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终始篇第九(五)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老爷子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那些奇经八脉来了。他心想:“哎呀,我这身体里的经络穴位,跟迷宫似的,特别是阳明、厥阴、少阴这几个家伙,虚实补泻到底怎么个搞法呢?”于是,他就跑去问岐伯了。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就开始给黄帝讲解起来:“黄帝啊,你问对人啦!阳明、厥阴、少阴这三条经脉啊,它们的脉动都在咱们脚大趾头那块儿藏着呢。你得好好审一审,看看它们是虚是实。要是虚了还去泻它,那可就是雪上加霜,重虚了啊!重虚的后果嘛,嘿嘿,你想想,房子地基不稳还一个劲儿地挖土,能不塌吗?所以啊,扎针这事儿,得讲究技巧。”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您继续,我继续听。”

岐伯接着说:“扎针前啊,你得先用手指按一按,感觉一下脉动。要是跳得又实又快,那就赶紧泻它;要是跳得慢悠悠的,没啥力气,那就得补一补啦。要是反着来,嘿,那可就是跟身体过不去了,病只会越来越重哦。”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这三条经脉在脚大趾头那块儿具体是怎么个排布呢?”

岐伯一笑:“这事儿啊,简单!阳明在上头,厥阴在中间,少阴在最底下。咱们一个个来说。”

先说说阳明经吧。阳明经啊,那可是胃经的老大哥,它有个穴位在脚大趾头上,叫隐白穴。这个隐白穴啊,就在咱们脚大趾头的内侧,趾甲根角旁边那么一点点。它可是个宝贝,能治疗各种出血症,比如鼻子出血、月经量过多啥的。要是你觉得胃不太舒服,消化不太好,也可以揉揉它,立马感觉胃里面舒服多了,跟吃了健胃消食片似的。

不过啊,黄帝,你得记住了,隐白穴这地儿,要是脉动得跟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那就得赶紧泻它,可能是胃火太旺了。要是跳得慢悠悠的,没啥力气,那就得补补,可能是脾胃虚弱了。要是搞反了,嘿嘿,胃可就要跟你闹意见了,到时候吃啥啥不香,可就怪不得别人咯。

再来说说厥阴经吧。厥阴经啊,那可是肝经的小弟,它也有个穴位在脚大趾头上,叫大敦穴。这个大敦穴啊,就在咱们脚大趾头的外侧,趾甲根角旁边那么一点点。它可是个疏肝理气的能手,要是你觉得心情不太好,老爱发脾气,或者胸胁那块儿老是隐隐作痛,揉揉它,立马感觉心情舒畅多了,跟吃了开心果似的。

黄帝啊,你得记住了,大敦穴这地儿,要是脉动得跟打鼓似的,咚咚直响,那就得赶紧泻它,可能是肝气太旺了,再不泻泻,就要变成“暴脾气”老爷爷了。要是跳得慢悠悠的,没啥力气,那就得补补,可能是肝血不足了,再不补补,就要变成“林黛玉”小妹妹了。要是搞反了,嘿嘿,肝可就要跟你急眼了,到时候心情低落、失眠多梦啥的,可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哦。

最后说说少阴经吧。少阴经啊,那可是肾经的老大,它也有个穴位在脚上,不过不在脚大趾头了,在脚心的位置,叫涌泉穴。这个涌泉穴啊,可是个养生的大穴,能补肾益精、强身健体。你要是觉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啥的,揉揉它,立马感觉精神多了,跟打了鸡血似的。

黄帝啊,你得记住了,虽然涌泉穴不在脚大趾头上,但它跟少阴经可是关系密切。涌泉穴这地儿,要是感觉热乎乎的,跳得挺有劲儿,那就说明肾气充足,身体倍儿棒。要是感觉冷冰冰的,跳得没啥力气,那就得补补了,可能是肾气不足了。补肾嘛,可是个大事儿,得赶紧行动起来,不然到时候啥事儿都提不起劲儿来,可就麻烦咯。

黄帝听完岐伯的讲解啊,心里那个美啊,心想:“这下可算是把阳明、厥阴、少阴的虚实补泻搞明白了。”不过啊,他心里还是有点忐忑:“这虚实补泻啊,老是记不住咋办呢?”

岐伯一看黄帝老爷子这个表情啊,就知道他心里在想啥了。于是就给他支了个招:“黄帝老爷子啊,这事儿简单。你看啊,虚就是身体缺东西了,得补;实就是身体东西太多了,得泻。就像你家里要是没钱花了,就得赶紧赚钱(补);要是家里东西堆得满满当当的,没地方放了,就得赶紧卖点东西(泻)。所以啊,你记住这个原则就行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至于阳明、厥阴、少阴嘛,你就把它们想象成你家里的三个房间吧:阳明是客厅(在上头),厥阴是卧室(在中间),少阴是厨房(在最底下)。这样一来,你就好记多了。”

黄帝,突发奇想,对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我这心里头啊,老是对针灸这事儿痒痒的,你给讲讲这其中的门道呗?”

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展示自己深厚中医功底的好机会,于是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黄帝大人啊,这事儿说来话长,但简单讲呢,就是‘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这话听着玄乎,其实啊,就是说咱们胸前的穴位啊,多跟胸肺有关,背上的穴位呢,就多跟脏腑相连啦。”

黄帝一听,眉头微皱:“哦?这膺俞、背俞,听着挺高大上,你给具体说说呗?”

