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经筋篇第十三(一)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心血来潮,对着身边的岐伯说:“嘿,岐伯啊,我一直对那个足太阳之筋挺感兴趣的,你给我讲讲它的道理呗。”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老爷子又开始求知若渴了,行,那我就给你来一场“筋经”大揭秘!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这足太阳之筋啊,它可是一条从脚到头的大筋脉,就像是一条超级英雄的能量带,连接着我们的全身力量。它起始于脚的小趾头上,然后在那里打了个结,就像系鞋带一样,不过这次系的是我们的健康之结。接着,它从脚踝那里斜着往上走,一路经过膝盖,在下面呢,它还沿着脚的外侧,又在脚后跟那里打了个结,好像在给自己的旅程做标记。然后,它继续往上,顺着脚跟,一直走到膝盖窝那里,又结了个大大的结,这简直就是它的‘筋脉打卡点’嘛!”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岐伯接着往下说:“这还没完呢!足太阳之筋它还有分支呢。有一支从膝盖窝外侧绕过去,跑到大腿后侧中间,跟大腿后侧的主筋并驾齐驱,一起往上到臀部,再往上就夹着脊椎,一直跑到头顶上。这简直就是一条‘上天入地’的筋脉嘛!还有一支更调皮,它跑到舌根那里打了个结,好像在告诉我们,说话也要有力气哦!而直行的那一支呢,它直接冲到后脑勺的枕骨那里,打了个大大的结,然后又跑到头上,经过脸蛋,最后在鼻子那里停了下来,好像在给自己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岐伯继续他的幽默讲解:“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更神奇的呢!有一支筋脉从腋下后面绕过去,跑到肩膀上的肩髃穴那里打了个结。这个肩髃穴啊,可是咱们肩膀上的‘大力水手之锚’,经常按摩它,能让咱们的肩膀更有力量哦!还有一支呢,它悄悄地溜进腋下,然后从缺盆穴那里钻出来,跑到后脑勺的完骨穴那里打了个结。这完骨穴啊,就像是咱们脑袋后面的‘守护神’,保护着我们的脑部健康。”

“更绝的是,还有一支筋脉从缺盆穴那里溜出来,斜着往上跑到頄穴那里。这个頄穴啊,就在咱们脸蛋上,靠近鼻子的地方,经常按摩它,能让咱们的脸色更加红润有光泽哦!怎么样?这足太阳之筋的旅程是不是既神奇又有趣呢?”岐伯得意地问黄帝。

黄帝听得哈哈大笑,连连点头:“岐伯啊,你这讲解真是太生动了!不过啊,我还是想知道,如果这足太阳之筋出了问题,会有什么症状呢?”

岐伯收起笑容,认真地回答:“这足太阳之筋要是出了问题啊,那症状可不少呢!比如说,小趾和脚后跟那里会肿痛,膝盖窝那里会抽筋,脊椎会弯曲,脖子上的筋会紧绷绷的,肩膀抬不起来,腋下和缺盆穴那里会扭痛,连转头都会觉得疼。所以啊,咱们平时可得好好保养这条筋脉哦!”

黄帝又问:“那要怎么治疗呢?”岐伯说:“治疗嘛,就得用到咱们中医的针灸大法啦!用火针快速刺入痛点,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度,痛的地方就是咱们要刺的穴位。这种病症啊,咱们就叫它‘仲春痹’吧!”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心想:这岐伯真是厉害,连针灸都能讲得这么生动有趣!不过啊,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岐伯啊,你这说的穴位我都记住了,但能不能再详细讲讲它们的位置和作用啊?这样我以后也能给别人讲讲呢!”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行啊!那我就再给你讲讲这些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吧!”

“先说这肩髃穴吧!它就在咱们肩膀上,肩峰的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肩膀上的‘大力水手之锚’,经常按摩或者针灸它,能让咱们的肩膀更有力量,还能治疗肩周炎、上肢不遂等症状呢!”

“再说这缺盆穴吧!它就在咱们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胸部的‘通风口’,经常按摩或者针灸它,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还能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呢!”

“还有这完骨穴啊!它就在咱们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脑袋后面的‘守护神’,经常按摩或者针灸它,能祛风清热、通络宁神,还能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呢!”

“至于这頄穴嘛!它就在咱们脸蛋上,承泣穴直下,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这个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脸蛋上的‘美容师’,经常按摩或者针灸它,能疏风清热、通经活络,还能治疗面肌痉挛、口眼歪斜等症状呢!”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连连赞叹:“岐伯啊,你这真是博学多才啊!连这些穴位的位置和作用都讲得这么清楚明白!”

岐伯谦虚地笑了笑:“哪里哪里!这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啊!我只是把它传承下来罢了!”

黄帝又问:“那除了针灸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保养足太阳之筋的方法呢?”

岐伯想了想,回答:“当然有啦!比如说,咱们可以经常做一些拉伸运动,像瑜伽、普拉提之类的,这些运动都能很好地拉伸咱们的筋脉。还有啊,咱们也可以经常按摩这些穴位,或者用艾灸的方法刺激它们,这样也能起到保养的作用。”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好啊!我以后一定要按照你说的这些方法去做,好好保养我的足太阳之筋!”

岐伯笑着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治未病’,平时多注意保养身体,才能少生病、多健康嘛!”

好了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吧!继续聊聊这足太阳之筋的事儿。其实啊,除了上面岐伯提到的那些穴位之外,足太阳之筋还跟咱们身上其他的很多穴位都有关联呢!比如说这委中穴吧!它就在咱们膝盖窝的正中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经常按摩或者针灸这个穴位,能舒筋活络、凉血解毒、壮腰止痛,还能治疗腰痛、下肢痿痹等症状呢!

