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上)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7.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陛下今天有些深沉,嘴里嘀咕着:这天道,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今儿个,我就厚着脸皮,求您老人家给咱来个痛快,把这天道的事儿,好好掰扯掰扯,让它像咱家的传家宝一样,流传千古,永不褪色!

岐伯一听黄帝这请求,立马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连拜了两次,才慢悠悠地说:“陛下这问题,真是高明得很啊!这天道嘛,说白了就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万物盛衰更替的法则。咱们得顺着这自然的节奏跳舞,才能和谐共生。”

“您想啊,咱们人体也是个小宇宙,跟这天道那是紧密相连的。就像天上的日月星辰有它们的运行轨迹,咱们身体的经络穴位也有它们的运行路线。就说这穴位吧,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个小秘密基地,藏着调节身体机能的钥匙。比如,您知道吗?咱们现代人常说的‘合谷穴’,那可是个万金油,头疼脑热、牙疼鼻塞,按一按,准能缓解不少。这穴位啊,就位于咱们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那块凸起肌肉上,轻轻一按,就像是打开了身体自我修复的小开关,神奇得很!”

“再来说说这天道与咱们的日常养生吧。您看那天上的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更迭,这不就是提醒我们要顺应时令,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吗?春天万物复苏,咱们就该吃点儿清淡的,让身体也跟着一起‘发芽’;夏天炎热,就得多喝水,多吃瓜果,清热解暑;秋天干燥,得润肺养阴;冬天寒冷,就得温补,让身体暖洋洋的过冬。这不就是天道在咱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嘛!”

“至于脉象,那可是中医的独门绝技,通过摸手腕上的动脉,就能感知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就像是读一本无字天书,需要用心去感受,去领悟。脉象有浮、沉、迟、数之分,每一种都代表着不同的身体状况。比如,浮脉就像是一叶轻舟漂在水面上,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这往往表示身体表面有邪气入侵,比如感冒啥的。而沉脉呢,就像是潜水员在水下摸索,得用力按才能感受到,这通常说明病邪已经深入到身体内部了。”

“黄帝陛下,您知道吗?中医治病,讲究的就是个‘天人合一’,就是要咱们根据天道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身体保持在一个最和谐的状态。就像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休眠,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所以啊,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顺应天道,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别老是熬夜加班,把自己搞得跟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那样做,不仅对身体不好,还会影响心情,让咱们离天道越来越远。”

“最后,我再给陛下您支个招儿。要是觉得身体哪儿不舒服了,先别急着吃药打针,试试中医的推拿、拔罐、针灸这些绿色疗法。它们可是根据天道的原理,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动身体的自愈能力,让您在不知不觉中恢复健康。这可比那些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要温馨多了,您说是不?”

一番话说得黄帝陛下是频频点头,心里那叫一个豁然开朗。原来这天道,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它就藏在咱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要咱们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它的温暖与智慧。

黄帝陛下发问了:“嘿,岐伯啊,我特别想听听那天道六六之节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还有啊,自然界的万物盛衰,背后有啥门道不?”

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大话题,但他老人家胸有成竹,笑眯眯地开始侃侃而谈:“陛下,您问得好!咱们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您看这天地之间,上下有序,左右有章,就像咱们身体的经络穴位一样,井然有序。咱们不妨用个接地气的比方,把人体的经络和自然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对应起来,讲讲这‘气之标’的奥秘。”

“您想啊,咱们如果面朝南方站立,就像咱们早晨迎接第一缕阳光那样,就可以开始这场奇妙的旅程了。首先,咱们从少阳开始说起,少阳就像咱们身体的胆经,它管的是初生之阳,温暖而充满生机。在少阳的右边,也就是咱们身体的右侧(这里咱们就简化处理,不直接对应现代穴位,毕竟古代和现代对穴位的理解有差异,但精神相通),阳明之气就接过了接力棒,它就像咱们的大肠经和胃经,光明磊落,负责消化和吸收,给身体提供能量。”

