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三)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有一天,黄帝陛下闲来无事,便找来了岐伯,打算聊聊关于五运六气那些高大上的事儿。黄帝陛下开口了:“嘿,岐伯,你说这五运之气啊,它们来来往往,升降起伏,有时候还玩起承前启后、互相打压的游戏,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那么,咱们能不能用针刺的方法来调理这些调皮捣蛋的气儿呢?快给我讲讲吧!”

岐伯一听,微微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白胡子,故作神秘地说:“这事儿啊,简单!关键是要找准它们的‘化源’,就是它们的老巢。要是哪个气儿太嚣张了,咱们就给它来个‘釜底抽薪’,直接刺它的化源,让它嚣张不起来。要是哪个气儿太弱了,咱们就给它加加油,打打气,让它振作起来。这就叫‘太过取之,不及资之’。”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笑道:“哈哈,这方法听起来挺过瘾啊!不过,具体怎么操作呢?比如说,哪个气儿太嚣张了,咱们刺哪个穴位?哪个气儿太弱了,咱们又该怎么给它加油打气呢?”

岐伯不慌不忙,继续讲解:“比如说啊,要是木运之气太嚣张了,咱们就刺它的化源——肝经上的太冲穴。这个太冲穴啊,就像是木运之气的总开关,一刺下去,它就得老实点儿。要是木运之气太弱了,咱们就得给它补补,可以灸灸肝经上的行间穴,让它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原来如此,真是简单粗暴又实用啊!不过,岐伯,你这‘资取之法’听起来挺神秘的,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秘籍啊?快拿出来分享一下嘛!”

岐伯故作神秘地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上面赫然写着《密语》二字。黄帝一看,眼睛都快绿了:“哇塞,这《密语》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啊?快给我瞅瞅!”

岐伯却卖了个关子:“嘿嘿,这《密语》啊,可是咱们中医界的传家宝,不能随便给人看的。不过呢,既然你黄帝陛下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给你透露一点点吧。”

岐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比如说啊,要是水运之气太弱了,咱们就得给它补补。这时候,咱们可以用一个叫做‘真武汤’的方子。这个方子啊,里面有茯苓、白术、生姜、黑顺片和附子五味药。茯苓和白术能健脾利湿,生姜能温阳散寒,黑顺片和附子能温补肾阳。五味药一起用,就能让水运之气振作起来,不再那么虚弱了。”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哇塞,这真武汤听起来好牛掰啊!不过,这五味药用多少量呢?总不能随便抓一把吧?”

岐伯笑了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茯苓得用个三两(换算成现代就是45克),白术也得三两(9克),生姜得用三两(9克),黑顺片得用一枚(大约10克,不过要注意啊,这个黑顺片可是有毒的,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附子得用一枚(大约8克,同样也得小心使用)。这样配出来的真武汤,效果杠杠的!”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下我可学会了!以后谁要是水运之气弱了,我就给他来一碗真武汤,保证他精神焕发,活力四射!”

岐伯却摇了摇头,笑道:“黄帝陛下啊,你可别高兴得太早。这针刺和方剂啊,都是得在辩证的基础上使用的。要是辩证不准确,用错了方法,那可是会适得其反的哦!”

黄帝一脸认真地发问了:“嘿,岐伯老兄,咱们聊聊那个升降针刺的奥秘吧,这可是个技术活儿,我想彻底搞明白它的精髓。要是天上的‘司天之气’没能按时换班,导致自然界的规律乱了套,万物生长岂不是都要乱成一锅粥了?更别提这混乱之气落到老百姓头上,那可就是各种疾病的源头啊!我想咱们得想办法提前把这病根儿给拔了,救救广大的黎民百姓。来来来,你赶紧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门道。”

岐伯一听,连忙恭敬地行了个大礼,笑着说:“哈哈,陛下您这问题问得真是太到位了,简直直击要害啊!看您这慈悲心肠,一心想着普度众生,我这当臣子的哪敢不尽心尽力呢?来来来,咱们这就开讲,保证让您听得明明白白,连那些微妙的细节都能给您剖析得透透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催促道:“快讲快讲,我这耳朵都竖起来了!”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咱们先说这升降针刺啊,其实就相当于给身体做了一次深度SpA,不过这次的技师不是按摩师,而是咱们中医的银针。人体里啊,有那么几条经络,就像是城市里的主干道,比如说咱们现代说的‘足三里’穴,那可是胃经的‘交通警察’,管着消化吸收的大事儿。要是胃气升降不正常,人就得吃嘛嘛不香,还可能胃胀得跟个小皮球似的。这时候,咱们就用银针轻轻一刺,嘿,就像是给胃经的路障清理了一下,立马就通顺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笑道:“哈哈,你这比喻有意思,那其他经络呢?”

