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五)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有一天心血来潮,对岐伯说:“嘿,岐伯,我这心里有个疑惑啊,就像那风筝线绕成了一团乱麻,怎么也解不开。你说这人体里的气血啊,有时候升不上去,也降不下来,就像上班高峰期的高速公路,堵得那叫一个严实。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背后的‘宗’啊,到底是哪路神仙在搞鬼?”

岐伯一听,捋了捋他那长白胡子,笑眯眯地说:“哎呀,黄帝陛下,您这问题可真是有深度啊,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您来个‘迁正’大揭秘,保证让您听得明明白白,笑得合不拢嘴!”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迁正?听起来像是古代皇帝搬家似的,快说说,这人体里的‘皇帝’啥时候搬家,又是怎么搬的?”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绘声绘色的讲解:“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人体里有个‘朝廷’,那就是咱们的中焦,也就是脾胃那一带。这‘朝廷’里有个‘正司’,就像皇帝坐的那个龙椅,代表着当前掌权的‘司天’。比如说,现在要是太阴湿土司天,那它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大佬。”

黄帝点头如捣蒜:“嗯嗯,懂了懂了,那迁正呢?是不是就像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

岐伯哈哈大笑:“正是如此!不过啊,这迁正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要是前任‘司天’不肯乖乖让位,比如说,它本该在交接的日子退位,结果因为力量太过强大,余威犹存,就像那个总是不愿意下班的加班狂人,那新‘司天’可就头疼了,只能继续待在幕后,没法正式登台唱戏。”

黄帝一听,也乐了:“哈哈,这不就是职场里的‘老赖’嘛!那新司天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躲在幕后当隐形人吧?”

岐伯继续解释:“所以啊,这时候人体就会出现问题。前任‘司天’霸占着龙椅,新司天无法迁正,气血运行就乱了套,升降不前,就像公司里老板不换,政策不改,下面的员工都无所适从,工作效率自然就低了。”

黄帝若有所思:“原来如此,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迁正’顺利进行呢?总不能每次都靠自然淘汰吧?”

岐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哈哈,黄帝陛下,您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虽然咱们不能直接动手把前任‘司天’拉下来,但可以通过调节身体,让它自然平衡。比如说,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多吃些对应季节的食物,就像给身体换个口味,让它知道现在是时候换季了。再比如,适当的运动,就像给身体做做瑜伽,拉伸拉伸,让气血流通起来。”

黄帝一听,眼睛更亮了:“嘿,这办法不错!不过,岐伯啊,你这说的都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比如穴位按摩、吃点啥药之类的?”

岐伯一捋胡子,神秘一笑:“当然有啦!比如说,您可以按摩一下‘足三里’和‘合谷’这两个穴位,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助理秘书’,能帮您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至于吃药嘛,那可得小心了,毕竟‘是药三分毒’,不过,如果您真觉得需要,我可以给您开个方子,比如‘逍遥散’,它就像是身体的‘心理咨询师’,能帮您缓解压力,让气血顺畅起来。”

黄帝一听,乐不可支:“哈哈,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绝了!那逍遥散怎么配啊?需要多少克?”

岐伯摸了摸下巴,思考片刻:“嗯,逍遥散嘛,一般由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组成。把这些药材放到锅里,加水没过药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个半小时,滤掉药渣,就能喝了。不过啊,记得要适量,别喝成了‘逍遥醉’!”

岐伯悠悠地说:“要是那个厥阴经啊,它不按套路出牌,不乖乖地换季站岗,那可就有好戏看了!”想象一下,厥阴经就像是咱们身体的“季节管理员”,它要是罢工或者迟到早退,那春天的风景可就惨喽!

首先,咱们得明白,“厥阴不迁正”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没按规矩来,春天该暖和不暖和,搞得风也不是时候地吹,就像天气预报说晴天,结果却下起了雨,让人措手不及。这样一来,那些娇艳欲滴的花儿们可就遭殃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像是被谁欺负了似的,萎靡不振,咱们就叫它“花卉萎瘁”。

这时候,咱们人类朋友也别想逃,跟着遭殃!你可能会觉得小便不太顺畅,像是有东西堵着,医学上叫“淋溲”。还有啊,眼睛周围像是被啥东西扯着,转来转去的,不舒服极了,这就是“目系转”。更糟糕的是,有时候腿肚子还会突然抽筋,疼得你龇牙咧嘴,这就是“转筋”。情绪也变得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个小秘密,你可能还会发现小便颜色变得红红的,像是喝了红酒,其实是身体在报警呢!

