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口问篇第二十八(一)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他不仅统治着华夏大地,还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天,黄帝闲得无聊,就把自己身边的小跟班们都打发走了,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等着他的好友岐伯来串门。

岐伯这位老兄,那可是中医界的泰斗,据说他的医术能起死回生,让神仙都眼馋。这不,黄帝就等着他,想聊聊那些高大上的医学话题呢。

“岐伯啊,你来了!来来来,快坐下。”黄帝一脸期待地看着岐伯。

岐伯一见黄帝这架势,就知道今天有好事。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坐下来,问道:“黄帝啊,你今天怎么突然对医学感兴趣了?是不是最近又感觉身体被掏空,需要我来给你补补?”

黄帝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岐伯啊岐伯,你这嘴皮子功夫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不过今天我可是认真的,我已经学完了九针之经,了解了阴阳逆顺和六经的知识,现在就想听听你那口传的秘籍。”

岐伯一听黄帝这话,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站起身来,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哎呀,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这可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啊,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黄帝一看岐伯这架势,更是来了兴趣:“来来来,快坐下,赶紧说说。”

岐伯坐下来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这百病啊,它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你想想看,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这些是不是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而这些啊,就是百病之源!”

黄帝一听,觉得岐伯说得挺有道理,就点了点头:“嗯,你继续。”

岐伯接着说:“你想想看啊,要是突然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你是不是得赶紧找个暖和地儿躲躲?这时候啊,你要是稍不注意,就容易被风寒侵袭,得个感冒啥的。还有啊,你要是心情不好,整天郁郁寡欢或者怒气冲冲的,那气血肯定就不顺畅了。这样一来二去的,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黄帝一听这话,觉得岐伯说得太对了!他拍了拍大腿:“对对对!我就是经常因为工作太忙、心情太差而感觉身体不舒服。那岐伯啊,你说这该怎么办呢?”

岐伯微微一笑:“别急嘛,黄帝。既然知道了病因,那就好办了。你得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还有啊,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别暴饮暴食、熬夜加班啥的。这样一来啊,身体自然就好了。”

黄帝一听这话,觉得岐伯说得太简单了:“岐伯啊,你这说得也太轻巧了吧?我这可是天天都有一堆事情要处理啊!”

岐伯一看黄帝这架势,就知道他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儿。于是他决定再给他上一课:“黄帝啊,我跟你说啊,这可不是什么轻巧的事情。你知道吗?人体内的气血啊,它就像是一条条河流一样。你要是整天愁眉苦脸的、饮食起居不规律的话,那气血就会淤堵、逆流啥的。这样一来啊,身体能不出现问题吗?”

黄帝一听这话,觉得岐伯说得挺有道理的。他想了想:“那岐伯啊,你说这气血淤堵、逆流啥的,会有什么后果呢?”

岐伯叹了口气:“后果可严重了!你想想看啊,气血淤堵的话,就会导致经络不通、阴阳失衡啥的。这样一来啊,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了。比如说啊,你可能会感觉头疼脑热、四肢无力啥的。要是再严重点的话啊,还可能会得中风、偏瘫这些大病呢!”

黄帝一听这话,吓得脸色都变了:“妈呀!这么严重啊!那岐伯啊,你说这该怎么办呢?”

岐伯看黄帝终于紧张起来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别急嘛,黄帝。既然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那就好办了。你得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作息规律啥的。然后呢,再用一些中医的方法来调理身体。比如说啊,你可以针灸、拔罐、刮痧啥的。这样一来啊,气血就会通畅起来、阴阳也会平衡起来了。”

黄帝这时捋了捋长长的胡子,一脸严肃地问岐伯:“岐伯啊,你说人们为啥老打哈欠呢?是不是身体里有啥神秘力量在作祟?”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老爷子又开始琢磨这些玄乎事儿了,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黄帝老爷子啊,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咱们身体里的卫气,白天就在阳经里溜达,到了晚上呢,它就跑到阴经里去休息了。阴呢,就像是晚上的守护者,让人安心睡觉;阳呢,就像白天的太阳,让人精神抖擞。所以啊,到了晚上,阴气在下面积累,阳气还没完全退散,这时候阳气就想往上拉,阴气呢,又想往下拽,俩人在那儿你拉我扯的,咱们不就打哈欠了嘛!”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打哈欠跟睡觉、醒来有啥关系呢?”

岐伯继续解释:“老爷子您看,当阳气彻底退散,阴气全面占领高地的时候,咱们就困得不行,眼睛一闭就睡着了。反过来呢,阴气一散,阳气当头,咱们就精神百倍地醒来了。所以啊,打哈欠其实就是阴阳之气在咱们身体里搞的小把戏!”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调理一下,让人少打点哈欠呢?”

岐伯微微一笑:“当然有啦!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嘛。打哈欠就是因为阴阳之气不太和谐,那咱们就通过针灸来调和一下。足少阴肾经呢,它跟阴气关系紧密,咱们给它泻一泻,让它别太嚣张;足太阳膀胱经呢,它跟阳气是哥们儿,咱们给它补一补,让它更壮实。这样一来二去,阴阳之气就平衡啦,哈欠也就少多啦!”

黄帝一听,乐得直拍大腿:“哈哈!老岐啊,你这办法真是绝了!那咱们赶紧说说这针灸的具体穴位吧!”

岐伯点点头:“好嘞!那咱们就先说说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吧。第一个穴位呢,叫涌泉穴,就在咱们脚底心,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您可别小看这个穴位啊,它可是肾经的“泉眼”,咱们给它泻一泻,就能把多余的阴气给排出去啦!涌泉穴呢,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别名,叫‘地冲’,意思就是说啊,它就像大地的一股力量,能把咱们身体里的邪气都给冲走!”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这么神奇啊!那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呢?”