还有这昆仑穴啊!它就在咱们脚踝外侧,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脚上的“大力士”,经常按摩或者针灸它,能强腰补肾、舒筋活络,还能治疗头痛、项强、目眩等症状呢!

黄帝有一天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嘿,岐伯,我一直对那个足少阳之筋挺感兴趣的,你给我讲讲它的道理呗。”

岐伯一听,笑眯眯地说:“黄帝,您这可是问对人了。这足少阳之筋啊,它可是个调皮的家伙,咱们从头说起吧。”

“这足少阳之筋呢,它起始于咱们的小脚趾旁边的那个脚趾,对,就是那个经常被咱们忽略的小次趾。然后它就一路向上,跟外踝打了个结,没错,就是咱们脚踝外侧突出的那个骨头。接着呢,它又顺着小腿外侧往上爬,到了膝盖外侧又打了个结,你说它是不是挺爱打结的?”

黄帝一听,也乐了:“哈哈,这筋还挺有意思的。那它后面怎么走呢?”

岐伯接着说:“别着急,它还有分支呢。这个分支从外辅骨,就是咱们大腿外侧那块骨头旁边,嗖的一下子就上到大腿上了,前面在伏兔穴上面打了个结,后面呢,在屁股那儿,也就是尻部,也打了个结。它这分支啊,就像是探险家,到处留情,到处打结。”

黄帝一听,笑得差点岔气:“哈哈,这筋还真是够调皮的。那它的主干呢?”

岐伯说:“它的主干啊,那更是不得了。它从膝盖那儿继续往上,穿过咱们的季胁,就是肋骨下面的那块软肉,然后跑到腋窝前面,跟咱们的胸脯来了个亲密接触,在膺乳,就是胸口那儿打了个结。接着呢,它又跑到缺盆,就是咱们锁骨上窝那儿,又打了个结。这还没完呢,它又从缺盆那儿跑出来,穿过太阳经的前面,跑到咱们耳朵后面,再顺着额头爬上去,跟头顶来了个交汇,然后又跑到下巴那儿,在頄穴,就是咱们脸颊那儿,又打了个结。你说这筋是不是个打结高手?”

黄帝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还真是。那它还有什么分支吗?”

岐伯说:“当然有啦。还有一个分支呢,它跑到咱们眼睛的外眼角那儿,打了个结,成了咱们眼睛的外维。这就像是咱们眼睛的保镖,时刻保护着眼睛的安全。”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那足少阳之筋要是出了问题,会有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这症状可多了去了。要是小次趾那儿的筋转筋了,就会拉着膝盖外侧的筋也转,膝盖就不能屈伸了。还有啊,腘窝那儿的筋要是紧了,就会前面拉着大腿,后面拉着屁股,疼得厉害。要是再往上,就会疼到季胁,甚至疼到缺盆、胸脯那儿。要是从左边跑到右边,右边的眼睛都可能睁不开。这筋要是跑到头上,跟咱们的头角经络纠缠在一起,那就更麻烦了。要是伤了左边的头角,右边的脚都可能不能用了。这种情况啊,咱们中医管它叫‘维筋相交’。”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那可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别担心,咱们有针灸呢。这种病症啊,咱们可以用燔针劫刺。就是烧红了针,快速刺入穴位,以病人的感觉为度,哪里疼就刺哪里。这种病症啊,咱们管它叫孟春痹。”

黄帝一听,眉头舒展:“原来如此,那咱们针灸具体刺哪些穴位呢?”

岐伯说:“这可得好好说说。首先啊,要是小次趾那儿疼,咱们可以刺足临泣穴。这个穴位啊,在咱们小次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的地方。它是足少阳胆经的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脉。它可以疏肝解郁,清肝明目,治疗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哦?还有呢?”

岐伯接着说:“要是膝盖外侧疼啊,咱们可以刺阳陵泉穴。这个穴位啊,在咱们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它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它可以舒筋活络,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等症状。还有啊,它还可以治疗胁痛、口苦、呕吐、黄疸等症状。”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哈哈,这穴位还挺厉害的。那要是季胁疼呢?”

岐伯说:“季胁疼啊,咱们可以刺日月穴。这个穴位啊,在咱们上腹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中。它是足少阳胆经的募穴。它可以疏肝利胆,降逆和胃,治疗黄疸、胁胀、呕吐、吞酸等症状。”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不错。那要是胸脯疼呢?”

岐伯说:“胸脯疼啊,咱们可以刺天池穴。这个穴位啊,在咱们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前正中线旁开5寸。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它可以宽胸理气,治疗胸闷、心痛、咳嗽、气喘、乳痈等症状。”

黄帝一听,若有所思:“哦,原来天池穴还能治乳痈啊。那要是头角经络纠缠在一起,眼睛睁不开呢?”

岐伯说:“这种情况啊,咱们可以刺头维穴。这个穴位啊,在咱们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它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它可以清头明目,止痛镇痉,治疗头痛、目眩、目痛、流泪、眼睑瞤动等症状。”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哈哈,这穴位名字还挺有趣的,头维穴,维护头部的穴位啊。那要是伤了左边的头角,右边的脚不能用呢?”

岐伯说:“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啊,咱们得辩证施治。不过啊,一般来说,咱们可以刺环跳穴。这个穴位啊,在咱们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它是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它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疗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等症状。”

黄帝一听,拍案叫绝:“哈哈,岐伯,你可真是厉害。这针灸之道,被你讲得头头是道,生动有趣。朕受益匪浅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7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