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口问篇第二十八(七)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眉头紧锁,对着岐伯说:“岐伯啊,你说这打嗝打个不停可咋整?老百姓被这问题困扰得不行啊!”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那笑容里透着股子老中医的自信:“陛下莫急,这事儿好办!肺嘛,它要是调皮捣蛋,让人打嗝不停,咱们就找它的‘小辫子’——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给它扎两针,保管它老实!”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快说说,这穴位咋找?有啥讲究?”

岐伯捋了捋胡子,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穴位大揭秘”:

“先说手太阴肺经,这可是肺的主场。咱们找两个大将,一个叫太渊,一个叫列缺。”

“太渊穴啊,就在咱们手腕这儿,你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大拇指根部那儿,有个脉搏跳动的地方,对,就是那儿!这穴位可是肺经上的大腕儿,主管气血的调配。你想象一下,肺就像是咱们身体的‘气象局’,太渊穴就是它的‘气象观测站’,气血运行顺不顺,全靠它来把关。打嗝的时候,给它来一针,就像是给肺这个‘气象局’发了条指令,让它赶紧调整气血,平息打嗝这场‘小风暴’。”

“接下来,咱们说说列缺穴。列缺,听起来就像是缺了点啥,对吧?其实啊,它可不简单,它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能沟通任脉,就像是肺经和任脉之间的‘秘密通道’。你找它的时候,还是伸出左手,掌心朝上,两个虎口交叉,右手食指按在左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的凹陷处,就是列缺穴了。打嗝不停,扎一针列缺,就像是给肺经开了扇窗,让气血流通起来,打嗝自然就止住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称赞:“妙哉!那足少阴肾经呢?又有什么高招?”

岐伯微微一笑,继续他的“穴位之旅”:“足少阴肾经嘛,咱们也有两个得力助手,涌泉和复溜。”

“涌泉穴,听起来就像是泉水的源头,对吧?没错,它就在咱们脚底,大约脚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当你蜷起脚尖时,脚底出现的那个凹陷处,就是涌泉穴了。这穴位可是肾经的‘大当家’,主管一身的阳气。打嗝的时候,给它来上一针,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阳气一足,打嗝这种小毛病自然就不敢嚣张了。”

“复溜穴呢,听名字就像是能让气血‘复流’的地方。它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两寸的地方,你找到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再往上量两寸,就对了。复溜穴是肾经的‘调节器’,能调节体内水分和气血的平衡。打嗝不停,扎一针复溜,就像是给身体按了个‘重启键’,气血顺畅了,打嗝自然就停了。”

黄帝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岐伯啊,你这针灸之术,真是妙不可言!不过,要是老百姓自己在家,没法针灸咋办?”

岐伯哈哈一笑,摆摆手:“这事儿简单!咱们中医讲究的是‘上工治未病’,平时多注意养生,少生病,自然就不用针灸了。不过,要是真遇到打嗝这种小毛病,也可以试试按摩这些穴位,效果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打嗝的时候,你可以用手指按压太渊穴、列缺穴、涌泉穴和复溜穴,每个穴位按上几分钟,也能起到缓解打嗝的作用。”

黄帝一听,眼睛更亮了:“好主意!岐伯啊,你这不仅治了病,还教会了老百姓自我保健的方法,真是功德无量啊!”

岐伯谦虚地笑了笑:“哪里哪里,这都是咱们中医的精髓所在。只要能让老百姓健康长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这些穴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妙用吧!

