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十二)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说:“岐伯啊,你果然厉害!说到气在人体上下的运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来来来,给我这个医学小白详细解释一下。”

岐伯摸了摸下巴的长胡子,笑眯眯地说:“皇上啊,您这可是问对人了。咱们先从上半身说起吧。您看啊,上半身有三个重要的‘气区’,这些呢,咱们可以理解为是‘天空的领域’,主要是由‘天气’来主宰的。就像咱们头顶的蓝天白云,它们影响着咱们的心情、呼吸啥的。同样的道理,下半身也有三个‘气区’,这些就是‘大地的领域’啦,自然是由‘地气’来管的。就像咱们脚下的土地,它滋养着咱们的根基,让咱们站得稳、走得远。”

黄帝眨了眨眼:“哦?那这些‘气区’和穴位有啥关系呢?”

岐伯说:“关系大了去了!您看,咱们上半身有个重要的穴位,现代叫‘百会穴’,它就像是天空中的太阳,给咱们全身提供着阳气和活力。而下半身呢,有个‘涌泉穴’,就像大地深处的温泉,给咱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阴液和滋养。这些穴位啊,就是咱们体内‘天气’和‘地气’的交汇点,也是调节身体平衡的关键。”

黄帝点了点头:“嗯,有点意思!那这些‘气’要是出了问题,咱们怎么知道是哪个‘气区’的问题呢?”

岐伯嘿嘿一笑:“这您就问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医讲究‘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您的症状、体征啥的,来判断是哪个‘气区’出了问题。比如说,您要是觉得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啥的,那可能就是上半身‘天气’的问题啦;要是觉得腿脚无力、腰膝酸软啥的,那可能就是下半身‘地气’的问题啦。”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要是上半身的问题影响到下半身,或者下半身的问题影响到上半身呢?”

岐伯摸了摸胡子:“这也不难判断。比如说,要是上半身的‘天气’太过旺盛,导致下半身也跟着遭殃,那咱们就说这是‘天气’的问题,用调理上半身的穴位和方剂来治疗。反过来呢,要是下半身的‘地气’太过旺盛,导致上半身也跟着出问题,那咱们就说这是‘地气’的问题,用调理下半身的穴位和方剂来治疗。”

黄帝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解释真是通俗易懂!那要是两种‘气’都出了问题呢?”

岐伯说:“这就更复杂一些了。不过呢,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会把您全身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就像咱们炖肉的配方,得根据肉的种类、口感、火候啥的来调整配料,才能炖出最美味的肉来。同样的道理,咱们治疗疾病也得根据您的体质、病情、病因啥的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黄帝点了点头:“嗯,这我懂。那你说的那个‘胜至’和‘复至’又是啥意思呢?”

岐伯说:“这‘胜至’啊,就是说一种‘气’太过旺盛,把另一种‘气’给压下去了,但还没完全发出来。就像咱们俩下棋,我这一步走得太猛,把您给逼得只能防守不能进攻了。这时候呢,要是再来一步‘复至’,就是另一种‘气’反击的时候啦。就像您突然找到个破绽,把我的棋子都给吃光了!”

黄帝笑得前仰后合:“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逗了!那治疗这种‘胜至’和‘复至’的病,是不是也得像下棋一样,讲究个策略呢?”

岐伯说:“那当然啦!咱们得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病因的寒热虚实啥的,来制定个‘作战计划’。就像咱们打仗一样,得知道敌人的弱点在哪,才能一招制敌嘛!”

黄帝问:“嘿,岐伯啊,你说这自然界的胜负循环,比如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发疯,这些变化是不是都有个固定的时间表啊?还有啊,那些什么气运流转的,是不是也都有个铁定的规律呢?”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可真是有趣。咱们先说说时间吧,这自然界的四时变化,春夏秋冬,那可是有固定的顺序和节奏的,就像咱们吃饭睡觉一样,到点儿就得来。但是呢,说到具体的气运流转,那可就复杂多了,它可不是个乖乖听话的小绵羊,而是个爱搞恶作剧的小淘气。”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说:“哦?这话怎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你看啊,咱们把一年分成六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有两个节气。这前三个时间段,也就是初气到三气,那是天气在主导,就像咱们家里的老大,说啥是啥,谁都得听。这时候,如果哪个气太嚣张了,比如夏天热得过头了,那秋天凉风一来,就得给它个下马威,这就是所谓的‘胜’。

