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小针解篇第三(二)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突然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心想:“我这治理国家是一把好手,但这人体里的经络穴位,我可是门外汉啊!得找个专家问问。”于是,他找到了岐伯这位老中医,开启了他们的针灸小课堂。

黄帝问曰:“岐伯啊,我这心里头痒痒的,就想知道针灸到底是个啥门道?”

岐伯一听,捋了捋长胡子,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简单说呢,就是‘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就好比你这气口穴(现代对应穴位:太渊穴,位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要是觉得气虚了,咱就得给它补补;要是气太足了,胀得慌,那就得泄泄火。”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气口穴还能这样玩?快说说,太渊穴在哪儿?有啥作用?”

岐伯笑道:“太渊啊,就在你手腕那儿,一摸脉搏跳得欢的地方。它可是肺经的老大,主管呼吸、血脉,还能调节一身之气。气虚的人,扎扎这里,立马精神抖擞;气太足的,泄一泄,保证你心平气和。”

黄帝点头如捣蒜:“原来如此,继续继续!”

岐伯接着说:“‘宛陈则除之’,就是说啊,血脉里要是有瘀血、垃圾啥的,咱得给它清理干净。这就得用到放血疗法了,比如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侧正中,腘横纹中点),这可是排毒的好帮手。腿上有啥淤堵,扎它一下,立马畅通无阻。”

黄帝一听,乐得直拍大腿:“哈哈,委中穴,这名字听着就霸气!以后谁腿不舒服,我就让他找委中穴,给它来个‘大扫除’!”

岐伯又补充道:“还有啊,‘邪胜则虚之’,就是说经络里有邪气作祟,咱就得把它赶出去。比如头痛脑热的,扎扎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那可是止痛的灵丹妙药。”

黄帝挠挠头:“合谷穴,这名字听着挺温和的,怎么还能赶邪气呢?”

岐伯笑道:“可别小瞧它,合谷可是大肠经的原穴,能治头痛、感冒、牙疼啥的,简直就是‘疼痛杀手’!扎了它,邪气立马跑得无影无踪。”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又问:“那‘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又是咋回事?”

岐伯解释说:“这就是手法问题了。徐而疾,就是慢慢扎进去,快速拔出来,这样能补气;疾而徐呢,就是快速扎进去,慢慢拔出来,这样能泄气。就像给气球打气或放气一样,得掌握好节奏。”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针灸还有这么多讲究!那‘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亡若存’又是啥意思?”

岐伯耐心地解释:“这句话啊,说的是针灸时要仔细感受气的虚实,决定补泻的先后顺序。比如你先扎了补气的穴,再扎泄气的穴,那可能效果就不咋地了。得根据病人的情况,灵活调整。”

黄帝点头赞同:“嗯,这针灸还真是门艺术,得用心去学。”

岐伯又说:“至于‘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说的是针灸后的感觉。补了之后,人会觉得神清气爽,好像得到了什么宝贝;泄了之后呢,又会觉得一身轻松,好像丢掉了什么重担。”

黄帝听得哈哈大笑:“这描述得太贴切了!以后谁要是针灸完说没感觉,我就拿这话怼他!”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啊,黄帝大人,针灸虽好,可不要乱扎哦!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得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针灸方案。”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咱们得科学针灸,不能瞎搞。”

这时,黄帝突然想起了什么:“岐伯啊,你这说了半天,都是手上的穴位,腿上、背上、头上的穴位还没说呢!来来来,继续继续!”

岐伯无奈一笑:“好吧,既然你这么好学,那我就再给你讲讲。比如腿上的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那可是养生的大穴,灸一灸,强身健体,百病不生。”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足三里,这名字听着就养生!以后我得天天灸它!”

岐伯笑道:“足三里确实是个好穴位,但也得适量哦。还有背上的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那是肺部的反射区,咳嗽、气喘啥的,扎扎这里,立马见效。”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哈哈,这针灸真是太神奇了!以后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我就让他来找我,我给他扎几针,保证药到病除!”

岐伯一听,连忙摆手:“黄帝大人,你这话说得可太大了。针灸虽好,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啊。还是得根据病情,综合治疗。”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我这人就是爱夸大其词。不过,这针灸还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岐伯又说:“还有啊,头上的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那可是‘诸阳之会’,能提神醒脑,治疗失眠、头晕啥的。扎一扎,保证你精神焕发!”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百会穴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啊!以后要是熬夜加班累了,我就扎扎它,保证立马精神百倍!”

岐伯一听,也忍不住笑了:“黄帝大人,你这工作狂的性格,还真是改不了啊。不过,记得要劳逸结合哦,别把自己累垮了。”

黄帝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岐伯啊,我一直对针灸这东西挺好奇的,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门道啊?”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行啊,黄帝大人,那我就给你说道说道。”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这针灸啊,说白了就是调理人体里的那股子‘气’。咱们先说说这‘邪气在上’的事儿。你想啊,有些病啊,它就像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专门往高处跑,跑到咱们的上半身来捣乱。为啥呢?因为这些邪气啊,它们入侵人体的时候,就像是坐电梯直达高层一样,专挑高处下手。所以啊,咱们针灸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邪气在上的情况,就得往上面扎针,把它们给赶出去!”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说:“嗯,有点意思,那‘浊气在中’呢?”