太渊穴作为肺经上的“大腕儿”,它的作用可不止止嗝这么简单。你知道吗?经常按摩太渊穴,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吸烟或者工作环境空气质量不佳的人来说,每天抽点时间按摩太渊穴,就像是给肺洗了个澡,让呼吸变得更加顺畅。

列缺穴不仅是止嗝的好帮手,它还是治疗头痛、颈椎病的“克星”。当你感到头痛欲裂或者颈椎僵硬不适的时候,不妨试试按摩列缺穴。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力度由轻到重,每次按摩5-10分钟,就能感到头痛减轻,颈椎也放松了许多。

涌泉穴作为肾经的“大当家”,它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经常按摩涌泉穴,不仅能补肾壮阳、强身健体,还能改善失眠、多梦等症状。想象一下,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然后坐在床上,用双手按摩涌泉穴,那种从脚底涌上来的暖流,仿佛能让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进入甜美的梦乡。

复溜穴作为肾经的“调节器”,它在调节体内水分和气血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你经常感到身体水肿、小便不利,不妨试试按摩复溜穴。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每次按摩5-10分钟,就能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水肿也逐渐消退了。

黄帝闲来无事,就跟岐伯聊起了天。黄帝问:“岐伯啊,你说这人体要是阴阳失调了,该怎么治呢?”岐伯一听,这简单啊,张口就来:“黄帝大大,要是阴阳失调,唏嘘不已的话,那我们就得补足太阳经,泻掉足少阴经的火气。”黄帝一听,这啥玩意儿?太阳经、少阴经,听着跟天外来客似的。别急,咱们这就来一场穿越古今的搞笑针灸课,保证让你笑得前仰后合,还能学到真东西!

咱们先说说这“补足太阳”。太阳经啊,在中医里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它就像是人体的太阳,温暖着我们的身体,驱散着寒气。不过,这里的太阳经可不是指整个太阳经,而是特指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些重要穴位。咱们挑两个有代表性的说说。

第一个穴位,那就是“委中穴”。哎呀,这个名字听着怎么这么委屈呢?其实啊,委中穴在腿肚子中间,也就是膝盖后面那个窝窝的地方。你可别小看这个地方,它可是人体的大排毒口!按摩或者针灸这个穴位,能帮你把身体里的毒素啊、湿气啊都排出去,让你的身体像刚被太阳晒过的被子一样,又松软又暖和。所以啊,补足太阳,委中穴可是个关键角色。

再来说说第二个穴位,“至阳穴”。这个名字听着就霸气侧漏,至阳至阳,阳气最足的地方嘛!至阳穴在后背上,差不多就是第七胸椎棘突下那个地方。你想象一下,后背上有一条阳气的大河在流淌,至阳穴就是那河水的源头。针灸或者艾灸这个穴位,能让你的阳气嗖嗖地往上涨,整个人都会精神焕发,跟打了鸡血似的。

好了,太阳经说完了,咱们再来聊聊足少阴经。足少阴经啊,其实就是肾经。肾啊,那可是人体的根本,肾气足了,人才有精神;肾气亏了,人就容易焉了吧唧的。所以,泻足少阴经的火气,其实就是帮肾脏减减压,让它别那么累。

咱们也挑两个穴位说说。第一个,“涌泉穴”。哎呀,这个名字听着就让人脚底发痒,想挠一挠。涌泉穴在脚心上,差不多就是脚趾头往后一勾,脚底那个凹陷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肾脏的小水泵,按摩或者针灸它,能帮肾脏把多余的火气、湿气都泵出去,让你的脚步轻盈如风,走路都带风。

再来说说第二个穴位,“太溪穴”。这个名字听着就挺温柔的,像是小溪潺潺流水。太溪穴在脚内踝后面,差不多就是脚脖子那个窝窝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肾脏的小泉眼,针灸或者按摩它,能给肾脏补补水,让它保持活力。所以啊,泻足少阴经的火气,太溪穴也是个得力助手。

说到这里啊,黄帝可能已经听得云里雾里了,不过别急,咱们再来个小结,帮你捋捋思路。补足太阳啊,就是让你的身体像太阳一样温暖、明亮,委中穴帮你排毒、至阳穴帮你补阳气;泻足少阴经呢,就是让你的肾脏别太累、别太上火,涌泉穴帮你泵火气、太溪穴帮你补水分。这样一来二去,你的阴阳就平衡了,身体也就健康啦!