岐伯接着说:“再比如‘太冲’穴,这可是肝经的‘情绪调节器’,现代人压力大,肝气郁结是常事儿,动不动就发火或者抑郁。这时候,针刺太冲,就像是给肝脏开了一扇窗,让郁气‘嗖’地一下就排出去了,心情自然就舒畅多了。还有啊,‘合谷’穴,这是大肠经的‘开关’,便秘的朋友可得记住了,按一按,揉一揉,保证你畅通无阻,比吃泻药还管用呢!”

黄帝听了哈哈大笑:“这简直比现代的科技还神奇啊!那要是司天之气不正常,咱们怎么通过针灸来调整呢?”

岐伯神秘一笑:“这事儿啊,得结合五行生克来看。比如说,今年要是‘木气’太过,人就容易肝气旺盛,脾气暴躁,咱们就可以多刺激‘行间’穴,它是肝经的‘灭火器’,能平息肝火。而如果是‘火气’太过,那心火旺盛,人就容易失眠多梦,这时候,咱们就得找‘神门’穴聊聊了,它是心经的‘安神丸’,一针下去,保证你睡得比婴儿还香。”

黄帝点头称赞:“妙哉妙哉!那要是想配个方子,辅助治疗,又该如何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思考片刻:“这个嘛,咱们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比如说,肝气郁结的人,可以用‘逍遥散’,配方嘛,就像是个和谐的大家庭,柴胡是家长,负责疏肝理气;当归和白芍就像是温柔的妈妈,补血养血;白术、茯苓和甘草呢,就像是勤劳的爸爸,健脾益气,调和药性。换算成现代的克数,大概就是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保证你肝气舒畅,心情美美哒。”

黄帝听得乐不可支:“你这方子不仅治病,听起来还挺有诗意的嘛!那脉象呢?怎么通过脉象判断身体的问题?”

岐伯笑道:“脉象这事儿,就像是听心跳讲故事。比如说,弦脉吧,就像摸到了一根紧绷的琴弦,这通常是肝气不舒的表现,咱们前面说过的‘逍遥散’就派上用场了。再比如滑脉,滑溜溜的,像是摸到了滚动的珠子,这往往是痰湿重的表现,得用点化痰湿的方子,比如‘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各10克,水煎服,祛湿效果杠杠的。”

黄帝问岐伯:“嘿,岐伯兄,你说这太阳要是闹起脾气来,咱们身体里的那些小分队——五脏六腑、经络穴位啥的,会咋整啊?”

岐伯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子,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得从太阳复布说起。你想啊,太阳就像咱们家的老大哥,它要是工作得太猛,或者不按规矩出牌,那小弟们——比如厥阴风木这位,就得遭殃了,它就没法按时到岗,也就是咱们说的‘不迁正’。”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哦?那厥阴不迁正,会有什么后果呢?”

岐伯接着说:“这不迁正啊,就好比厥阴风木这位老兄,本该去疏通气血、调节情志的,结果它堵在上头了,气血不畅,人就容易头疼脑热,心情也跟着郁闷起来。这时候啊,咱们得给它疏通疏通,怎么办呢?就得泻一泻足厥阴肝经的那个‘太冲穴’。”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太冲穴?听起来挺有杀伤力的嘛!这穴位在哪?怎么泻?”

岐伯笑了笑:“太冲穴啊,就在咱们脚丫子的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间,往后一挪,那个凹进去的地方就是。泻它嘛,简单,找根银针,消消毒,轻轻扎进去,稍微扭一扭,就像给气球放放气一样,气血就通顺了。不过啊,这活儿得专业人士来干,不然扎错了地方,可就成‘自残’现场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原来如此,看来以后得找个中医高手当保镖了!”

岐伯也跟着笑:“哈哈,黄帝兄,你这想法挺逗。不过话说回来,除了针灸,咱们还可以通过吃药来调理。比如,来个‘疏肝解郁汤’,保证厥阴风木这位老兄乖乖听话。”

黄帝好奇地问:“疏肝解郁汤?听起来像是给心情开的一剂良药啊!怎么做?”