“阳明之后呢,轮到太阳登场了,这太阳啊,就像咱们身体的小肠经和膀胱经,热情奔放,负责把多余的水液排出体外,维持身体的平衡。而太阳的右边,也就是自然循环的下一个阶段,厥阴之气悄然而至,它就像肝经,藏而不露,却又至关重要,调节着气血的流通。”

“厥阴之后,少阴接力,少阴就像咱们的心肾之交,虽不显眼,却是生命之火的源泉,对应到身体上,就是心经和肾经,一个主火,一个主水,水火既济,身体才能和谐运转。少阴的右边,太阴登场,太阴就像咱们的脾经和肺经,负责运化水谷,呼吸吐纳,是咱们身体的后勤部长,让气血生生不息。”

“最后,太阴的右边,又回到了起点,少阳再次接手,这就像一个完美的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所以啊,陛下,这就是所谓的‘气之标’,是自然界和人类身体共同遵循的规律。”

说到这里,岐伯话锋一转,又添了几分幽默:“您看,咱们古人多聪明,不用复杂的数学公式,也不用高科技设备,就凭这么一套简单却深刻的理论,就能洞察天地万物的奥秘。咱们现代人要是想学点养生之道,不妨也学学这‘天道六六之节’,跟着自然的节奏走,保准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至于这盛衰之时嘛,就像是咱们人生的起起落落,有高峰就有低谷,但只要咱们顺应自然,懂得调节,就能在盛时保持谦逊,衰时不失希望。就像咱们的身体,有时候感冒了,有时候又精神焕发,但只要咱们按照身体的需要,适时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就能保持最佳状态。”

咱们身体的“小宇宙”里,有六大区域,它们就像是六个性格迥异的邻居,各自掌管着不同的“天气”。首先,咱们来到“少阳区”,这地儿就像是初夏的午后,热情洋溢,由一股子“火气”当家做主。不过,你可别小看这“火气”,它背后还藏着个温柔的“小秘密”——那就是“厥阴”,就像是在火辣辣的夏日午后,突然吹来的一缕凉爽微风,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换成现代穴位来说,就像是咱们手臂上的“外关穴”,它既能疏散少阳之火,又能与心包经(厥阴)相呼应,调节心情,让人内外平衡。

接着,咱们穿越到“阳明区”,这里就像是秋天的沙漠,干燥而热烈,由“燥气”主宰。但别忘了,在这片干燥之中,还藏着“太阴”的柔情似水,就像是在沙漠中偶遇的一片绿洲,给予生命之源。在穴位上,我们可以想象这是足三里穴,它不仅是胃经(阳明)的要穴,还能通过脾胃的运化,滋养全身,展现“太阴”的温润之德。

再来说说“太阳区”,这里可是冬天的主场,寒冷刺骨,由“寒气”坐镇。但别忘了,太阳底下也有温暖如春的一面,那就是“少阴”的庇护。想象一下,就像是大雪覆盖下的温室,虽外面寒风凛冽,里面却温暖如春。在穴位上,这就像是背部的命门穴,它不仅是肾阳(太阳)的门户,也连接着心肾相交的少阴之路,让身体在寒冷中也能保持生机与活力。

然后,咱们飞到“厥阴区”,这里就像春天的早晨,万物复苏,由“风气”引领。但风也有它的温柔乡,那就是“少阳”的陪伴。就像是春风拂面,既有清新也有温暖。在穴位上,这就像是太冲穴,它既是肝经(厥阴)的“出气筒”,又能与胆经(少阳)相协调,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心情舒畅。

接下来,“少阴区”则是夏天的热情,虽然“热气”腾腾,但背后有“太阳”的坚实后盾,就像午后的阳光,热烈而充满活力。在穴位上,咱们可以看作是神门穴,它既是心经(少阴)的重要穴位,也象征着心与太阳的紧密联系,让人在热情中不失冷静与智慧。

