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160.3万字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二十二)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5.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岐伯:岐伯啊,您之前说的那个春秋之气从前面来,冬夏之气从后面来的理论,我已经get到了!不过,我还是有点懵,这六气跑来跑去,每年还都不一样,咱们要是想调理身体,该怎么补怎么泻呢?您得给我支支招啊!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高深地说:哎呀,这事儿啊,简单!你得先明白,咱身体的上下左右,哪儿需要啥,咱就给啥,关键是要找准那个“味”,那才是精髓呢!左右两边也是同样的道理,别搞混了。

黄帝挠了挠头挠,不解地问道:味?啥味?您这说得也太抽象了吧!

岐伯笑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大要》这本书里啊,可都写着呢!比如说,少阳这位“大佬”来了,咱就先给他来点甜的,让他高兴高兴,然后再来点咸的,让他觉得生活有滋有味。

黄帝一脸疑惑地问:甜的?咸的?这不会是让我直接吃糖和盐吧?

岐伯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甜的嘛,你可以想想甘草,那可是中药里的“和事佬”,啥方子都能搭一把手。咸的呢,就像海盐,虽然不能直接吃,但很多中药里都有它的影子,比如芒硝,那可是清热泻火的好手!

黄帝若有所思道:哦~原来如此!那阳明这位“大佬”呢?

岐伯继续说:阳明来了,咱就先给他来点辛辣的,比如生姜、葱白这些,让他精神抖擞。然后再来点酸的,比如山楂、乌梅,让他觉得生活酸甜可口,有滋有味。

黄帝笑得合不拢嘴:哈哈,您这说得我都流口水了!那太阳这位“大佬”呢?

岐伯又说道:太阳啊,那可是个“重口味”的家伙!你得先给他来点咸的,比如盐巴,让他觉得够味儿。然后再来点苦的,比如黄连、黄柏这些,虽然苦口,但绝对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啊!

黄帝苦笑道:这药苦得,怕不是要把我喝成“苦瓜脸”吧?

岐伯哈哈大笑:哈哈,不会不会!只要用对了,那都是甜的!

黄帝点了点头,又问:嗯,您说的有道理!那厥阴这位“大佬”呢?

岐伯又继续说道:厥阴啊,你得先给他来点酸的,比如山楂、柠檬这些,让他开胃。然后再来点辛辣的,比如花椒、辣椒,让他觉得生活充满刺激!

黄帝眼睛一亮,兴奋地问道:嘿,这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少阴和太阴呢?

岐伯又说道:少阴啊,跟少阳差不多,也是先甜后咸。甜的嘛,还是甘草那些。咸的呢,可以是些补肾的药材,比如熟地、肉桂这些。太阴呢,就是先苦后甘了。苦的嘛,像黄芩、黄连这些清热燥湿的药材。甘的呢,就是党参、白术这些补气养血的好东西!

黄帝拍手叫好道:妙哉妙哉!您这一说,我算是明白了!不过,这佐以所利,资以所生,又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又继续科普:这个嘛,就是说你得根据身体的需要来调配药材。比如说,如果你身体缺火了,那就得用点温热的药材来“佐”一下;如果你身体太燥了,那就得用点滋阴的药材来“资”一下。总之啊,就是要让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黄帝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平衡最重要!那咱这中药啊,还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呢!

岐伯微笑地总结:是啊!中药这东西啊,就像咱们的人生一样,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品尝、去调配,总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甜”!

黄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大问题。他转头对岐伯说:“岐伯啊,你说这世间的病啊,咋就这么难搞呢?它们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老爷子又犯嘀咕了。他捋了捋长白胡子,慢悠悠地说:“陛下啊,这病啊,说白了都是那六大淫邪——风寒暑湿燥火搞的鬼。它们就像六个调皮捣蛋的小鬼,一变二,二变四,搞出各种花样来折磨人。”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说来,咱们只要搞定这六个小鬼,就能天下太平了?”

岐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陛下啊,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虽然理论上咱们可以‘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就复杂多了。你看那些方士们,整天拿着方子晃悠,但真正能做到药到病除的,又有几个呢?”

黄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岐伯啊,你这话可就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就想找个法子,让这看病治病变得跟敲鼓一样,咚咚两下,病就跑了。你说,有没有这么神奇的方法?”

岐伯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陛下啊,你这要求可真够高的。不过呢,要说方法嘛,还真有那么一个,那就是——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黄帝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啥?病机?气宜?这都是啥玩意儿?”

