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大佬有一天突发奇想,抬头望望天,低头瞅瞅地,感慨道:“这天盖着地,地载着万物,啥都有,但最金贵的还得数咱们人儿。人嘛,靠吸收天地间的精华气息活着,还得顺应四季变化成长。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还是咱平民百姓,都巴望着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可这一不留神,身体就闹小情绪,得病了,咱们还往往摸不清它的小九九,这病啊,就像那野草,不除根就疯长,最后深到骨髓里,让人心里直打鼓。”

黄帝心里那个急啊,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继续说道:“我呢,就想着能不能用我这套针灸大法,给大家伙儿除除病根,可咋整呢?”

这时候,岐伯大神悠悠然出场了,他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黄帝啊,你瞧瞧这盐,咸得能让容器里的水分都跑出来;琴弦要是断了,那声音就沙哑得不成样子;树木茂盛了,叶子自然绿油油地长。同样道理,人要是病入膏肓了,那声音都会变得跟打嗝似的,有气无力。这人啊,要是出现这三种情况,那就是身体里的‘小世界’彻底乱套了,这时候啊,再厉害的毒药也救不了,短针也扎不进去,因为它们都伤不到根本,反而可能让皮肉受苦,血气乱窜,脸色黑得像包公。”

黄帝一听,眉头皱得比山还高:“哎呀,我这心里头啊,一想到百姓们受病痛折磨,就乱得跟麻团似的,更别提我这瞎折腾还可能加重病情了,到时候老百姓不得骂我是个‘残忍暴君’啊?这可咋整?”

岐伯笑眯眯地安慰道:“黄帝啊,别急嘛,咱们人嘛,生于大地,命悬于天,天地之气一结合,才有了咱们这些活蹦乱跳的生命。要是咱们能顺应四季变化,那天地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要是能对万物了如指掌,那就是天生的王者风范了。你看这天有阴阳变化,咱们人有十二经脉与之对应;天有寒来暑往,咱们人有虚实体质来调节。要是有人能精通天地阴阳的奥秘,那他就永远不会错过四季的美好;如果能掌握十二经脉的奥秘,那他就是真正的智者,谁也骗不了他。再进一步,如果能洞察人体八风的变化,理解五行相克的道理,还能精准判断身体的虚实状况,那他就如同拥有了透视眼,再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所以啊,黄帝,咱们要想用针灸治病救人,首先得自个儿成为那个‘透视眼’,不仅要精通医术,更要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这样一来,你的针灸就不再是简单的扎针拔火罐了,而是成为了引导生命之河回归正轨的神圣仪式。到时候,百姓们不仅不会骂你,反而会把你当成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呢!”

黄帝听了岐伯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顿时豁然开朗,拍了拍大腿笑道:“哎呀,岐伯兄,你这一番话,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啊!看来,我这针灸之术,还得多多学习天地之道,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救人,造福苍生啊!”

黄帝一开腔,就整了个高大上的哲学题:“嘿,岐伯兄,你说这人生百态,归根结底,不就是阴阳那点事儿嘛!天地之间,气儿一合,分出了九州大地,四季轮回,月亮有圆有缺,日头时长时短,万物生长,多到数都数不清。这虚实变化,跟唱歌似的有节奏,我得问问你,这背后的门道是啥?”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那气质,简直就是医学界的段子手:“黄帝兄,你这个问题有深度!来来来,听我慢慢道来。你想啊,木头遇到金属刀斧就得砍,火一碰到水就得灭,土呢,有了木头根系才能疏松透气,金属被火炼就会变形,水多了土就成了泥浆,啥都没了。这万物相生相克,道理都一样,无穷无尽,说不完呐!”

“说到针灸这门手艺,我有五把悬壶济世的金钥匙,可惜啊,老百姓们天天吃饭,却不一定知道这些宝贝。第一把,是治神,得让患者心定神安;第二把,是养生之道,身体得会养;第三把,是识药性,知道哪些药草是宝;第四把,是针石之术,大小针具得会用;第五把,是诊断术,得能摸清人体五脏六腑的血气状况。这五把钥匙在手,各有千秋,但用起来得看情况。”

“现在的人啊,学针灸只知道个皮毛,体虚就补,体满就泄,这谁不会啊?但真正的高手,那得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动起针来,就像影子跟着光,声音跟着响一样自然流畅。这医术啊,没鬼神帮忙,全靠咱们自己琢磨。”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哎呀,岐伯兄,快说说,这高深的针法到底怎么练?”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针灸的真谛啊,首要就是治神,让患者心无杂念,五脏安定,九候脉象清晰,这时候再下针。下针前得仔细观察,脉象不乱,凶兆不显,内外和谐,别急着动手。等时机一到,那速度,比眨眼还快!手要稳得像老工匠做木工,针要亮得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心要静得像老僧入定,观察气血变化,那叫一个微妙。”

“这针法啊,就像是在黑暗中捉萤火虫,明明看到有光点飞舞,却又摸不清具体是哪个。针下去的时候,得沉得住气,像拉满的弓,一触即发。起来的时候,又得像扳机一扣,干净利落。”

黄帝好奇地问:“那具体怎么判断虚实呢?”

岐伯笑得更深了:“虚实嘛,就像做菜调味,多了咸了少了淡了都不行。刺虚的时候要让他感到充实,刺实的时候要让他感到轻松。经气一到,就得像守财奴守金子一样守着,别让它跑了。下针的深浅,距离的远近,都得心里有数,就像你站在悬崖边,手里还抱着只老虎,得集中精神,别分心去想别的。”

“所以啊,黄帝兄,这针灸之道,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心性的修炼。你得把心静下来,把神定住,才能体会到那微妙的变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医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12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