最后,“太阴区”,这里就像是湿润的雨林,由“湿气”滋养,而“阳明”的干燥之力则在其中默默调和,保持生态平衡。在穴位上,咱们可以联想到阴陵泉,它既是脾经(太阴)的排湿大穴,也与胃经(阳明)相辅相成,让身体在湿润中不失清爽,健康又自在。

黄帝说:“这自然界的节气啊,有时候该来的时候就来了,那叫个守时;有时候呢,该到了却没到,就像约会迟到的姑娘;还有时候,没到时间就急匆匆地来了,跟急着投胎似的。这到底是为啥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回答:“黄帝陛下,您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节气啊,它要是准时到达,那就说明天地间的阴阳平衡,和谐得很,就像咱们君臣和谐,国家昌盛一样。至于那迟到不来的,嘿,那就是‘来气’不够给力,就像人饿了没力气跑步一样,慢悠悠的。而那没到时间就提前到的,那就是‘来气’过剩,活力过剩了,得悠着点,不然容易‘火’大。”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那这种迟到早到的情况,对身体有啥影响不?”

岐伯摆出一副老学究的模样,缓缓道:“影响可大了!咱们身体啊,跟这天地间的气运是息息相关的。节气应时而至,身体就顺畅;不应时,那就是逆天了,逆天就要遭雷劈——哦不对,是容易生病。逆着来,身体里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一变就出问题,一出问题嘛,嘿,您懂的,小病小痛就找上门来了。”

黄帝点头如捣蒜:“妙哉!那具体是怎么个应时应景的呢?你给我详细说说。”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长篇大论”:“这应时应景啊,其实就是万物生长的规律。您看那春天,万物复苏,花儿都赶着节气开,这就是‘物生其应’。咱们身体里的气血,也跟着这节奏走,脉象从冬天的沉细变得春日的弦滑,就像小溪解冻,潺潺流动。这就是‘气脉其应’啊!

“再比如说,夏天到了,阳气最盛,咱们就得顺应这股子热情劲儿,别整天躲在空调房里,得适当出出汗,让身体里的‘来气’也透透气,别憋坏了。这就像是农田里的庄稼,阳光雨水充足,才能茁壮成长嘛!

“至于穴位嘛,虽然您没直接问,但我也得提一嘴。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穴位就是连接人体与自然的桥梁。比如足三里,这可是个养生大穴,就像身体的加油站,春天多揉揉,能健脾和胃,让身体跟春天一样生机勃勃。还有太溪穴,肾经的原穴,冬天多按按,能温补肾阳,让身体暖洋洋的,不怕寒冷侵袭。”

说到这里,岐伯故意卖了个关子:“黄帝陛下,您知道为什么我说这些穴位和节气有关系吗?”

黄帝一脸好奇:“愿闻其详。”

“嘿嘿,因为啊,这些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小节气’,它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对身体的调节作用也是不同的。比如春天,我们可以多按摩肝经上的穴位,帮助身体疏肝解郁,就像给心灵开了一扇窗,让春天的气息自由流淌。而到了秋天,肺经上的穴位就成了主角,帮助身体收敛肺气,抵御秋燥,让咱们的皮肤也能水润润的,不干燥。”

黄帝眉头一挑,兴趣盎然地说:“妙哉!我很想听听,咱们这人体里的‘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间的六节气相互呼应,每个节气位置在咱们身体上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岐伯老先生捋了捋长须,笑眯眯地开始了他的科普小课堂:“黄帝,您听好了,咱们先说这‘显明之右’,它就像是身体里的小太阳,对应的就是咱们中医里说的‘心’,也就是‘君火’的位置。您想啊,心主血脉,温暖全身,不就像那高高在上的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嘛!”

“接下来,咱们往右边‘退’一步,别真走啊,是打个比方,这时候就换成了‘相火’来当家了。这‘相火’啊,其实就是咱们的肝胆之火,它不像心火那么猛烈,但作用也不小,帮助咱们消化食物,调节情绪,就像是太阳旁边的那抹晨光,温柔又不可或缺。”

“再‘走’一步,就到了脾胃的地盘,这就是‘土气’的领地了。脾胃就像是大地的母亲,化生万物,咱们吃进去的五谷杂粮,全靠它们转化成精微物质,滋养全身。想象一下,春天的田野里,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这不就是脾胃工作时的写照吗?”