黄帝又找上了岐伯,俩人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着天,突然黄帝就问了:“岐伯啊,你说这有的人老是觉得冷,不停地打哆嗦,这该怎么治呢?”岐伯一听,嘿,这简单啊,张口就来:“振寒者,补诸阳呗!”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心想:这“补诸阳”听起来倒是挺高大上的,但具体咋操作呢?岐伯一看黄帝那疑惑的小眼神,就知道他心里在想啥,于是微微一笑,开始了他的“中医穴位补阳大法”讲解。

岐伯说:“黄帝啊,你知道咱们人体有阴阳之分吧?这冷啊,其实就是阳气不足,阴气过剩闹的。要想治这振寒,就得给身体加把火,补补阳气!”黄帝点头如捣蒜,表示赞同。

岐伯接着说:“要说补阳,那针灸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那些能补阳的穴位,简直就是咱们身体的‘小火炉’!”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催促道:“快说说,都有哪些穴位?它们都在哪儿?又能起啥作用?”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穴位大揭秘”:

岐伯说:“要说补阳,那大椎穴可是个不能错过的‘小火炉’!它就在咱们脖子后面,低头的时候,脖子后面最高的那个骨头下面就是。这个大椎穴啊,可是阳经交汇的大本营,艾灸或者针刺这里,就能给身体加把劲,让阳气嗖嗖地往上升!”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晒太阳’的升级版嘛!以后谁再冷,咱就给他灸灸大椎穴,让他感受下‘人工太阳’的温暖!”

岐伯接着说:“还有啊,命门穴也是个补阳的好地方。它就在咱们腰后面,第二腰椎棘突下,跟肚脐眼儿差不多对着。这个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阳气之门’,灸一灸这里,就能把阳气引进身体里,让身体暖洋洋的!”

黄帝一听,更是来了精神:“哎呀,这命门穴听起来就像是身体的‘暖气开关’啊!以后谁再喊冷,咱就给他开开这个‘暖气开关’,保证他立马暖和起来!”

岐伯笑了笑,继续说道:“别忘了还有关元穴呢!它就在咱们肚脐眼儿下面三寸的地方,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丹田’。这个地方啊,可是咱们身体元气的‘发源地’,灸一灸这里,就能让元气满满,阳气自然也就足了!”

黄帝一听,眼睛笑成了月牙儿:“哈哈,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丹田之火’嘛!以后谁再冷得直哆嗦,咱就给他灸灸关元穴,让他感受下‘丹田之火’的温暖!”

岐伯又指了指小腿:“还有啊,足三里这个穴位也不能错过。它就在咱们小腿外侧,膝盖下面三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就像是下肢的‘阳气加油站’,灸一灸这里,就能让下肢的阳气也充足起来,走路都有劲了!”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足三里听起来就像是给下肢安装的‘马达’啊!以后谁再冷得走不动路,咱就给他灸灸足三里,让他立马‘马力全开’!”

岐伯又补充道:“哦对了,还有神阙穴,也就是咱们的肚脐眼儿。这个地方啊,可是连接着咱们身体的内外,灸一灸这里,就能让身体内外的阳气都流通起来,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黄帝一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神阙穴简直就是身体的‘神秘通道’啊!以后谁再冷得直打颤,咱就给他灸灸肚脐眼儿,让他感受下‘神秘力量’的温暖!”

黄帝听岐伯说完,忍不住拍了拍大腿:“哈哈,岐伯啊,你这补阳的穴位可真是够全的!以后谁再冷,咱就按照你的方法,给他灸灸这些穴位,保证他立马暖和起来!”

岐伯也笑了:“黄帝啊,你这可真是‘一点就通’啊!不过啊,灸这些穴位的时候可得注意火候和时间,别把人给烤熟了!”

黄帝一听,更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哈哈,岐伯啊,你这可真是幽默啊!放心吧,我会嘱咐大家注意火候和时间的,保证把人灸得舒舒服服的!”

俩人说完,相视而笑,继续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98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