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经水篇第十二(八)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跟岐伯聊起了天。黄帝说:“岐伯啊,你说这经络和水血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个啥情况呢?它们之间的远近深浅、水血的多少,都不一样,那我们在针灸的时候,该咋整呢?总不能乱刺一气吧?”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啊,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平衡和调和,这经络和水血的关系,那可是大大的有讲究啊!”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哦?愿闻其详!”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首先啊,咱们得说说这足阳明胃经。这足阳明胃经啊,那可是五脏六腑的‘大粮仓’,气血都多得不得了,气盛热壮,跟个小火山似的。所以啊,你要是刺这条经,不深点刺可不行,那气血就跟没刺到似的,不散;不留针也不行,那气血就跟没泻出去似的,还在里面憋着呢!”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说:“嗯,有道理!那具体要刺多深,留多久呢?”

岐伯说:“足阳明胃经啊,你得刺个六分深,然后留针十下呼吸的时间。为啥呢?因为这六经啊,它气血旺盛,就跟个大水库似的,你得给它点时间,让它慢慢放水,不然一下放太多,那可就把人给淹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岐伯啊,你这比喻打得真好!那其他经络呢?”

岐伯接着说:“足太阳膀胱经啊,你得刺个五分深,留针七下呼吸的时间。为啥呢?因为这膀胱经啊,它跟个‘大水管’似的,气血也挺多,但比起足阳明胃经来,那就稍微差点了。所以啊,你得刺得稍微浅点,留针的时间也稍微短点。”

黄帝一听,又点了点头,说:“嗯,那足少阳胆经呢?”

岐伯说:“足少阳胆经啊,你得刺个四分深,留针五下呼吸的时间。为啥呢?因为这胆经啊,它就像个‘小水管’,气血虽然也不少,但比起前两个经来,那就更差点了。所以啊,你得刺得更浅点,留针的时间也更短点。”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说:“岐伯啊,你这比喻打得越来越有意思了!那足太阴脾经呢?”

岐伯笑了笑,说:“足太阴脾经啊,你得刺个三分深,留针四下呼吸的时间。为啥呢?因为这脾经啊,它就像个‘小水渠’,气血虽然也有,但那就更少了。所以啊,你得刺得再浅点,留针的时间也更更短点。”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说:“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生动形象了!那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呢?”

岐伯说:“足少阴肾经啊,你得刺个二分深,留针三下呼吸的时间。为啥呢?因为这肾经啊,它就像个‘小水洼’,气血就更少了。所以啊,你得刺得再再浅点,留针的时间也更更更短点。至于足厥阴肝经啊,那就更不用说了,你就刺个一分深,留针两下呼吸的时间就行了。为啥呢?因为这肝经啊,它就像个‘小水滴’,气血少得可怜。所以啊,你得小心翼翼地刺,不然一下就把人给刺没了!”

黄帝一听,笑得都快喘不过气了,说:“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绝了!那手部的阴阳经络呢?”

岐伯说:“手部的阴阳经络啊,它们离心脏近,气血来得快,所以啊,你刺得再深也别超过二分,留针的时间也别超过一下呼吸的时间。为啥呢?因为这手部的经络啊,它们就像个‘小泉眼’,气血虽然也有,但那就更更更少了。你要是刺得太深,留得太久,那可就把它给刺漏了!”

黄帝一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说:“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幽默了!那不同的人,他们的体型、年龄都不一样,那针灸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岐伯说:“这个啊,你就得用心去感受了。每个人的体型、年龄都不一样,那气血的多少、经络的深浅也就不一样。所以啊,你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去调整针灸的深度和留针的时间。这就叫‘法天之常’,顺应自然规律嘛!”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说:“嗯,岐伯啊,你说得太对了!那要是灸得太过或者刺得太过,又会怎么样呢?”

岐伯说:“要是灸得太过啊,那可就得小心了。灸得太猛,那火就像个‘大火炉’,能把人的骨头都给烤枯了,血脉也给烤涩了。所以啊,灸的时候,你得小心点,别把人给烤熟了!至于刺得太过啊,那可就更危险了。刺得太深,那气就像个‘大气球’,一下就被你给刺破了。所以啊,刺的时候,你也得小心点,别把人给刺没了!”

黄帝一听,吓得直吐舌头,说:“岐伯啊,你这说得也太吓人了吧!那我们针灸的时候,可真得小心点了!”

岐伯笑了笑,说:“黄帝啊,你不用害怕。只要你用心去学,去体会,那你就能掌握针灸的奥秘了。记住啊,针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它、运用它!”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说:“嗯,岐伯啊,你说得太对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好好体会!”

话说黄帝和岐伯聊得正欢,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只见一个小徒弟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喊:“师父!师父!不好了!有个病人被刺得晕过去了!”

岐伯一听,眉头一皱,说:“怎么回事?快带我去看看!”

黄帝也跟着岐伯一起跑了出去,只见一个病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人事不省。旁边的小徒弟吓得浑身发抖,说:“师父……我……我就是按照你说的……刺了足阳明胃经……六分深……然后留针了十下呼吸的时间……可……可他怎么就晕过去了呢?”

