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热病篇第二十三(一)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咱们的黄帝突发奇想,对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我一直对那个偏枯病挺好奇的,你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门道呗。”

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展示中医博大精深的好机会,于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开讲:“陛下啊,这偏枯病啊,说白了就是半边身子动弹不得,还疼得要命。但奇怪的是,患者说话还利索,脑子也清醒得很。这病啊,其实就藏在咱们皮肤的缝隙——分腠之间。治疗起来也不难,拿出咱们中医的宝贝——巨针,给它来个‘哪里不行补哪里,哪里多余就抽哪里’的疗法,嘿,这病啊,也就慢慢好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巨针疗法听起来挺玄乎啊,那你说说,具体扎哪儿呢?”

岐伯微微一笑,心说:“这你就问对人啦!”于是,他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那些神奇的穴位来。

“首先啊,咱们得说说这‘肩髃穴’,它就在咱们肩膀头儿那儿,一抬胳膊,肩峰前下缘那个凹进去的小窝窝就是。这穴位啊,是治疗偏瘫、上肢不遂的绝妙之处。你扎上一针,嘿,保管那半边身子能动弹不少。”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这么说来,这肩髃穴简直就是上半身的‘启动键’嘛!”

岐伯也跟着乐:“陛下说得极是,咱们继续。接下来是‘曲池穴’,它就在咱们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的时候,肘横纹头儿跟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就是。这穴位啊,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那是一绝。偏瘫的人扎上它,气血通顺了,那半边身子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黄帝点点头:“嗯,这曲池穴就像是上半身的‘气血调节器’,不错不错。”

岐伯接着往下说:“还有啊,这‘手三里穴’也不能忘。它在咱们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二寸的地方。这穴位啊,治疗上肢不遂、手臂疼痛那是杠杠的。扎上一针,保管那胳膊跟重生似的。”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这手三里穴简直就是上半身的‘康复小精灵’嘛!哈哈,岐伯啊,你这穴位讲得真是生动有趣啊!”

岐伯谦虚地笑了笑:“哪里哪里,陛下过奖了。咱们继续啊,接下来是‘合谷穴’,它就在咱们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穴位啊,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治疗偏瘫那是手到擒来。扎上一针,保管那半边身子不那么疼了。”

黄帝若有所思:“嗯,这合谷穴就像是上半身的‘止痛小能手’,果然名不虚传啊!”

岐伯看黄帝兴趣盎然,于是继续介绍:“还有啊,这‘环跳穴’也不能忽视。它在咱们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这穴位啊,是治疗偏瘫、下肢不遂的要穴。扎上一针,保管那腿能动弹不少。”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哟,这环跳穴简直就是下半身的‘启动键’嘛!岐伯啊,你这穴位讲得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啊!”

岐伯心中暗喜,继续往下说:“还有啊,这‘阳陵泉穴’也是关键。它在咱们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这穴位啊,疏肝利胆、舒筋活络,治疗偏瘫、下肢疼痛那是效果杠杠的。扎上一针,保管那腿跟重生似的。”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嗯,这阳陵泉穴就像是下半身的‘康复小精灵’嘛!哈哈,岐伯啊,你这穴位讲得真是太逗了啊!”

岐伯一看黄帝这么开心,于是更加卖力地介绍起来:“还有啊,这‘足三里穴’也不能忘。它在咱们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的地方。这穴位啊,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治疗偏瘫、下肢不遂那是手到擒来。扎上一针,保管那半边身子气血通顺不少。”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足三里穴简直就是下半身的‘气血调节器’嘛!岐伯啊,你这穴位讲得真是太绝了!”

