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终始篇第九(七)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突然心血来潮,对身边的岐伯发起了提问:“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一直憋着,就是想不通这痛啊痒啊,还有阴阳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您能给我讲讲不?”

岐伯一听,嘿,这黄帝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不过嘛,作为医学界的扛把子,讲解这些基础知识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他捋了捋长须,慢条斯理地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咱们就来聊聊这痛痒阴阳的事儿。”

“首先啊,要说这‘痛’,它其实就是阴性的表现。你想啊,啥时候你会觉得痛?是不是身体哪儿不对劲了,比如扭到脚、撞到头了,这时候的痛,就像是身体里的小恶魔在捣蛋,不让你舒服。而且啊,你拿手去按,它还跟你躲猫猫,按不到痛点,这就是典型的阴性痛。对付这种痛,咱们得用深刺法,就像钓鱼一样,得把钩子深深地放到鱼群里,才能钓到大鱼,哦不,是才能扎到痛点,把它给灭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原来如此,那病在上头和病在下头又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微微一笑:“这你就不懂了吧,病在上头的,比如头痛、肩膀痛,这些都是阳气太旺,或者说是气血往上冲得太猛导致的。你想啊,太阳是不是每天都从天上照下来,暖洋洋的?这阳气也一样,它要是过头了,就得给它降降温,所以咱们针灸的时候,得选择靠近身体表面的穴位,轻轻浅浅地刺一下,就像给热气球放气一样,让它慢慢降下来。而病在下头的,比如膝盖痛、脚痛,这些就是阴气太重,气血流通不畅闹的。这时候,咱们就得用深刺法,把气血给疏通开来,让它们重新流动起来。”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接着又问:“那痒又是怎么回事呢?为啥说痒是阳性的表现呢?”

岐伯哈哈一笑:“这个问题问得好!痒啊,其实就像是身体里的小精灵在捣乱,它们在你皮肤下面跳来跳去,让你忍不住想去挠。为啥说它是阳性的呢?因为痒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就像太阳照在皮肤上,让你感觉暖暖的、痒痒的。对付这种痒,咱们就得用浅刺法,就像给皮肤挠痒痒一样,轻轻一下,小精灵们就老实了。”

黄帝听完,一拍大腿:“哎呀,岐伯,您这一番讲解,可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原来这痛痒阴阳,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岐伯摆摆手:“黄帝啊,你这才哪到哪啊?咱们中医的学问,那可是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说这针灸吧,它不仅仅能止痛止痒,还能调理身体,防病治病呢!不过啊,要想学好针灸,光听我说可不行,你还得自己动手试试,感受一下那针尖在穴位上游走的奇妙感觉。”

黄帝又开始琢磨起一个深奥的问题了:“哎,岐伯啊,你说这病啊,它分阴阳,那治疗起来是不是也得讲究个先后顺序,有啥独门秘籍不?”

岐伯一听,嘿,这黄帝今儿个又皮痒了,想找我逗乐子呢!不过,作为中医界的扛把子,岐伯自然得拿出点真本事,让黄帝见识见识。于是,他捋了捋长白胡子,慢悠悠地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不过咱们得先明确一点,治病这事儿,可不是斗地主,先出哪张牌都有讲究,得看病情是谁先动的手!”

黄帝一听,乐了:“哦?这话怎么讲?”

岐伯故作神秘,清了清嗓子:“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首先啊,咱们得明白,阴和阳,那可是中医里的两大高手,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冷静如冰,一个热情似火。病呢,就像是这两个高手之间的恩怨情仇,有时候是阴先动的手,有时候是阳先挑的事。”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催促道:“快说快说,阴先动手和阳先动手,治疗上有啥不同?”

岐伯哈哈一笑:“别急嘛,黄帝大大。要是阴先动的手,比如说,你感觉身体里面冷飕飕的,像是被冰块封印了一样,那这就是阴邪入侵了。这时候,咱们得先给阴这位大爷顺顺毛,用点温热的药,比如附子、干姜啥的,给它点温暖,让它感受到人间的爱意。等阴大爷心情好了,咱们再去收拾阳那边,用点清凉解毒的,平衡一下,这样,病就治好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那要是阳先挑的事呢?”

岐伯笑眯眯地说:“要是阳先挑事,那就更好玩了。比如你感觉自己像是被火烧一样,全身燥热,口干舌燥,这就是阳火过旺了。这时候,咱们得先给阳这位大爷降降温,用点清热泻火的药,比如黄连、黄芩啥的,让它冷静冷静。等阳大爷消停点了,咱们再去安抚阴那边,用点滋阴润燥的,让它不至于被阳大爷的火气给烤干了。这样一来二去,阴阳平衡,病也就好了。”

黄帝听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岐伯老兄,你这解释真是通俗易懂,比那些高深莫测的医书好懂多了!”

岐伯摆摆手:“哪里哪里,黄帝大大过奖了。其实啊,中医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讲究个平衡,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身体自然就好啦。不过,话说回来,治病这事儿,还是得靠专业的医生来干,咱们自己可别瞎折腾哦!”

黄帝点头称是,心里却在想:这岐伯,不仅医术高超,讲起话来也是风趣幽默,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再延伸一下,中医里的阴阳学说,可不仅仅是治病那么简单。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身体奥秘的大门。阴和阳,就像是一对欢喜冤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当它们和谐相处,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运转。

举个例子来说,咱们平时吃的食物,也有阴阳之分。像那些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生姜啥的,就属于阳性食物,吃了能让人觉得暖洋洋的。而那些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黄瓜啥的,就属于阴性食物,吃了能让人觉得清凉爽口。要是咱们能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安排饮食,那身体自然就更棒了!

