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九针十二原篇第一(四)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有一天,黄帝心血来潮,决定向岐伯请教一个深奥的问题:“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疑惑,就是那个‘节之交’的道理,您能给我讲讲不?”

岐伯一听,嘿,这黄帝还真是好学啊,于是慢悠悠地捋了捋胡子,开始了他的讲解:“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节之交,说白了,就是咱们身体里的三百六十五个秘密小聚会,也就是咱们中医里说的经络交会点。你要是掌握了它的精髓,那我用一句话就能给你说明白;但要是你没摸到门道,嘿,那可就复杂了,能绕得你头晕眼花,跟进了迷宫似的。”

黄帝一听,心里那个痒啊,连忙催促:“快!快!您就别卖关子了,赶紧用那句话给我点透吧!”

岐伯笑了笑,说:“好嘞,那你听好了——节之交,就是咱们身体里的‘神气’溜达玩耍、进进出出的地方,可不是你身上的皮肉筋骨那么简单哦!”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但又觉得不够过瘾,于是缠着岐伯:“岐伯啊,您这话说得太高深了,能不能再给我详细讲讲,让我这脑子也开开窍?”

岐伯一看黄帝这求知欲旺盛的样子,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于是决定给他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理论脱口秀。

“黄帝啊,你看咱们这身体,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城市,里面的经络就像是城市的道路,而节之交呢,就是那些重要的交通枢纽。咱们身体里的‘神气’,就像是城市里的居民,他们得通过这些交通枢纽,才能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比如心脏、肝脏、肾脏这些重要的部门。”

“所以啊,这些节之交可重要了,它们要是堵了,那‘神气’可就惨了,得绕个大圈子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一来二去的,身体就容易出问题。就像是城市里的交通拥堵,大家堵在路上,啥事儿也干不了,心里能不烦嘛!”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您这比喻真是太妙了!那这么说来,咱们得好好保养这些节之交,才能让身体里的‘神气’畅通无阻了?”

岐伯点点头:“正是如此啊!要想保养好节之交,那就得注意咱们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这些啊,都是咱们中医里的养生之道。”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岐伯您说得太对了!那我以后可得好好注意,不能让我的‘神气’们堵在路上,得让他们畅通无阻地在我身体里溜达玩耍!”

岐伯一听,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哈哈,黄帝啊,你这学习态度可真是让人佩服!不过啊,你可别忘了,咱们中医可是讲究整体观念的,保养身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长期坚持才行哦!”

黄帝有一天闲来无事,就琢磨着:“哎,岐伯这家伙老说针灸多神奇,多深奥,我倒要看看这扎针里头到底有啥门道。”于是,黄帝就踱着步子去找岐伯了。

一见面,黄帝就开门见山地说:“岐伯啊,我听说你针灸技术了得,今儿个我想请教请教,扎针时怎么感知病人的情况呢?是不是跟算命看相似的,得瞅瞅面相啥的?”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黄帝啊,你这可问到点子上了。不过,针灸可不是算命,它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深奥着呢。不过,为了让你这个外行也能听明白,我就尽量说得简单点儿吧。”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首先啊,你得学会观察病人的脸色和眼神。你看,一个人的脸色要是红润有光泽,那肯定是气血充足,身体倍儿棒。要是脸色蜡黄,眼睛无神,那可能就得小心点儿了,这家伙八成是身体有点问题。”

黄帝点了点头:“嗯,这个我懂,就像看苹果一样,红彤彤的就是新鲜的,黄不拉几的就是放久了的。”

岐伯被黄帝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对对对,你这个比喻倒是形象。不过啊,咱们还得更进一步。你得通过观察病人的眼神,来判断他的精神状态。比如,有的人眼神明亮,那说明他精神饱满,有活力;有的人眼神迷离,那可能就是疲劳过度,或者是被啥邪病给缠上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说来,眼神还能看出邪病来?那我是不是也能学会看相了?”