但是呢,到了四气到终气,也就是后三个时间段,那就是地气的主场了。地气就像是家里的老二,虽然平时不怎么爱出风头,但要是天气老大太过分了,它可不会坐视不管。这时候,如果天气被地气给‘胜’了,那它就得找个机会‘复’仇,也就是反过来压制地气。所以啊,有胜就有复,没胜那就只好老老实实待着啦。”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这解释可真是通俗易懂,还带点幽默感。不过啊,我还是有点不太明白,这胜负循环到底跟咱们人体有啥关系呢?”

岐伯摸了摸胡子,说:“关系可大了去了。你想啊,咱们人体也是个小宇宙,跟大自然那是息息相关的。这自然界的胜负循环,反映在人体上,那就是各种疾病的起起伏伏。比如说吧,冬天要是冷得过头了,那人们就容易得风寒感冒;夏天要是热得过头了,那就容易中暑。这时候啊,咱们就得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还有用点中药啥的,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对对对,我听说中药里有好多方子,都是根据季节和气候来配制的。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啊?”

岐伯点了点头,说:“行啊,那我就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有个方子叫‘四气五味汤’,它就是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来配制的。春天呢,就用点辛温的药材,像桂枝、生姜啥的,来发散体内的寒气;夏天呢,就用点苦寒的药材,像黄连、黄芩啥的,来清热解暑;秋天呢,就用点酸收的药材,像白芍、五味子啥的,来收敛肺气;冬天呢,就用点咸润的药材,像熟地、阿胶啥的,来滋养肾阴。这方子啊,就像是个会变身的超级英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保护着咱们的身体不受伤害。”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说:“哈哈,你这解释真是太逗了。不过啊,我还是得提醒你一句,你这方子里的药材用量可得说清楚啊,别到时候咱们用错了剂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岐伯一听,连忙点头,说:“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这方子啊,每种药材都是5克,你回去后按照这个比例配制就行了。记住啊,用药如用兵,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剂量和配伍,可别一股脑儿地乱用啊。”

黄帝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地说:“嗯,你说得挺有道理的。那如果病情反复后又战胜了外邪,会是个啥情况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长须,慢悠悠地说:“哎呀,这病情反复啊,就像小孩子打架,打赢了就回家,但啥时候再出门打架,那可没准儿。得等到这病邪势力弱了,它才肯消停呢。如果病情反复后又打赢了外邪,但没能彻底消灭它,那可就糟糕了,这就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对身体可是个大大的伤害啊!”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继续追问:“那病情反复后,为啥又会出现新的病症呢?”

岐伯捋了捋胡须,笑道:“这就好比一个人跑到不属于他的地盘上瞎晃悠,能不挨打吗?病情反复后,如果它太嚣张,把原本压制它的那股正气给惹毛了,正气就会反过来狠狠收拾它一顿,这时候,病人就会出现新的病症。比如说,原本的火邪、燥邪、热邪这些捣蛋鬼,它们一闹腾,身体就受不了啦!”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你这比喻真有意思,把病情反复说得跟小孩子打架似的!”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嘛,医学这东西,有时候就得用点儿幽默感,不然太枯燥了,谁愿意听啊!”

说到这里,黄帝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岐伯啊,你这说法让我想起了咱们上次讨论的穴位。你说,如果病情反复,按摩或者针灸哪些穴位能帮忙呢?”

岐伯想了想,说:“那可得看具体是什么病症了。比如说,如果是感冒反复,那可以按摩风池穴、太阳穴,就像给身体按摩按摩,让它放松放松,外邪就不容易入侵了。要是失眠反复,那就得按摩涌泉穴、神门穴,让它们好好安抚安抚心神,让心神安定下来,失眠也就不那么严重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哈哈,你这方法真绝!那要是吃药呢?有没有什么方剂能对付这病情反复的?”

岐伯点了点头:“当然有啦!不过方剂这东西,可得根据病情来开。比如说,如果是风热感冒反复,那我建议吃点儿银翘散。这银翘散啊,就是金银花、连翘这些清热解毒的药材组成的,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好,就像调配一个秘密武器一样,然后用水煎服,就能把风热感冒给赶跑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哦?那这银翘散的比例是多少呢?还有啊,你说的一定的比例,是多少克啊?”

