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邪气藏府病形篇第四(三)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突发奇想,对着身边的岐伯,抛出了一个问题:“岐伯啊,你说这外界的邪气要是溜进咱们身体里,它会怎么玩转呢?会不会跟淘气包似的,到处搞破坏啊?”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于是,他捋了捋长胡子,慢悠悠地说:“黄帝大人啊,这邪气要是进来,那表现可多了去了。比如说那‘虚邪’,这家伙就像是冬日里的一阵冷风,嗖的一下钻进你的身体,让你浑身打个激灵,感觉像是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连带着身体都不自觉地哆嗦起来。这就好比你在大冬天里,穿着短袖短裤出门,那‘虚邪’就像是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拿着冰块往你身上贴,冻得你直打颤。”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比喻倒是生动形象,那‘正邪’呢?它们是不是就比较温顺,像只小猫咪一样?”

岐伯摇了摇头,笑道:“黄帝大人,您可别被名字给骗了。‘正邪’这家伙,虽然一开始看起来不起眼,就像是你脸上突然冒出来的那颗不起眼的小痘痘,你不仔细瞧还真发现不了。但它可狡猾着呢!它会先在你的皮肤上留下点痕迹,比如脸色变差,像是熬夜后的熊猫眼,但你自己可能还没啥感觉。这就像是你手机电量低于20%时,那个提醒的小图标悄悄出现,你却不以为意,继续刷剧打游戏。”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那它会一直这么隐身吗?咱们怎么发现它呢?”

岐伯继续解释道:“这家伙就像是捉迷藏的高手,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时候你觉得它好像在那儿,但仔细一找,又没影儿了。它有时候有形,有时候又无形,搞得你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不该紧张。这就像是你明明记得把钥匙放在玄关柜子上,但回头一找,怎么找也找不到,急得你满头大汗,最后却发现它竟然卡在门把手和柜子之间的缝隙里,藏得那叫一个隐蔽!”

黄帝听了,忍俊不禁:“岐伯啊,你这解释真是太逗了!这么说来,咱们的身体简直就是个小剧场,各种邪气进来就像是不同性格的演员,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身体奇遇记’啊!”

岐伯也笑了:“可不是嘛!咱们的身体啊,就像是个大家庭,偶尔也会有不速之客来访。这些邪气啊,就像是家里突然闯进来的小淘气,有的明目张胆搞破坏,让你立马就能感受到;有的呢,就跟你玩起了躲猫猫,你得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

黄帝点头赞同:“那对付这些小淘气,咱们有没有什么妙招呢?”

岐伯沉吟片刻,说道:“对付这些邪气啊,咱们得讲究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就像是家里养花,你得定期浇水施肥,还要防虫防病,这样花儿才能长得好。咱们的身体也一样,平时得多锻炼,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这样邪气就不容易找上门来。万一真的中招了,也别怕,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就像是给花儿打药,把害虫消灭掉,花儿又能恢复生机了。”

黄帝听了,连连点头:“岐伯啊,你这一番话,可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咱们中医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既深奥又有趣。以后我得好好跟你学学,把这中医之道发扬光大!”

岐伯谦虚地笑了笑:“黄帝大人过奖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调和阴阳。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和乐趣。就像是大自然中的万物,各有各的生长规律,各有各的美妙之处,咱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啊!”

黄帝心血来潮,决定找他的老中医朋友岐伯聊聊天,探讨一下中医的奥秘。黄帝一脸认真地问道:“岐伯啊,我听说,只要看人的脸色,就能知道他有什么病,这叫‘明’。再一摸脉,病情就了然于胸,这叫‘神’。要是再问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立马就能定位病灶,这叫‘工’。哎,我就想问问,这看、摸、问三合一的绝技,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白花花的胡子,说:“这事儿啊,简单得很,但又不简单。你看,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你这提到的看、摸、问,其实就是其中的精华。这其中的道理,就像敲鼓和听回声,你敲一下鼓,声音立马就回响起来,两者之间那个默契,简直了,就跟双胞胎似的,分不开!”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有点明白,又似乎更糊涂了。岐伯见状,继续深入浅出地讲解:“咱们再打个比方,一棵树,有根、有干、有枝、有叶,对吧?这人啊,也是一样的,色(脸色)、脉(脉象)、形(形体)、肉(肌肉),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树根要是烂了,树叶还能绿油油的吗?不可能嘛!所以啊,人的脸色、脉象、形体、肌肉,这些都是身体健康的小信号,它们之间也是紧密相连,不能分割的。”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拍手叫好:“哎呀,岐伯你这比方打得,简直是妙不可言啊!这么说来,只要掌握了这些,看病就像玩儿一样简单了?”