岐伯一听,气得直摇头,说:“你这个笨蛋!我叫你刺六分深、留十呼,那是对一般人而言的!这个病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你刺得那么深、留得那么久,那不是把他给刺晕了吗?”

小徒弟一听,吓得差点跪在地上,说:“师父……我……我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再犯错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岐伯啊,你这个徒弟可真是够逗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说明了针灸的重要性啊!我们可不能小看这小小的针灸,它可是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呢!”

岐伯点了点头,说:“是啊!针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它、运用它!这个小徒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因为没有好好学习、好好体会,所以才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说完,岐伯开始给那个病人施针救治,只见他手法娴熟、针针到位。不一会儿,那个病人就悠悠地醒了过来,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

小徒弟一看,惊得目瞪口呆,说:“师父……你……你真是太厉害了!”

岐伯笑了笑,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用心去学、去体会,你也能掌握针灸的奥秘。记住啊!针灸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领悟!”

黄帝突然心血来潮,对着他的岐伯说:“岐伯啊,你说咱们人体的这些经脉,有大有小,血呢,有多有少,皮肤呢,有厚有薄,肉呢,有软有硬,就连那膝盖后头的腘窝,也是有大有小的。这些能不能像量尺寸一样,给标准化了呢?咱们以后针灸的时候,也好有个准儿啊!”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于是他慢悠悠地捋了捋胡子,回答道:“黄帝大大啊,这事儿呢,其实还真能办。咱们要找的那个‘中度’,就像是衣服的中号,大多数人都能穿,既不太紧也不太松。当然了,这里的‘中度’是指那些身体还算健康,肌肉没咋掉,血气也还旺盛的朋友们。你要是非得拿那些瘦得跟竹竿似的,肉都快掉光的人来说事儿,那咱们这尺子可就没法量了,针也没法扎了,对吧?”

黄帝一听,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岐伯你说得太对了!那接下来呢?咱们怎么给这些‘中度’的朋友们量尺寸呢?”

岐伯微微一笑,说:“这事儿啊,咱们得用上中医的‘五字诀’——审、切、循、扪、按。听起来像武林秘籍里的招式,其实啊,就是咱们中医诊断的一套流程。”

“首先呢,‘审’,就是得仔细观察,看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啥的,心里先有个底儿。然后呢,‘切’,就是咱们常说的切脉,通过脉象来判断身体内部的情况,比如气血是不是通畅,脏腑功能咋样。接下来,‘循’,就是顺着经脉的走向,用手轻轻地摸一摸,感受一下有没有哪里特别不对劲儿。再往后,‘扪’,就是稍微用点力按一按,看看病人疼不疼,哪里比较敏感。最后,‘按’,就是更深层次的按压了,这主要是为了找到那些隐藏的痛点或者结节,这些都是咱们针灸的重点对象。”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道:“岐伯啊,你这五字诀听起来简单,实则奥妙无穷啊!那按照这套流程下来,咱们就能准确地给病人制定针灸方案了吗?”

岐伯摆摆手,笑道:“黄帝啊,您可别急着下结论。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因人制宜’,就是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就算是两个人看起来症状差不多,但可能一个是因为气血两虚,另一个却是湿热内蕴,那治疗起来能一样吗?所以啊,咱们在量度完尺寸之后,还得看看病人的寒、热、虚、实,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针灸的力度、深度和穴位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因适而为之真’啊!”

黄帝一听,顿时豁然开朗,拍着手笑道:“哈哈,岐伯啊,你这解释得太到位了!看来咱们中医的学问,还真是博大精深,充满了智慧和奥秘啊!”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黄帝过奖了。其实啊,咱们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每一次诊断、每一次治疗,都是对未知的探索和挑战。而咱们这些中医从业者,就像是勇敢的探险家,手持五字诀这把‘宝剑’,在人体这座神秘的‘城堡’里,寻找着通往健康的道路。”

黄帝一听这话,更是来了精神,说道:“岐伯啊,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想亲自体验一下这场‘冒险之旅’了!咱们找个时间,一起去给病人看病吧!”

岐伯一听,连忙摆手:“黄帝啊,您这身份尊贵,怎么能轻易涉险呢?还是让我这个老骨头继续当您的‘先锋官’吧!不过呢,要是您真的对中医感兴趣,我可以教您一些基础的诊断技巧,让您也能感受到中医的魅力所在。”

黄帝一听这话,高兴得像个孩子,连连点头:“好啊好啊!岐伯啊,你可得好好教教我!”

于是啊,黄帝和岐伯这对师徒(虽然黄帝是君王,但在这儿咱们就暂时忽略他的身份吧),就开始了他们的中医学习之旅。黄帝学得那叫一个认真啊,每次岐伯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他都要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当然了,学习的过程中也免不了会有一些趣事发生。比如有一次,黄帝在切脉的时候,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病人的手腕都给捏红了。病人疼得龇牙咧嘴,黄帝却是尴尬得满脸通红。岐伯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连说:“黄帝啊,您这力气可真不是盖的!不过呢,咱们切脉的时候啊,还是得温柔点儿,别把人家给吓坏了!”

黄帝一听这话,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5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