦。春秋两季呢,就是阴阳平衡的好时节,不冷不热的,最适合户外活动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中医里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跟阴阳息息相关。寒凉的药材,就像是冬天里的一盆冷水,能降火、清热;温热的呢,就像是夏天里的一杯热茶,能驱寒、暖身。五味呢,就是酸、苦、甘、辛、咸,每种味道都跟咱们的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酸味入肝,能收敛肝气;苦味入心,能清心火;甘味入脾,能补脾胃;辛味入肺,能发散肺气;咸味入肾,能补肾精。

所以啊,中医看病,可不是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从整体出发,看看阴阳是否平衡,脏腑是否和谐。这就像是咱们玩游戏,不仅要升级打怪,还得注意角色的血量和魔法值,不然一不小心就game over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6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