岐伯接着说道:“本来风是想来助威,让春天暖和点的,结果寒气就是不退场,搞得春天暖洋洋的气氛都不对了,这不,春天就错过了它该展现魅力的时刻嘛!”

好啦,讲到这里,咱们来点实际的。虽然咱们没法穿越时空去调整那个厥阴经,但咱们可以学学怎么保养自己,避免这些问题。比如,咱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个“人体小太阳”,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红枣、生姜,给身体加点火力,让寒气无处遁形。还可以按摩按摩咱们的“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约三寸的地方),这可是个养生大穴,能帮助咱们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暖洋洋的。

说到方剂,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养生小方子”——枸杞红枣茶。材料简单,就是枸杞一小把(大约10克),红枣几颗(去核,大约20克),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就可以喝了。这个茶不仅味道甜甜的,还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特别适合这个季节喝,让你从内到外都暖洋洋的。

再聊聊脉象,正常情况下,脉象就像是一条平稳流淌的小溪,不快不慢,力度适中。但如果厥阴经出了问题,脉象可能会变得急促或者迟缓,力度也可能时强时弱,就像小溪里突然多了几块大石头,水流就变得不顺畅了。这时候,找专业的中医大夫把把脉,就能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对症治疗啦!

岐伯慢悠悠地说:“要是少阴这家伙(这里少阴可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代表肾和心包的某种能量状态)不肯乖乖地按时到位,那就糟糕了,就像家里的暖气系统突然罢工,冷气嗖嗖地就是不退。结果呢,春天本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结果却冷得跟冬天似的,时不时还来个回马枪,让人直打哆嗦。这可不只是天气的事儿,咱们的身体也跟着遭殃了。”

想象一下,你穿着短袖短裤,满心欢喜地迎接春天的到来,结果一阵寒风吹过,哎哟妈呀,直接给你来了个透心凉!这时候,你可别光顾着抱怨天气,因为你的身体已经开始报警了——一会儿冷得直打颤,一会儿又热得冒汗,这“寒热交加”的滋味可不好受。四肢呢,就像被无数只小蚂蚁爬过一样,又麻又痛;腰和背呢,僵硬得跟木头似的,弯个腰捡个东西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咔嚓”一声,把自己给折了。

岐伯接着说:“虽然树木(这里指的是五行中的木,代表生长、条达之气)在春天是应该蓬勃生长的,能量满满,但是呢,它也不能太嚣张了,得知道谁是老大——对,就是君火(这里指心脏的功能,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行属火),君火大哥一不高兴,木小弟就得乖乖听话。”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来个小插曲,想象一下,如果木气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君火就是家里的老爸,老爸一发话:“嘿,小子,别太过分了!”木气立马就得收敛点,不敢造次。

好了,回到正题,咱们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意思就是提前预防,别等到病来了才着急。既然是因为少阴不按套路出牌,咱们就得想办法让它回归正轨。不过,别急着找穴位、开方子,咱们先来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疗法”。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春意盎然的草地上,阳光温柔地洒在你身上,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你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哇,那叫一个清新脱俗!这时候,你体内的少阴仿佛也被这股温暖的力量所感染,慢慢悠悠地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当然了,这只是个美好的想象,实际操作起来,咱们还得靠点谱。

说到穴位,咱们不妨按摩按摩“肾俞穴”和“心俞穴”。肾俞穴,顾名思义,就是肾脏在背部的反射区,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这里的寸是中医特有的计量单位,大约相当于你自己的中指弯曲后第二节的长度)。心俞穴呢,就是心脏在背部的投影,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也是旁开1.5寸。每天早晚,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用双手的拇指或者中指,对着这两个穴位,轻轻地按揉,每穴大约5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但不疼痛为宜。长期坚持,你会发现,不仅身体暖和多了,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至于方剂嘛,咱们来个简单又实用的“温阳汤”。方子大致如下:

黄芪30克(补气固表,提高免疫力)、肉桂5克(温阳散寒,暖脾胃)、附子10克(温补肾阳,但有毒性,需慎用)、当归15克(补血活血,调和气血)、炙甘草10克(调和药性,缓急止痛)。把这些药材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约没过药材两指宽),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炖煮30分钟到1小时,直到药汤变得浓稠,颜色深黄。滤掉药渣,趁热喝上一碗,保证你从头暖到脚,整个人都精神焕发!

岐伯悠悠地说:“要是那个叫做‘太阴’的家伙不按时搬家,也就是不按季节规律来,那可就热闹了,云雨都会乱套,万物都得遭殃,本该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变得死气沉沉,连植物都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己的生命之火一点点熄灭。”

咱们现代人可能听不懂什么“太阴不迁正”,但想象一下,如果春天不下雨,夏天不热,秋天不凉,冬天不冷,那世界得乱成啥样?就像你期待已久的小长假,结果老板突然说:“哦,那个假期啊,咱们今年不过了。”是不是瞬间心碎一地?

岐伯接着说:“这时候,老百姓可就苦了。他们的手脚啊,胳膊腿儿啊,莫名其妙就开始肿起来,跟吹气球似的。肚子呢,也不争气,变成了‘大肚腩’,喝水都胖的那种。还有啊,心里堵得慌,吃不下饭,吃啥拉啥,简直就是人体的‘漏斗’。更惨的是,肋骨两边胀得难受,手脚软绵绵的,连根筷子都举不起来。”

岐伯又说:“本来吧,这时候应该下雨滋润一下,给大地降降温,结果呢,热气还是霸道地占据着天空,就像你的房间里开了暖气,外面却下着雨,你说这得多纠结?这股热气啊,它想温暖万物,结果用力过猛,变成了‘烤炉模式’,大地都快被烤干了。”

想象一下,如果人体是个小宇宙,那“太阴”就是那个掌管四季变换的超级英雄。结果这位英雄突然罢工,不按时上班,导致整个小宇宙乱套了。咱们的身体呢,就像是被遗忘的星球,既得不到雨水的滋润,也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一切。

不过,别担心,岐伯可是个神医,他不可能只说问题不给解决方案的。

比如说,对于手脚肿胀、大腹水肿的问题,岐伯可能会说:“来,咱们先揉揉‘涌泉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排水阀’,多揉揉,水肿自然就消了。”涌泉穴呢,就在你的脚底心,想象一下,你站在海边,海浪一波波地拍打着你的脚,那就是涌泉穴在帮你排毒。足三里呢,在小腿外侧,多揉揉,感觉就像给小腿做了一次SpA,轻松又自在。

至于吃不下饭、飧泄(就是吃什么拉什么)的问题,岐伯可能会开一副“健脾止泻汤”。这方子啊,得包含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些宝贝。人参呢,就像是人体的“小太阳”,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白术和茯苓呢,就像是身体里的“清洁工”,帮你把体内的湿气、毒素都扫出去;甘草呢,就像是个“和事佬”,让各种药材都能和谐相处,共同发挥作用。换算成现代剂量的话,大概就是人参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放在一起煮,煮得浓浓的,喝下去,保证你胃口大开,再也不怕拉肚子了。

当然啦,岐伯还可能会提到脉象。他说:“脉象啊,就像是大自然的节奏,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太阴不迁正,脉象就会变得混乱不堪,一会儿快得像兔子跑,一会儿又慢得像蜗牛爬。”这时候呢,你就得静下心来,听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想象一下,你的脉搏是个会唱歌的小精灵,它有时候唱高音,有时候唱低音,你得学会跟着它的节奏走,找到那个和谐的点。

咱们来个小总结。岐伯说的这些啊,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体和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要想身体健康,就得顺应自然的规律,按时吃饭、睡觉、运动,还要保持好心情。就像咱们现在说的“养生”,其实就是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好好照顾它、爱护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0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