岐伯笑着摇了摇头:“看相那是另一门学问了。不过,咱们中医确实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这望啊,就是第一步。”

黄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接下来呢?”

岐伯接着说:“接下来啊,你得观察病人的形体和动作。你看,有的人身材匀称,行动矫健,那肯定是身体健康;有的人呢,身材臃肿,行动迟缓,那可能就得注意一下了,这家伙可能是湿气太重,或者是气血不通。”

黄帝听了,若有所思:“嗯,这个我也能理解。就像咱们平时看动物一样,健康的动物总是活蹦乱跳的,生病的动物就总是懒洋洋的。”

岐伯一听,又笑了起来:“对对对,你这个比喻也很形象。不过啊,咱们中医可是要严谨得多的。咱们不仅要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还得通过听他的声音,感受他的气息,来判断他的病情。”

黄帝点了点头:“嗯,这个我明白。就像咱们平时听人说话一样,有的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有的人呢,声音低沉,有气无力的。这肯定也是身体状况的一种反映。”

岐伯赞许地点了点头:“没错,黄帝啊,你可真是聪明绝顶啊。这么快就领悟到了中医的精髓。”

黄帝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嘿嘿,那也是岐伯你教得好嘛。”

岐伯笑了笑,接着说:“好了,咱们言归正传。说到针灸啊,这扎针可是个技术活。你得先找准穴位,然后用右手主推针,左手持针稳住,等到气到了,再把针拔出来。”

黄帝一听,瞪大了眼睛:“哦?这气到了是个啥意思?”

岐伯解释道:“这气到了啊,就是咱们中医说的‘得气’。就是当针尖刺入穴位后,病人会感到一种酸麻胀痛的感觉,同时医生也能感觉到针下有一种沉紧感。这就是气到了的表现。”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那这么说来,针灸就是得找准穴位,然后等气到了再拔针咯?”

岐伯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啊,这针灸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你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这门技术。”

有一天,黄帝突发奇想,对身边的岐伯说:“嘿,岐伯啊,我听说那些针灸大师在给人扎针前,都得先摸摸脉,这是为啥呢?难道他们怕扎错地方,被病人追着打吗?”

岐伯一听,差点没笑出声,心想这黄帝啊,真是脑洞大开。不过,他还是一本正经地解释道:“陛下啊,这你就不懂了吧!凡是将要用针给人治病的大夫,必须先诊脉,这就像打游戏前要先看看攻略,才能顺利通关嘛!”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疑惑地问:“哦?这话怎么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他的讲解:“你想啊,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部独特的‘机器’,里面的气血运行就像游戏中的能量条。诊脉呢,就是检查这部‘机器’的‘能量条’是否充足,运行是否顺畅。如果气血旺盛,运行流畅,那就说明这部‘机器’状态良好,针灸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要是气血虚弱,运行受阻,那就得小心了,得像个拆弹专家一样,步步为营,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爆‘炸弹’,也就是加重病情啦!”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诊脉这么重要啊!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死心,继续追问:“那诊脉能看出什么来呢?是不是能看出我今天中午吃了啥?”

岐伯一听,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心想这黄帝啊,真是个活宝。他耐心解释道:“陛下啊,诊脉可不是透视眼,看不出你中午吃了啥。但是,它能看出你身体里的气血是寒是热,是虚是实,还能看出你的脏腑功能是否强健。就像看天气预报一样,虽然看不出你今天穿了啥衣服,但能告诉你今天天气咋样,该不该带伞啊!”

黄帝一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诊脉有这么多学问啊!他感慨地说:“岐伯啊,你这解释真是太接地气了,我终于明白了!那接下来呢?诊完脉,针灸就万无一失了吗?”

岐伯摇了摇头,笑道:“陛下啊,你这可就想得太美啦!诊完脉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针灸才是重头戏呢!就像你打游戏,光看攻略可不行,还得动手操作才行!”