“继续前行,咱们就踏入了金秋时节,对应的是‘金气’——肺和大肠的领地。肺主气,司呼吸,还负责把体内的浊气排出去,就像秋风扫落叶,让身体变得清爽。”

“紧接着,就是冬日的寒冷,‘水气’上场了,对应的是肾和膀胱。肾藏精,主水液代谢,就像是冬天的河流,虽然表面结冰,但水下依旧暗流涌动,生命之火未曾熄灭。”

“再绕一圈回来,春天的脚步近了,‘木气’回归,这就是肝和胆的又一次展现。肝主疏泄,喜欢条达,就像春天里树木抽芽,生机勃勃,充满了向上的力量。”

“这一圈走下来,又回到了起点,‘君火’再次照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您看,咱们身体里的这些脏腑,就像是大自然中的四季更替,各有其时,各有其序。”

说到这儿,岐伯话锋一转,开始讲起了“相火之下,水气承之”的奥秘:“您知道吗?在中医里,五行相生相克,环环相扣。肝木虽然生心火,但肝火过旺时,也需要肾水来滋润,防止它烧得太旺。这就像咱们在炎炎夏日里,喝杯冰镇的饮料,瞬间觉得神清气爽,这就是水气承之的作用啦!”

“再比如,‘水位之下,土气承之’,肾水滋养着脾胃,让脾胃能更好地化生水谷精微。这就像是水库灌溉农田,让大地母亲更加肥沃,能长出更多好吃的粮食。”

“而‘土位之下,风气承之’,脾胃好了,气血充足,肝也就有了足够的营养去疏泄,调节情绪,这是‘土’生‘木’的道理。”

“接下来的‘风位之下,金气承之’,肝木条达,气机顺畅,肺气也就跟着宣降有序,呼吸顺畅,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最后,‘金位之下,火气承之’,肺气肃降,有利于心火的下行,避免心火过旺,就像秋天收获之后,大地归于宁静,为来年的生机蓄势待发。”

“至于‘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心火虽旺,但离不开肾中阴精的滋养,这样心火才能既温暖又不过于燥热,保持一个和谐的状态。”

黄帝老兄一脸好奇地问:“嘿,岐伯老师,您这话是咋说的呢?听起来挺深奥的。”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黄帝啊,这自然界的道理嘛,就像咱们人体的平衡一样,得有个度。太过了就成灾,得有个制衡才行,制衡好了,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健康成长。你看这自然界的盛衰变化,一旦失衡到有害的地步,那可就乱套了,就像人体生了大病一样,得赶紧调理。”

黄帝一听,更来劲了:“那您说,这盛衰具体是咋回事儿?我得好好学学。”

岐伯不紧不慢地说:“这事儿啊,得从五行说起。五行啊,就是木、火、土、金、水,它们各自有它们应该在的位置。要是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那就是邪气了;呆在自家地盘上,那就是正气。邪气一来,变化可就大了,跟坐火箭似的往坏处窜;正气呢,就温和多了,小打小闹,影响不大。”

黄帝挠挠头,一脸疑惑:“那您说的‘当位’又是啥意思?能不能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岐伯哈哈一笑:“没问题啊。咱们就把这五行想象成五个家庭成员吧。木呢,就像是春天里的大树,最旺的时候是在卯月(农历二月),那会儿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火呢,夏天最热,午月(农历五月)就是它的主场,热情如火嘛;土呢,比较特别,它管着四季的更迭,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都是它的小舞台;金呢,秋天收获,酉月(农历八月)的金风送爽,正是它闪耀的时候;水嘛,冬天最冷,子月(农历十一月)的冰雪世界就是它的王国。这些时候,五行各安其位,自然界就和谐了,咱们叫这‘岁会’,意思就是一年之中最平和的时候。”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嘿,您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点。不过,这跟人体有啥关系呢?咱们总不能天天盯着自然界的月份变化过日子吧?”