岐伯谦虚地摆摆手:“哪里哪里,陛下过奖了。其实啊,这些穴位都是咱们中医经络学说里的宝贝。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共同维护着咱们身体的健康。治疗偏瘫啊,单靠一两个穴位可不行,得综合施治、全面调理才行。”

黄帝接着问岐伯:“岐伯啊,我听说有个叫痱的病,挺神秘的,你给我讲讲这病到底咋回事呗?”岐伯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毕竟黄帝问话,那可是要拿出十二分的干劲来回答的。

岐伯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痱病啊,可是有点意思。得了这病的人呢,身上倒是不痛不痒的,但是呢,四肢就跟被施了魔法一样,怎么也不听使唤,想抬个手、踢个腿,那叫一个费劲儿。还有啊,这病人的脑子也迷迷糊糊的,有时候清醒,有时候糊涂。要是症状轻点儿,你还能从他嘴里听到几句含糊不清的话,这时候啊,还有救,赶紧治;但要是严重了,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那可就真没救了。”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哎呀,这病听起来还挺吓人的。那要是真得了这病,该怎么治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长胡子,说道:“这你就问对人了。这痱病啊,它先是从阳经开始的,然后又跑到阴经去了。所以啊,咱们治病的时候,得先从阳经下手,然后再去阴经收拾它。至于怎么治嘛,那当然是用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针灸大法啦!针灸大法好啊,那可是上治头痛脑热,下治脚痛腿酸,中间还能治肚子痛的神奇疗法!”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针灸大法?听起来挺牛的啊!那你快说说,具体要扎哪些穴位呢?”

岐伯微微一笑,说道:“别急,我这就给你细细道来。这阳经啊,咱们就先从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开始。这合谷穴啊,就在咱们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你伸出手来,我给你找找。”

黄帝连忙伸出手,岐伯在他的手背上按了按,说道:“就是这个地方,感觉到了吗?这合谷穴啊,可是个万能穴,头痛、发热、咳嗽、感冒、牙疼啥的,扎它就没错。所以啊,这痱病从阳经开始,扎它肯定没错。”

黄帝点了点头:“嗯,记住了。那阴经呢?要扎哪里?”

岐伯说道:“阴经嘛,咱们就从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开始。这三阴交啊,就在咱们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你找找看,是不是这里?”

黄帝低头找了找,说道:“对对对,就是这里。这穴位名字还挺有意思的,三阴交,是不是三条阴经都在这儿交汇啊?”

岐伯笑了笑:“没错,你真聪明。这三阴交啊,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对女性来说啊,可是个宝贝穴位。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啥的,扎它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所以啊,这痱病跑到阴经去了,扎它也是对症下药。”

黄帝听了,点了点头:“嗯,长见识了。那除了这两个穴位,还有没有其他要扎的?”

岐伯说道:“当然有啦!这痱病啊,跟咱们的脑神经也有关系,所以啊,咱们还得扎头部的穴位。比如这百会穴,就在咱们头顶的正中央,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你摸摸看,是不是有个软软的凹陷?”

黄帝摸了摸头顶,说道:“对对对,就是这里。这穴位名字还挺大气的,百会,是不是意味着啥都会啊?”

岐伯哈哈大笑:“你想得倒美!不过啊,这百会穴啊,确实是咱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它跟咱们的大脑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醒脑开窍、安神定志。所以啊,这痱病要是影响到脑子了,扎它肯定没错。”

黄帝听了,眼睛一亮:“哎呀,这针灸大法还真是神奇啊!那扎针的时候有啥讲究没?”

岐伯说道:“当然有啦!这扎针啊,得讲究个手法和深度。手法呢,就是咱们平时说的提插捻转啥的,这个得靠经验和感觉。深度呢,就得看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了。像这痱病啊,咱们扎针的时候就得浅刺,不能扎得太深,免得伤了经络和脏腑。”

黄帝听了,连连点头:“嗯嗯,原来如此。那扎完针之后呢?有啥要注意的?”

岐伯说道:“扎完针之后啊,得让病人好好休息,不能劳累。还有啊,这针眼处也得注意清洁,别感染了。还有啊,这饮食也得清淡点儿,别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了,免得影响疗效。”

黄帝这时又问:“哎,这热病三日是个啥情况呢?”