岐伯接着说:“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啊,咱们得说说委中穴。这个穴位呢,在咱们膝盖后面,腘窝的正中间。您要是觉得这个地方酸酸涨涨的,那可能就是膀胱经不太通畅啦。咱们给它补一补呢,就能让阳气更充足啦!委中穴啊,还有个外号叫‘血郄’,意思就是它是气血汇聚的地方,咱们针灸这儿啊,就能让气血更顺畅啦!”

黄帝又问:“哎,岐伯啊,你说这人打嗝,到底是哪路神仙在作怪呢?”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从吃讲起。”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你想啊,咱们吃的东西,就像一群小淘气,从嘴巴溜进胃里。胃呢,就像个勤劳的快递小哥,把这些食物消化了,然后提炼出一股子‘胃气’,这胃气可不含糊,它得往上升,去肺里报个到,跟肺大哥打个招呼。”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这听起来挺和谐的嘛。”

岐伯话锋一转:“但是呢,有时候这胃气路上会遇到点‘小状况’。比如说,你吃了点凉飕飕的东西,这寒气就像个调皮鬼,也跟着食物进了胃。然后呢,新吃进去的食物和这股子寒气,就在胃里‘打架’了,就像两拨人突然在KtV抢麦,谁也不让谁。”

黄帝一听,乐了:“这画面,想想就热闹。”

岐伯继续说:“这一打架,胃就乱套了,真气和邪气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结果呢,胃气就乱了套,一股脑儿地往上冲,冲出胃,冲出喉咙,‘嗝’的一声,就成了咱们说的打嗝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岐伯微微一笑:“这事儿啊,咱们得找帮手。在中医里,这叫‘补虚泻实’。手太阴肺经,就像肺的保护神,咱们得给它补补,让它更强壮,好去压制那股子乱窜的胃气。而足少阴肾经呢,有时候它太‘活泼’了,咱们得给它‘降降温’,让它别跟着起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这听起来就像给身体里的‘相声大会’找个调解员啊!”

岐伯哈哈大笑:“对头!不过,咱们还得具体到穴位上。”

于是,岐伯开始给黄帝科普起了穴位知识,咱们也一起来听听这“穴位相声大会”吧!

岐伯说:“首先啊,咱们得说说手太阴肺经上的太渊穴。这太渊穴啊,就像肺经的‘大管家’,位置在手腕上,你伸出手掌,掌心朝上,然后找找大拇指和手腕相连的那个地方,有个脉搏跳动的地方,那就是太渊穴了。”

黄帝一听,试着找了找:“嗯,找到了,跳得还挺欢呢!”

岐伯说:“对啊,这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补它就相当于给肺经加油打气。肺强大了,胃气就不敢那么嚣张了。而且啊,这太渊穴还能治疗咳嗽、气喘这些肺上的问题,简直就是肺经的‘小棉袄’。”

黄帝一听,乐了:“这穴位还挺有用的嘛!”

岐伯接着说:“还有啊,列缺穴也不能忘。列缺穴在手腕上,你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碰到的那个位置,就是列缺穴了。”

黄帝一试,果然找到了:“嘿,这位置还挺独特的。”

岐伯说:“列缺穴就像肺经的‘守门员’,能挡住外来的邪气,不让它们轻易进犯。而且啊,它还能治疗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这些问题,简直就是肺经的‘守护神’。”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这穴位确实挺给力的。”

岐伯又说:“然后啊,咱们得说说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穴。这涌泉穴啊,在脚底板上,你找找脚掌心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交界的那个窝窝,那就是涌泉穴了。”

黄帝一试,果然找到了:“哎呀,这位置还挺隐蔽的。”

岐伯说:“对啊,涌泉穴就像肾经的‘活力源泉’,能激发肾的活力,让肾更强壮。而且啊,它还能治疗失眠、高血压、头痛这些问题,简直就是肾经的‘小太阳’。”

黄帝一听,乐了:“这穴位还挺全能的嘛!”

岐伯接着说:“还有啊,太溪穴也不能忘。太溪穴在脚踝上,你找找内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那就是太溪穴了。”

黄帝一试,果然找到了:“嗯,这位置还挺明显的。”

岐伯说:“太溪穴就像肾经的‘大水库’,能储存肾的精气,让肾更‘水润’。而且啊,它还能治疗肾炎、月经不调、失眠这些问题,简直就是肾经的‘小水库’。”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这穴位也挺有用的嘛!”

话说这打嗝啊,其实就是胃和肺之间的一场“相声大会”。胃呢,就像个相声演员,吃了东西就得说上几句“段子”,也就是胃气。这些“段子”得往上升,去肺里跟肺大哥“对台词”。

但是呢,有时候这“段子”里会夹杂点“杂音”,比如吃了点凉东西,寒气也跟着进来了。这寒气就像个捣乱的小鬼,让胃里的“段子”变得混乱不堪。胃和肺一看,这哪行啊,得管管!

于是,胃和肺就开始“对呛”了。胃气往上冲,肺气往下压,一来一回,就成了咱们说的打嗝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呢,咱们就得找帮手——针灸疗法。就像给这场“相声大会”找个调解员一样。

手太阴肺经上的太渊穴和列缺穴啊,就像肺经的“相声搭档”,给它们补补,让它们更强壮,好去压制那股子乱窜的胃气。

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穴和太溪穴呢,就像肾经的“捧哏”和“逗哏”,给它们泻泻火,让它们别跟着起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9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