黄帝一听,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那针灸有啥讲究呢?是不是得扎得越深越好?”

岐伯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心想这黄帝啊,真是个针灸小白。他耐心地解释道:“陛下啊,针灸可不是越深越好,得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就像你给花浇水,得根据花的品种和天气来决定浇多少水,多了少了都不行。针灸也是这样,得根据病人的气血情况和脏腑功能来决定扎针的深浅和穴位的选择。否则,就像给花浇错了水,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加重病情呢!”

黄帝心血来潮,决定向岐伯请教一个深奥的问题:“岐伯啊,你说这五脏六腑里的气,要是在内里耗尽了,和外边儿的气断绝联系了,这是个啥情况?反过来,要是外边的气断了,里面还鼓捣啥呢?”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于是他就慢悠悠地开讲了:“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啊,简直就是中医界的‘灵魂拷问’嘛!来来来,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说这五脏之气要是已经在内里耗干了,那就相当于家里的水库没水了,你还拼命往院子里浇水,这不是雪上加霜嘛!这叫做‘重竭’,意思就是双重枯竭,内外都玩儿完了。你想想,一个人要是这样,他能不挂吗?而且啊,这种死法还特别安静,就像睡着了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你说吓不吓人?”

黄帝一听,瞪大了眼睛:“这么恐怖?那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抢救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道:“抢救?难啊!不过呢,也不是完全没招儿。你得反过来想,既然内里没气了,那就得从外面给它找点儿气回来。怎么找呢?咱们中医讲究的是‘经络相通’,你可以试着针灸他的腋下和胸口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经络多,说不定能给五脏拉点儿‘外援’呢!当然啦,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起来,成功率嘛……嘿嘿,你懂的。”

黄帝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要是五脏之气在外边儿断了呢?又该怎么处理?”

岐伯继续笑道:“这个问题嘛,就得反过来看了。要是外边的气断了,你还拼命往五脏里打气,这就叫‘逆厥’,意思就是逆反的晕厥。你想想,一个人要是这样,他能不闹腾吗?死的时候也是各种折腾,动静大得很。所以啊,遇到这种情况,你得反过来,别管五脏了,直接往四肢末端下针。为啥呢?因为四肢是气血运行的末端,有时候气血堵了,四肢会有反应。你针灸一下,说不定能把气血给疏通了,让外边的气重新回来。”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方法听起来就像是给电脑重装系统,哪里不行修哪里,还得反过来倒腾,真是够逗的!”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嘛!中医嘛,讲究的就是个平衡和调和。五脏六腑,气血阴阳,都得互相配合,才能身体健康。要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得赶紧想办法调整,不然啊,就得像你说的那样,得重装系统了!”

说到这里,黄帝突然想到了什么:“岐伯啊,你说咱们中医的针灸疗法,是不是就像现代的编程技术一样,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啊?”

岐伯一愣,随即点头:“你说得对!中医针灸啊,就像是编程,得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而且啊,还得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就像现在的针灸技术,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也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安全性了。”

黄帝听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看来咱们中医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啊!不然啊,早晚得被淘汰出局!”

岐伯笑了笑:“那是自然!不过啊,黄帝啊,你可别忘了,咱们中医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不管时代怎么变,咱们中医的核心思想和理念是不会变的。就像这五脏之气的内外平衡一样,永远都是咱们中医关注的重点。”

黄帝听了,感慨万千:“是啊!中医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平衡思想。只有掌握了这些核心要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说到这里,两人相视一笑,似乎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黄帝继续问道:“岐伯啊,那你说说看,这五脏之气的内外平衡和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有什么关系呢?”

岐伯想了想,笑道:“关系大了去了!你看啊,咱们平时要是饮食不规律、作息不正常、情绪波动大等等,都会影响到五脏之气的平衡。所以啊,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得注意养生。怎么养生呢?简单来说就是‘顺应自然、调节情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26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