岐伯笑了笑,接着说:“这浊气在中啊,说白了就是咱们吃进去的东西没消化好,留在肠胃里捣乱。你想啊,咱们每天吃那么多好吃的,都得靠胃来消化,然后把精华送到肺里,滋养全身。可要是吃得不对,或者吃得太猛,那些没消化好的东西就会在肠胃里积压,变成浊气。这就像是一条拥堵的高速公路,车都堵在那儿,动弹不得。所以啊,针灸的时候,咱们得找阳明经的合穴,也就是咱们现代医学说的足三里穴,给它来一针,让那些浊气有个出口,顺顺当当地排出去!”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足三里?这名字听着就接地气!那它到底在哪儿呢?”

岐伯哈哈一笑,说:“黄帝大人,您这可问到点子上了!足三里啊,就在咱们小腿外侧,膝盖骨下面三寸的地方。您要是找不准,就用手掌按住膝盖,中指指尖往下一按,那儿就是足三里。这个穴位啊,可是个宝贝,不仅能调理肠胃,还能增强免疫力,让您身体倍儿棒!”

黄帝一听,乐得合不拢嘴,说:“哈哈,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可真是博大精深啊!那‘清气在下’又是咋回事呢?”

岐伯摸了摸胡子,说:“这清气在下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你想啊,咱们脚下的土地啊,又湿又冷,有时候那些湿气啊、寒气啊,就会趁机钻到咱们身体里来。它们一来啊,就像是在咱们身体里搞了个小型游泳池,让咱们浑身不自在。所以啊,针灸的时候,咱们得从脚开始,把那些清气给赶出去!当然了,这清气在下啊,也不全是坏事,有时候它还能给咱们的身体降降温呢!不过啊,要是它待的时间太长了,咱们就得动手把它请出去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岐伯啊,你这解释可真是生动形象啊!那我再问个问题啊,这针灸扎深了扎浅了有啥讲究不?”

岐伯点了点头,说:“当然有讲究了!你想啊,要是那邪气就在表皮附近捣乱,咱们要是扎得太深,那邪气不就跟着针跑到里面去了吗?这就像是你抓小偷,本来小偷就在门口,你一棍子打过去,结果小偷顺着棍子爬到屋里去了!所以啊,针灸的时候啊,咱们得根据邪气的深浅来决定扎针的深浅。要是邪气浅啊,咱们就轻轻浅浅地扎一下;要是邪气深啊,那咱们就得深扎一点,把它们一网打尽!”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啊!那皮肉筋脉这些部位扎针有啥不同呢?”

岐伯咧开嘴,乐呵呵地说:“嘿,陛下你知道吗?咱们这身上的皮肉筋脉啊,简直就是四大超级英雄,各有各的超能力!皮嘛,那就是咱们的钢铁战衣,全天候保护咱们不受外界那些小混混的骚扰。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风刀霜剑的,全靠这层皮甲给你挡着呢!

肉呢,嘿嘿,那就是咱们的能量方块,满满当当的都是力气和营养。就像是随身带着的无限背包,饿了渴了,随时都能从里面掏点能量出来补充。你说,要是没有这肉仓,咱们岂不是得天天抱着能量饮料过日子?

筋这家伙,简直就是咱们身体的超级弹力绳。有了它,咱们才能左蹦右跳,上蹿下跳的,跟个灵活的胖子似的。没有它,咱们估计得跟木偶人一样,动都动不了,那可就惨喽!

至于脉嘛,那可是咱们的生命之河,潺潺流淌的都是生命的源泉。它负责把营养啊、氧气啊这些好东西送到咱们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保证咱们每个细胞都能吃得饱饱的,活得开开心心的。

所以啊,针灸这事儿,咱们得讲究策略,不能一刀切。就像是打游戏一样,遇到不同的boss,咱们得换上不同的装备,用上不同的技能。得根据皮肉筋脉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针法和穴位。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打击,一针见血,哈哈,咱们的身体才能健健康康,啥毛病都没有!”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说:“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可真是太深奥了!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不过啊,我这还有个问题啊,你刚才说的那些穴位啊、经络啊,我都记住了,但是万一我忘了咋办呢?”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大人啊,您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啊,咱们身体上这些穴位啊、经络啊,就像是咱们身上的记号一样,永远都忘不了!不过啊,要是您真忘了啊,也没关系!我这儿有个秘诀啊,只要您记住了这个秘诀啊,就能随时随地找到这些穴位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啥秘诀啊?快告诉我!”

岐伯神秘一笑,说:“这个秘诀啊,就是‘同身寸’!您看啊,咱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穴位的位置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呢,咱们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来测量穴位的位置。比如说啊,咱们的大拇指关节的宽度啊,就相当于一寸;咱们的中指弯曲起来啊,中间那段关节的长度啊,就相当于两寸;咱们四个手指头并拢起来啊,从食指关节到小指关节的长度啊,就相当于三寸!所以啊,只要您记住了这个‘同身寸’啊,就能随时随地找到身上的穴位了!”

黄帝一听,乐得直拍大腿,说:“哈哈!岐伯啊!你这秘诀可真是太好了!我以后要是忘了穴位的位置啊!就用自己的手指来量一量!真是太方便了!”

岐伯一看黄帝这么高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心想啊:这黄帝大人啊!可真是好学啊!要是天下的百姓都能像黄帝大人这样好学啊!那咱们中医的学问啊!早就传遍天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2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