岐伯摆摆手:“黄帝啊,你问到点子上了。虽然咱们不能直接控制自然界的月份,但人体内的五行之气是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的。比如,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这就是顺应自然,调和体内五行的智慧。要是哪一行出了问题,咱们就得想办法给它调回来,让它回到‘当位’的状态。”

黄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那具体怎么调理呢?有没有啥小妙招?”

岐伯嘿嘿一笑:“妙招嘛,多的是。比如,春天肝火旺了,你可以多吃点绿色的蔬菜,像菠菜、芹菜,它们能帮你疏肝理气;夏天心火旺,就喝点绿豆汤,清热解毒;秋天干燥,肺容易受伤,来点雪梨炖百合,润肺止咳;冬天寒冷,肾阳不足,吃点羊肉汤,温补肾阳。还有啊,别忘了运动,多出汗,也是排毒养生的好方法。当然啦,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这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笑得合不拢嘴:“岐伯老师,您这学问可真深啊,把这么复杂的道理讲得这么通俗易懂,还这么有趣。我算是服了!”

岐伯摆摆手,谦虚地说:“哪里哪里,黄帝您过奖了。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只要大家都能懂得这个道理,做到身心和谐,那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啊。”

黄帝老兄好奇地问岐伯大夫:“哎,岐伯啊,如果某个年份的五行之气与天上的星辰位置不对盘,那会发生啥有趣的事儿呢?”

岐伯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笑眯眯地说:“陛下,这事儿可玄妙了。要是年份的五行之气与天上的星辰运行没赶上‘约会’,那就是咱们说的‘岁不与会’,就像你约了朋友喝茶,结果他放你鸽子了一样,自然界的平衡可能就会有那么一点点小波动。”

黄帝一听,更来劲了:“来来来,详细说说,比如土运当头的年份,天上要是出现了太阴星;火运旺盛时,少阳、少阴星也来凑热闹;金运年份,阳明星高挂;木运年份,厥阴星闪亮登场;还有水运年份,太阳星也来凑热闹,这背后有啥门道?”

岐伯哈哈一笑,解释道:“陛下真是好学啊!这其实是天地间的默契,咱们古人称之为‘天符’。就像《天元册》这本天书里写的,当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的五行之气完美契合时,那就是大自然的超级大礼包——天符年。想象一下,就像是宇宙给你发了个大红包,这一年啊,万物生长,风调雨顺,简直是自然界的VIp待遇!”

黄帝眼睛一亮:“那天符和岁会碰到一起,岂不是要上天?快说说,这又是啥情况?”

岐伯神秘一笑:“陛下英明,这天符与岁会相遇,那可是千年难遇的盛事,咱们称之为‘太一天符’。这就像是宇宙级的超级盛典,所有好的元素都汇聚一堂,给大地带来无尽的福祉。在这样的年份里,无论是农作物还是生灵,都能得到最好的滋养,简直就是自然界的VIp中p,尊贵得不得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又追问道:“那它们之间还有贵贱之分吗?”

岐伯点头笑道:“当然有啦,陛下。天符就像是朝廷里的执法大臣,公正无私,维护着自然界的秩序;岁位呢,就像是行令官,负责执行具体的任务,让四季更迭有序;而太一天符,那就是真正的贵人了,它集天地之精华,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昌盛。要是把这三者比作现代社会的角色,天符就像是公正的法官,岁位是勤勉的公务员,而太一天符,那就是那个能让整个城市都熠熠生辉的超级富豪兼慈善家!”

说到这里,黄帝和岐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变得轻松愉快。黄帝继续发挥他的幽默感:“这么说来,咱们得好好记住这些年份,到时候多拜拜天,说不定能沾点贵气,让咱的江山也来个超级大发展呢!”

岐伯也笑着回应:“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啊,真正的贵气还得靠咱们自己努力,顺应自然,勤政爱民,这样无论什么年份,都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53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