岐伯一看黄帝这求知若渴的样子,心里那个得意啊,于是开始娓娓道来:“先说这膺俞吧,现代穴位里啊,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胸部的膻中穴。这膻中穴啊,就在咱们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那可是个‘气海’,主管着咱们一身的气机顺畅。你要是觉得胸闷气短,或者是心情不爽,揉揉这儿,保管你立马舒畅不少。想想啊,就像是给心里头的郁闷开了一扇窗,透气多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嘿,这穴位还真神奇!那背俞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长须,继续说道:“背俞啊,咱们可以理解为背部的膀胱经上的那些俞穴,比如肺俞、心俞、肝俞啥的。这些穴位啊,就像是脏腑在背上的‘小镜子’,脏腑有啥问题,背上这些俞穴就会有反应。比如说你感冒了咳嗽,肺俞那儿可能就有点压痛,揉揉或者扎扎针,感冒就好得快多了。就像是给脏腑做了个按摩,舒服得很呢!”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岐伯啊,我听说有人肩膀脖子不舒服,针灸就能搞定,这是咋回事?”

岐伯哈哈一笑:“这事儿啊,简单!肩膀脖子不舒服,多半是因为肩颈部的经络不通。咱们可以取肩井穴、风池穴这些。肩井穴啊,就在肩膀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那可是个‘通气口’,按按或者扎扎针,肩颈的紧张感立马就松了。风池穴呢,在脑后,枕骨下方,两根大筋的外侧凹陷处,揉揉这儿,头疼脑热都能缓解不少。就像是给肩颈做了个深度SpA,那叫一个爽歪歪!”

黄帝一听,乐呵呵地说:“哈哈,岐伯啊,你这说得我都心痒痒了,想亲自试试针灸了!”

岐伯一看黄帝这跃跃欲试的样子,赶紧提醒:“黄帝啊,针灸这事儿啊,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还是得找专业的针灸师才行啊。不过呢,我可以再教你一招简单的,对付重舌(就是舌头肿大,说话不利索那种)有奇效。”

黄帝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快说快说,啥招儿?”

岐伯神秘一笑:“这招儿啊,就是用铍针(一种古代很细的针)刺舌下的舌系带。想象一下啊,那舌系带就像是舌头上的‘小皮筋’,刺一下,把‘小皮筋’放松了,舌头自然就消肿了。不过这活儿啊,得专业人士来干,咱们自己可别轻易尝试哦!”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哈哈,岐伯啊,你这说得我都想去学医了!不过话说回来,这针灸还真是神奇啊,以后我得好好推广,让天下百姓都能受益!”

岐伯一听,也是满脸欣慰:“黄帝大人啊,您能有这份心,那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不过话说回来,针灸虽然神奇,但也得结合望闻问切,辩证施治才行。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整体观念,阴阳平衡,可不是一针包治百病那么简单哦!”

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这复杂的构造来了。他挠着头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这针灸之道,关于筋和骨的那些弯弯绕绕,咱能不能好好聊聊?我这心里头啊,跟揣了个十万个为什么似的。”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胡子,说:“黄帝,您这可是问对人了!来来来,咱们这就开讲。”

“您看哈,要是有人手伸不直,老弯着,那多半是他的筋出了问题。筋嘛,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橡皮筋,得有弹性,才能伸缩自如。要是筋紧张了、痉挛了,或者气血不通了,那手自然就弯着啦。这时候,咱们针灸就得守着那些能舒筋活络的穴位,比如咱们手上的‘合谷穴’。”

“合谷穴啊,就在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那块儿鼓起来的肌肉上,一按下去,酸酸涨涨的,特舒服。这个穴位啊,那可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一把好手,筋的问题找它准没错!”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穴位还挺神奇!那要是手能伸直,就是弯不回来,这又是咋回事儿?”

岐伯摆了摆手,笑道:“这事儿简单,手能伸不能屈,那就是骨头的事儿了。骨头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支架,得硬朗,但也得灵活。要是骨头关节僵硬了,或者骨质疏松了,那手自然就弯不回来了。这时候,咱们就得守着那些能强筋壮骨的穴位,比如‘肾俞穴’。”

“肾俞穴啊,在腰背上,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地方。您可别小看这穴位,它可是补肾益精、强健腰膝的宝贝。肾主骨嘛,骨头的问题,找肾俞穴准没错!不过啊,黄帝,我得提醒您,这穴位自己可不好按,得找个手艺好的针灸师才行。”

黄帝一听,乐的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你这讲解真是通俗易懂,我这脑袋瓜子算是开窍了!”

岐伯笑了笑,接着说:“不过啊,黄帝,这针灸之道,可不仅仅是守着几个穴位那么简单。咱们还得根据病情,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比如提插、捻转啥的,那才叫真正的技艺高超呢!”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哎呀妈呀,这听起来挺复杂啊!岐伯啊,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这针灸具体是咋操作的?我这心里头啊,还是有点儿没底。”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黄帝,您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来来来,咱们这就来个现场教学。”

说着,岐伯就拿起一根银针,在黄帝面前比划起来:“您看哈,这针灸啊,首先得选对穴位,然后消毒、进针。进针的时候啊,得讲究个快、准、狠,就像咱们射箭一样,嗖的一下,就扎进去了。”

黄帝一听,吓得往后一缩:“哎呀妈呀,这听起来怪吓人的!岐伯啊,你这手法可得温柔点儿,我这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岐伯一听,乐的直摇头:“黄帝,您这可是多虑了!咱们针灸师啊,那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手法熟练得很。您就放心吧,保证让您舒舒服服的。”

说着,岐伯就在黄帝手上的合谷穴上轻轻一扎,黄帝只觉得一股暖流从指尖涌向全身,舒服得直哼哼:“哎呀,这针灸还真是神奇啊!岐伯啊,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岐伯一听,谦虚地笑了笑:“哪里哪里,这都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这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黄帝一听,感慨万分:“岐伯啊,你这话说得在理。咱们中医啊,那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咱们得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7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