岐伯一听黄帝的问题,立马来了精神,毕竟这可是展示自己的中医大智慧的好机会啊!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给黄帝讲解起来。

“黄帝啊,这热病三日啊,其实是有讲究的。您看,要是热病三天了,气口(就是咱们现在的寸口脉,在手腕那儿)还静悄悄的,没啥大动静,但人迎脉(在脖子那儿,喉结旁边)却跟打了鸡血似的跳得欢,这就说明阳热之气太盛了。这时候啊,咱们就得动手了,用针灸来泻泻这阳热之气。”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针灸?这咋弄呢?”

岐伯嘿嘿一笑:“黄帝大爷,您别急啊,听我慢慢道来。这五十九刺啊,其实就是说咱们得挑五十九条经络上的穴位来扎。当然了,这五十九条经络上的穴位多了去了,咱们也不可能全扎,得挑些关键的。比如说,咱们可以先扎扎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

黄帝一听,乐了:“商阳穴?这名字还挺有意思的,在哪儿呢?”

岐伯指了指黄帝的手指头:“您看,就在这食指末端的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的地方。这商阳穴啊,可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泻热的效果杠杠的。扎了它,保管热邪嗖嗖地往外冒。”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那还有呢?”

岐伯接着说道:“还有啊,咱们再扎扎合谷穴。这合谷穴啊,在手背上,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它可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能调理一身之气,清热解表的效果也是一流的。”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继续继续。”

岐伯又指了指黄帝的胳膊:“您看这儿,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这曲池穴啊,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能清热泻火,疏风解表。扎了它,热邪就得更往外冒了。”

黄帝一听,眼睛更亮了:“这穴位听起来都挺厉害啊!那还有呢?”

岐伯嘿嘿一笑:“还有啊,咱们还可以扎扎足阳明胃经的厉兑穴。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它也是井穴,能清热通络,调和气血。还有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这足三里啊,可是胃经的合穴,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也是清热的好帮手。”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哈哈,这穴位真是太多了,听得我都眼花缭乱了。不过,这五十九条经络上的穴位,咱们也不可能全扎吧?”

岐伯摇了摇头:“那当然不可能全扎了。咱们得根据病情来选穴。比如说,要是热邪在肺,咱们就多扎扎肺经的穴位;要是热邪在胃,咱们就多扎扎胃经的穴位。总之啊,得灵活变通。”

黄帝一听,连连称赞:“不错不错,岐伯啊,您这针灸学问可真是博大精深啊!那要是热病三天,身上热得跟火炉似的,气口和人迎脉都静悄悄的,这该咋整呢?”

岐伯一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黄帝大爷啊,这要是身上热得跟火炉似的,但气口和人迎脉都静悄悄的,这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了,可能有死征啊。这时候啊,咱们就不能轻易动手了,得先观察观察。”

黄帝一听,吓了一跳:“啊?这么严重啊!那要是可以动手呢?”

岐伯点了点头:“要是可以动手啊,咱们就得赶紧动手了。这时候啊,针灸的效果可能就不太好了,咱们得考虑用其他方法来泄热。比如说啊,可以用刮痧、拔罐、放血等方法来泄热。”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岐伯啊,您这方法可真是多啊!那要是针灸的话,扎了针不出汗咋办呢?”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黄帝啊,这要是扎了针不出汗啊,就说明热邪还没被彻底赶出来。这时候啊,咱们就得加大力度了。比如说啊,可以多扎几个穴位啊,或者把针留得时间长一点啊,或者用手法捻转提插一下啊,总之啊,得想办法让热邪赶紧出来。”

黄帝一听,乐得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您这方法可真是绝了!那我这热病三日啊,是不是也可以扎扎这些穴位呢?”

岐伯大夫一听,赶紧摆了摆手:“黄帝啊,您这可别瞎琢磨啊。咱们这针灸啊,可是得根据病情来选穴的。您这热病三日啊,到底是啥情况啊?是风寒还是风热啊?是实证还是虚证啊?这些都得搞清楚才能动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7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