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155.3万字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1.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好奇地问岐伯:“看病诊断的要点是啥呢?”

岐伯幽默地回答,仿佛在说天气预报:“嘿,你听着啊,正月二月那会儿,天气刚开始回暖,大地也悄悄苏醒,人的精力都集中在肝上,像小树苗一样蓄势待发。到了三月四月,天气正式步入正轨,大地彻底热闹起来,人的活力就跑到脾胃那儿去了,吃嘛嘛香。五六月份,天气热得跟蒸笼似的,地气也高涨,人的气血都往上冲,感觉脑袋都要冒烟了。

转眼到了七八月,秋风起,凉意渐浓,这时候人的气儿就聚在肺里了,得注意润肺防燥哦。九、十月份,冷得能结冰了,大地也开始收敛,人的心火得藏一藏,不然晚上得失眠。到了年底的十一、十二月,冰封大地,万物归宁,人的精力就乖乖待在肾里,准备过冬啦。

所以啊,春天治病得轻手轻脚,像给花儿浇水一样,疏通经络,让气血顺畅地流出来,病就跑了。夏天呢,就得直接点,扎个穴位,放点血,把热气散出去,病痛自然就跑了。秋天嘛,就像给苹果削皮,得顺着纹理来,温柔又彻底。冬天治病,就得精准打击,穴位找得准,病就逃得快。

但你可别乱来哦,比如春天你去扎夏天的穴位,那可就乱套了,气血乱窜,病没好,人还吃不下饭,整天懒洋洋的。春天扎秋天的穴位,筋啊气的都拧巴了,咳嗽不断,还时不时被吓一跳,晚上还爱哭鼻子。春天扎冬天的穴位,邪气直接钻脏腑里了,肚子胀得跟球似的,还老想说话停不下来。

夏天扎春天的穴位,病没好,人还变懒了,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夏天扎秋天的穴位,心里那个憋屈啊,话都不想说,整天提心吊胆的。夏天扎冬天的穴位,气儿不够用,还爱发脾气,跟个火药桶似的。

秋天扎春天的穴位,人容易忘事,刚想起要干啥转眼就忘了。秋天扎夏天的穴位,嗜睡如命,还老做梦,跟演连续剧似的。秋天扎冬天的穴位,时不时打个寒颤,跟秋天里的小凉风过不去。

冬天扎春天的穴位,晚上想睡睡不着,睡着了还做噩梦。冬天扎夏天的穴位,气儿乱窜,全身酸痛,跟被点穴了一样。冬天扎秋天的穴位,老觉得渴,喝水都不解渴,跟沙漠里找水似的。”

聊到针灸啊,那可得小心翼翼,尤其是扎胸腹这些地方,得跟躲猫猫似的避开五脏六腑。你想啊,万一不小心扎到心脏了,那可就芭比q了,直接“环”游世界去了(意思是必死无疑,这里开个玩笑);扎到脾脏,五天内也得见阎王;肾脏中招,七天倒计时开始;肺嘛,也是五天内的事儿;要是扎到膈肌,那也是重伤啊,就算当时挺过去了,一年之内也得小心着点儿,说不定哪天就“惊喜”降临了。

所以嘛,针灸高手们都得有双火眼金睛,知道针往哪儿走是顺道,哪儿是逆路。顺着来,就是那些膈肌、脾脏、肾脏周边的安全地带;逆着来?嘿嘿,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再来说说,扎胸腹时的小妙招:先铺块布巾,就像给身体穿个“防护服”,然后透过这层“单布盾牌”下针。一针不行?咱再来一针,但记得,针得稳,手别抖,对付肿胀的地方可以适当摇摇针,但正经穴位上就别晃悠了,这可是针灸界的“稳准狠”秘籍哦!

黄帝好奇了:“哎,说说那十二经脉要是到头了,人会咋样?”岐伯老师就开始科普了:

“太阳经快不行时,眼睛往上翻,跟僵尸似的,手脚还抽抽,脸色白得吓人,一出大汗,那就完犊子了。少阳经呢,耳朵先聋了,全身关节松松垮垮,眼珠子瞪得圆溜溜的,像要掉出来一样,这一天半内基本就交代了,死前脸色还会变青白。阳明经挂了,嘴巴眼睛乱动,一惊一乍的,胡言乱语,脸色蜡黄,手脚麻木,那就快不行了。

少阴经完蛋,脸跟包公似的,牙变长还挂满牙垢,肚子胀得跟球一样,上下不通气,直接憋死。太阴经呢,也是肚子胀得要命,喘不上气,打嗝呕吐不断,吐着吐着脸就红了或者黑了,皮肤干巴巴,最后就枯了。

厥阴经快挂时,心里烧得慌,喉咙干得像沙漠,尿频心烦,到最后舌头卷了,蛋蛋也缩了,这就彻底歇菜了。

这十二经脉啊,一旦走到尽头,那就是各有各的惨法儿,咱们还是得好好保养,别让它们提前‘退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