黄帝陛下突发奇想,他对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疑惑,就像吃了没放盐的面条,总觉得差点味儿。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阴阳寒热跟针灸之间到底有啥奥秘?”

岐伯一听,嘿,这皇帝老儿今儿个是想学点真本事啊!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针灸小课堂”。

“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好!咱们先说这热厥吧,就是体内热气太盛,手脚却反而发凉的那种。你要是给这类病人扎针,针留久了,嘿,那热气就被‘吸’走了,手脚反而更凉了。反过来,寒厥呢,就是体内寒气重,手脚却热得跟火炉似的。这时候你要是留针太久,嘿,寒气跑了,手脚倒暖和起来了。所以啊,刺热厥,咱们得用‘二阴一阳’的法子;刺寒厥呢,就是‘二阳一阴’啦。”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这‘二阴一阳’、‘二阳一阴’的,听着跟绕口令似的,具体咋回事儿?”

岐伯笑眯眯地说:“别急,陛下。这‘二阴’啊,就是说咱们得扎两个阴经上的穴位,比如太溪和复溜,它们都属于足少阴肾经。太溪在脚内踝后侧,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能滋阴补肾,清热降火。复溜呢,在内踝尖上两寸,跟腱的前缘,它能调节水液代谢,也是治疗水肿、盗汗的好手。咱们扎这两针,就是为了把体内的热邪给‘引’出来。

“‘一阳’呢,就是扎一个阳经上的穴位,比如合谷。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单说就是虎口那儿。它是大肠经的原穴,能清热解表,镇痛通络。这一针下去,就像是给身体开了扇窗,让热气有地方散去。

“至于寒厥嘛,‘二阳一阴’就是反过来,咱们扎两个阳经穴位,比如足三里和阳陵泉,再扎一个阴经穴位,比如照海。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是胃经的合穴,能健脾和胃,温中散寒。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的下合穴,能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照海在内踝尖下凹陷处,肾经的穴位,能滋阴清热,调理睡眠。这三针下去,寒气就被‘逼’出来了,手脚自然就暖和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手叫好:“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真是高深莫测,朕算是开了眼了!”

岐伯摆摆手,谦虚地说:“陛下过奖了。不过话说回来,这针灸之道啊,还得看具体情况。像那些久病不愈的病人,邪气已经深入骨髓了,这时候咱们扎针,就得深一点,针还得留久一点,而且啊,不能急于求成,得隔一天扎一次,慢慢调理。扎针前呢,还得先调调病人的左右气血平衡,去去淤血,这样针灸的效果才会更好。”

黄帝点头称是,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岐伯啊,你说这针灸得调气血平衡,具体咋调啊?”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起来:“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真是绝妙!调气血平衡这事儿,说起来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公平秤’调整一样。咱们在扎针前,得先给病人来个‘脉象摸底考试’,就像是老师检查作业,看看哪边气血‘成绩’好,哪边‘拖后腿’。

比如说,咱们一摸脉,嘿,左边这位‘同学’气血明显偏弱,那咱们针灸的时候就得多给左边一点‘关爱’。怎么关爱呢?多扎扎左边的穴位呗!就像给左边的身体开个小灶,补补身子。

比如说左边的足三里穴,这穴位啊,简直就是气血的‘加油站’!它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下方约三寸的地方,外侧一中指宽处。扎这个穴,能健脾益气,就像是给左边的气血系统加了个强力马达,让它嗖嗖地运转起来。这样一来,左边的气血不就强起来了嘛!

还有啊,咱们也不能忘了右边的身体,虽然它可能‘成绩’还不错,但也得适当‘巩固提高’一下。右边的穴位也可以适当扎一扎,保持两边的气血都处在‘优秀线’上。

这样一来二去的,左边的气血补上来了,右边的气血也稳住了,左右两边气血就平衡了,就像是天平的两端,稳稳当当的。这针灸的效果,自然也就杠杠的了!

所以说啊,针灸调气血平衡,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气血平衡大赛’,咱们针灸师就是裁判兼教练,得时刻关注着身体的‘比赛情况’,哪里弱了就给哪里加加油,哪里强了就给哪里提个醒,让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真是博大精深,朕算是服了!以后啊,朕也得好好学学,说不定哪天也能给自己扎两针呢!”

岐伯一听这话,差点没笑出来:“陛下啊,您这想法倒是挺好,不过针灸这事儿啊,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干。您要是真有兴趣,学学理论知识倒也无妨,但动手扎针这事儿,还是得交给咱们这些大夫来干。”

黄帝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岐伯啊,你这是怕朕把你饭碗给抢了啊!放心放心,朕也就是这么一说,朕知道这针灸学问深着呢,不是谁都能随便扎的。”

说到这针灸啊,其实还有个小故事挺有意思的。话说有一次啊,有个小伙子因为受凉感冒了,头疼得厉害。他跑去看医生,结果医生一看他的症状,二话不说就拿出银针,在他头上扎了几针。小伙子一看这架势,吓得差点没晕过去,心想:“这大夫不会是要拿我练手吧?”结果你猜怎么着?针一拔出来,小伙子的头立马就不疼了!他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啊,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这针灸还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不仅能治病,还能让人瞬间感受到“重获新生”的快感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3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