岐伯摇了摇头,笑眯眯地说:“简单?也不尽然。你得先成为‘工’,也就是熟练工,能看病,但可能还得琢磨琢磨。再进一步,成为‘神’,那就厉害了,一摸脉,病情就清清楚楚,跟开了天眼似的。不过,最高的境界,那是‘神且明’,望闻问切,样样精通,看一眼就知道你昨晚吃了啥,摸一下就知道你心里在想啥,哈哈,开个玩笑。但真到了那个境界,看病就像读心术一样,轻松加愉快!”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突然眼睛一亮,说:“岐伯,你这说得我都心动了,快教我几招,让我也成为‘神且明’的大师吧!”

岐伯哈哈大笑,说:“行啊,不过咱们得一步步来,先从望色开始。”

“望色?就是看脸色呗?”黄帝好奇地问。

“对头!你看啊,人的脸色,那可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要是脸色苍白,那可能是贫血或者气虚;要是脸色蜡黄,那可能是脾胃不好;要是脸色发黑,哎呀,那可就得小心了,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所以啊,以后你走在街上,看到谁的脸色不对劲,心里就得嘀咕嘀咕,这家伙,是不是身体有点啥小毛病啊?”岐伯一番话说得幽默风趣,黄帝听得直乐呵。

“那摸脉呢?是不是就像摸小狗一样,摸摸就知道它健不健康?”黄帝调皮地问。

岐伯笑得前仰后合,说:“虽然不是摸小狗,但也差不多。脉象啊,那可是身体内部气血运行的反映。你摸到弦脉,就像摸到一根紧绷的琴弦,那可能是肝气郁结;摸到滑脉,就像摸到一颗颗小珠子在滚动,那可能是怀孕了或者体内有痰湿;要是摸到无脉,哎呀,那可不得了,那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所以啊,摸脉这事儿,得细心,得用心,不能马虎。”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说:“那问病呢?是不是就像审讯犯人一样,得问个水落石出?”

岐伯又是一阵大笑,说:“审讯犯人?那倒不至于。但问病这事儿,确实得讲究技巧。你得问得细致,问得全面,还不能把病人问烦了。比如啊,你得问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疼了多久了,是隐隐作痛还是剧痛难忍;你得问问病人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这些可都是重要线索。所以啊,问病这事儿,得耐心,得同理心,不能急。”

黄帝听得如痴如醉,说:“岐伯,你这中医小课堂,简直太棒了!我以后也要成为‘神且明’的大师,走遍天下都不怕!”

岐伯拍了拍黄帝的肩膀,说:“行啊,有志气!不过啊,成为大师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你得勤学苦练,还得有悟性。最重要的是啊,你得有一颗仁心,这样才能真正治好病,造福百姓。”

黄帝郑重地点了点头,说:“岐伯,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为了成为‘神且明’的大师,我拼了!”

接下来,咱们再聊聊这中医的望闻问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再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先说望色吧。你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个哥们儿脸色铁青,跟刚从冰箱里捞出来似的。这时候,你就可以运用中医的智慧,心里嘀咕:“这家伙,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对付的东西,或者昨晚熬夜太狠了?”虽然不能直接断定他得了什么病,但至少能感觉到他身体状态不佳。这时候,你要是上去关心一下,说不定还能收获一份友谊呢!

再说摸脉吧。你想象一下,你跟朋友聚会,聊着聊着,突然心血来潮,想给他把把脉。你伸出手指,轻轻搭在他的手腕上,然后装模作样地摸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说:“嘿,你最近是不是有点失眠啊?”朋友一听,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连忙问你怎么知道的。你就可以神秘一笑,说:“这是中医的奥秘,摸脉就能知道你的身体状况。”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就成了朋友圈里的“小神医”了?