岐伯解释道:“这方子啊,得备上柴胡15克,它就像个向导,能带着药力直达厥阴肝经;白芍12克,它温柔得很,能养血柔肝,让肝不那么急躁;枳壳9克,这家伙行气宽中,帮肝把堵着的气儿给顺出去;炙甘草6克,调和一下药性,免得大家闹矛盾。把这些药材放到锅里,加水没过药材,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熬上个半小时,一碗香喷喷的疏肝解郁汤就成了。”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哈哈,这方子听起来就像是在给肝脏开了一场派对,柴胡是dJ,白芍是温柔的服务生,枳壳是那个活跃气氛的,炙甘草就是那个和事佬。这药一喝,肝脏的郁闷情绪估计都能随着汗水排出去了!”

岐伯点头:“正是如此。不过啊,黄帝兄,咱们还得聊聊脉象。脉象这东西,就像是身体的天气预报,能反映出身体的状况。比如,厥阴不迁正的时候,脉象往往弦而紧,就像琴弦被拉得紧紧的,一触即发。这时候啊,咱们就得小心了,得赶紧采取措施,不然,身体就要拉响警报啦!”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弦而紧的脉象,听起来就像是身体在喊:‘喂,注意啦,我这儿有点堵!’咱们得赶紧疏通,不然,这身体的小宇宙就要爆炸啦!”

岐伯笑着点头:“对,黄帝兄,你这比喻真是绝了!所以啊,咱们平时得多留意身体的信号,一旦发现问题,就得及时调理,别等到小病变大病,那时候可就麻烦了。”

岐伯又开腔了:“哎,你知道吗?要是那个厥阴经(咱们现在说的肝经啦)它调皮捣蛋,不按照规矩来,非要搞点特殊,跟少阴经(肾经)抢地盘,结果俩人都不好好站岗,上面的气就堵得慌,这可咋整?简单,咱们就给它来个‘心包络大冒险’!”

哈哈,别紧张,这里的“心包络大冒险”可不是真的去探险,而是中医里的针灸疗法。心包络,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心包经,它可是个“和事佬”,能帮咱们疏通那些堵得慌的气儿。岐伯大神说的“刺心包络脉之所流”,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找心包经上那些流动顺畅的穴位扎一针,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那么,咱们要找哪个穴位呢?答案揭晓——曲泽穴!这个穴位就像是心包经上的“交通枢纽”,气血在这里汇聚,给它来个小刺激,就能让气血畅通无阻了。想象一下,曲泽穴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偶尔堵车,咱们轻轻一推,交通立马恢复顺畅!

不过,针灸这事儿,可不是随便找个针就扎的,得讲究个手法和力度。你得找个专业的针灸师,他们手法娴熟,力度适中,保证让你既舒服又有效。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手够稳,也可以在家备一套无菌针灸针,但记得先学习学习,别把自己扎成“筛子”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除了针灸,还有啥招儿能对付这些“小叛逆”呢?别急,岐伯大神还有后招呢!不过,这次咱们得换个思路,从吃的方面入手。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有时候得加点“润滑油”才能运转得更顺畅。

岐伯推荐的“润滑油”啊,其实就是一些中药方剂。不过,咱们得把古代的剂量换算成现代的克数,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药罐子”了。比如说,来个“疏肝解郁汤”,里面包含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这些药材,每种来个10-15克,煮成一锅香喷喷的汤,喝下去,保证你心情舒畅,气血通顺。

这“疏肝解郁汤”啊,就像是给肝脏洗了个热水澡,让它放松放松,不再那么紧绷绷的。柴胡就像是肝脏的“按摩师”,轻轻柔柔地给它按摩;白芍呢,就像是肝脏的“营养师”,给它补充点能量;枳壳和炙甘草则是“和事佬”,帮它们调节调节,别让它们吵起来。

不过啊,喝药这事儿也得悠着点,毕竟“是药三分毒”,得在医生的指导下喝,别把自己喝成“药罐子”了。而且啊,这药也不是万能的,关键还是得靠咱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来调整。

说到心态啊,这可得好好聊聊。你知道吗?岐伯说的那些“小叛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咱们自己“作”出来的。比如说啊,经常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这些都会让身体内部的“小叛逆”们蠢蠢欲动。所以啊,咱们得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别让这些小家伙有机可乘。

就像咱们平时开车一样,得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就容易出事故。身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得按照规矩来运转,别总是想着“走捷径”、“闯红灯”。不然啊,那些“小叛逆”们就会趁机捣乱,让你头疼脑热、浑身不自在。

所以啊,咱们得学会“哄”着身体这些小家伙们。平时多锻炼锻炼,让它们活动活动筋骨;吃得健康点,给它们提供点营养;心态放平和点,别总是那么焦虑紧张。这样一来啊,它们就会乖乖听话了,咱们的身体也就越来越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4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