岐伯微微一笑:“这银翘散的比例啊,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金银花5克、连翘一两5克、薄荷5克、竹叶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8克、芦根10克。你看,这每一味药材都像是一个小战士,它们团结一心,就能打败病邪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你这方剂说得跟打仗似的,真有意思!那脉象呢?病情反复后,脉象会有什么变化吗?”

岐伯点了点头:“当然有变化了。病情反复后,脉象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跳得快,一会儿跳得慢,一会儿又跳得没力气。比如说,如果是风热感冒反复,那脉象就可能变得浮而数,就像是在水面上漂浮的树叶,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这时候啊,咱们就得仔细观察脉象,就像侦探一样,找出病情反复的蛛丝马迹!”

黄帝闲来无事,就找到了岐伯,俩人开始聊起了天。黄帝问:“岐伯啊,你说这病啊灾的,咱们到底该怎么治呢?”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大话题,得好好聊聊。

岐伯清了清嗓子,说:“这事儿啊,得从气的角度说起。你知道吗,咱们人体里的气,有时候就像小孩子一样,调皮得很。要是它稍微调皮点,咱们就跟着它的节奏走,用点温和的方法哄哄它;要是它太调皮了,咱们就得拿出点家长的气势来,好好管教管教它。”

黄帝一听,乐了:“哟,你这是把气当小孩子治啊?那具体怎么做呢?”

岐伯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比如说,有的人气虚了,咱们就得给他补补,就像给小孩子多吃点饭一样;有的人气太旺了,咱们就得给他降降温,就像给小孩子洗个凉水澡一样。这就是‘微者随之,甚者制之’的道理。”

黄帝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那要是气自己恢复了呢?咱们又该怎么做?”

岐伯说:“这你就更得注意了。气要是恢复得刚刚好,咱们就给它加加油,让它保持稳定;要是恢复得太猛了,咱们就得赶紧给它刹刹车。就像开车一样,速度慢了加点油,速度快了踩刹车。这就是‘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的意思。”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医术还真是别具一格啊!不过,你说得这么抽象,我这脑子不够用啊,能不能来点实际的?”

岐伯一看黄帝这表情,就知道他想听点干货,于是接着说:“好吧,那我就给你来点实际的。比如说,咱们中医里有个方子,叫‘四君子汤’,就是专门用来补气的。这方子里的四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就像四个好朋友一样,手拉手地把气给补起来。人参是老大,力气大,能补元气;白术是老二,能健脾;茯苓是老三,能利湿;甘草呢,就是个小跟班,能调和药性。这四味药加起来,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把气给照顾得舒舒服服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这方子听起来不错啊!那要是气太旺了,咱们又该用什么药呢?”

岐伯说:“这你就得记住一个原则——‘实则泻之’。比如说,咱们有个方子叫‘龙胆泻肝汤’,就是专门用来泻肝火的。这方子里的龙胆草啊,就像个火爆脾气的家伙,能把肝火给灭得干干净净;黄芩、栀子呢,就像俩小助手,能帮龙胆草一起灭火;柴胡、当归呢,就像俩和事佬,能防止火势太大伤到自己人;生地黄、车前子呢,就像俩清洁工,能把灭掉的火渣给清理干净。这七味药加起来,就像是一个灭火小分队,能把肝火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哈哈,老岐啊,你这医术还真是妙不可言啊!不过,你说得这么热闹,我这手还是痒痒啊,能不能让我试试?”

岐伯一看黄帝这架势,就知道他想动手试试。于是,他拿出两根银针,说:“好吧,那我就教你两招针灸的绝活。比如说,你要是头疼得厉害,咱们就可以在太阳穴和合谷穴上扎两针。这太阳穴啊,就像个阀门一样,能调节头部的气血;合谷穴呢,就像个开关一样,能打开或关闭气血的通道。这两穴一扎,头疼就能缓解不少。”

黄帝一听,跃跃欲试:“来来来,老岐,你给我示范一下!”

岐伯于是拿起银针,在黄帝的太阳穴和合谷穴上轻轻一扎。黄帝只感觉一股暖流从针尖流入体内,瞬间觉得神清气爽,头疼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0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