至于问病嘛,这个就更简单了。你想象一下,你有个亲戚来找你诉苦,说他最近身体不舒服。你就可以运用中医的智慧,耐心地问他:“你最近饮食怎么样?睡眠好不好?有没有感觉哪里特别疼或者不舒服?”这样一来,你就能收集到足够的信息,然后运用中医的知识,给他一些建议或者安慰。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就成了亲戚眼里的“贴心小棉袄”了?

黄帝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岐伯啊,咱们再聊聊医学吧,这次我想彻彻底底地把那些望诊啊、脉象啊的东西搞明白,行不?”岐伯一听,嘿,黄帝这是要开挂了呀,连忙答道:“得嘞,陛下您想听,我这就给您细细道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的爆笑讲解:“您看哈,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这望诊啊,就是看病人的脸色。要是看到人家脸色发青,那基本上他的脉象就是弦脉了。弦脉是个啥?就像弹古筝的那个弦一样,紧绷绷的,一摸就能感觉到那股子劲儿,这说明人体里的肝气可能有点过旺或者是不顺溜啦。”

黄帝一听,乐了:“哟呵,这弦脉还挺有艺术气息的嘛。”

岐伯接着说:“可不是嘛,再看那些脸色发红的人,他们的脉象就像是弯弯的钩子,咱们叫钩脉。钩脉啊,就像是钓鱼竿上的钩子,轻轻一碰,就知道这鱼儿(气血)正活蹦乱跳呢,说明心气旺盛,气血充足。不过啊,要是红得太过分,那可能就得小心心脏方面的问题了。”

黄帝眨眨眼:“这钩脉听起来还挺有趣的,那黄色的脸色呢?”

岐伯笑道:“黄色脸色的朋友们,他们的脉象就比较特别了,叫做代脉。代脉就像是上班打卡,时不时来一下,不规律得很。这通常说明脾胃功能不太好,气血生成和运输有点问题。不过您也别太担心,这代脉虽然听起来不靠谱,但调理调理,还是能让脾胃重回正轨的。”

黄帝点点头:“嗯,那白色的脸色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白色脸色的朋友们,他们的脉象就像是柔软的毛毛,咱们称之为毛脉。毛脉啊,就像是小猫小狗身上的绒毛,轻轻一碰就感觉软绵绵的,这说明肺气不足,身体有点虚弱。不过呢,这毛脉虽然听起来弱不禁风,但要是调理得当,也是能恢复元气的。”

黄帝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毛脉听起来还挺可爱的嘛。”

岐伯也跟着笑:“是啊,最后咱们来说说黑色的脸色。这黑色的脸色啊,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他们的脉象就像是石头一样,咱们叫它石脉。石脉硬邦邦的,一摸就知道这气血运行不畅,肾气可能严重亏损了。所以啊,看到这种石脉,咱们就得赶紧想办法,不然可真就危险了。”

黄帝收起笑容,认真地说:“原来如此,那这望诊和脉象结合起来看,是不是就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了呢?”

岐伯点头:“没错,陛下真是聪明绝顶。您看哈,要是看到一个人脸色发青,结果一摸脉,嘿,不是弦脉,反而是克它的脉象(比如浮脉,通常代表外感风寒),那这人可能就凶多吉少了。为啥呢?因为脉象和脸色不匹配,说明身体内部的平衡已经被严重打破了。”

黄帝皱了皱眉:“那要是脉象和脸色相匹配,或者相生相克得当呢?”

岐伯笑道:“那当然是好事啦!比如脸色发红,脉象也是钩脉,那说明这人虽然可能有点心火旺,但气血充足,身体还是杠杠的。要是脉象还能相生(比如出现缓脉,代表脾胃功能良好,能滋养心气),那更是锦上添花,病情很快就能好转啦。”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岐伯啊,你这讲解真是既生动又有趣,让我这个门外汉都听得明明白白。看来咱们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啊!”

岐伯拱手笑道:“陛下过奖了,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通过观察人体的外在表现,就能窥探到身体内部的奥秘。所以啊,以后您要是再看到谁的脸色不对劲,不妨也试着摸摸脉,说不定还能发现点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15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