岐伯一看黄帝这迷茫样,心里暗笑,这陛下平时忙于国事,对这些中医术语还真是不太了解。于是他耐心地解释道:“陛下啊,这病机呢,就是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你得先搞清楚病是怎么来的,才能对症下药。比如说,一个人得了风寒感冒,那你就得用发散风寒的药,像麻黄、桂枝这些,把它们赶走。”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哦,原来如此。那气宜呢?”

岐伯继续解释:“气宜啊,就是气候和人体生理机能的适应性。你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反应也不一样。比如夏天热,大家都容易出汗,这时候你要是得了暑湿病,那就得用清热利湿的药,像黄连、黄芩这些,把湿热给排出去。”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这么说来,这看病治病,还真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啊!”

岐伯笑了笑:“没错,陛下。而且啊,这中药啊,可不是随便乱用的。你得根据病情、体质、气候来综合考虑。比如说,同样是感冒,有的人是风寒感冒,用点麻黄、桂枝就能搞定;有的人是风热感冒,那你就得用银花、连翘这些清热解毒的药了。要是用反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岐伯啊,你这话说得太对了。看来我这以后啊,得多跟你学学这中医之道了。”

岐伯一听,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赶紧趁机推销自己的理论:“陛下啊,你看这中医啊,可是一门大学问。它不仅仅能治病救人,还能让人养生延年。像那枸杞啊,就能补肾益精;红枣呢,能补气养血;菊花啊,能清肝明目。你要是平时没事多吃点这些,保证你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黄帝对中医的病机理论那叫一个着迷。于是,他就问身边的岐伯:“嘿,岐伯啊,我一直特想知道,这病机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能不能给我讲讲?”

岐伯一听,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心想:终于有人愿意听我唠叨这些中医知识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一段既专业又略带幽默的讲解。

岐伯缓缓道来:“陛下啊,这病机啊,说白了就是疾病发生的那个根儿,那个源头。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整体。所以啊,这病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得根据症状来推断。”

“比如说吧,这‘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说啊,如果你感觉头晕目眩,手脚还时不时地发抖,那多半是你的肝在作怪。为啥呢?因为肝主风啊,它要是出了问题,风就在你身体里乱窜,搞得你晕头转向的。这时候啊,你得找找养肝的药材,比如那个枸杞啊,菊花啊,都能帮你把肝给养好了。”

“再比如,‘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身上冷得不行,手脚还老抽筋,那可能就是肾阳不足了。肾可是咱们人体的‘小火炉’,它要是烧得不旺,你自然就觉得冷。这时候啊,你就得补补肾阳了,像那个鹿茸啊,肉桂啊,都是补肾阳的好东西。”

“陛下啊,这还没完呢!还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要是你觉得老是喘不上气来,胸口还憋得慌,那可能是肺在跟你抗议了。肺主气啊,它要是功能不好,你自然就觉得呼吸不畅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润肺的药材,比如百合啊,银耳啊,都能帮你把肺给滋润了。”

“还有啊,‘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身上老是湿漉漉的,还容易水肿,那可能是脾在跟你捣蛋了。脾主运化啊,它要是运化不好,水湿就在你身体里滞留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健脾的药材,比如茯苓啊,白术啊,都能帮你把脾给调理好了。”

“陛下啊,咱们继续啊!这‘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要是你觉得身上热得不行,还时不时地抽搐,那可能是火邪在作怪。火邪啊,它可是个调皮鬼,喜欢到处乱窜。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热的药材,比如黄连啊,黄芩啊,都能帮你把火给灭了。”

“再说说这‘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要是你觉得身上老是这儿疼那儿痒的,还长疮,那可能是心火太旺了。心主血脉啊,它要是烧得太旺,血脉里的血就跟着沸腾了,你自然就觉得不舒服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心火的药材,比如莲子心啊,竹叶心啊,都能帮你把火给降下来。”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身体的上下部位有关系呢!比如‘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下肢老是冰凉,还容易拉肚子,那可能是下焦的问题。下焦啊,它可是个‘大仓库’,里面藏着好多宝贝呢!要是它出了问题,你自然就觉得不舒服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温补下焦的药材,比如杜仲啊,巴戟天啊,都能帮你把下焦给暖起来。”

“还有啊,‘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上肢老是无力,还容易喘、容易吐,那可能是上焦的问题。上焦啊,它可是个‘大门户’,负责接收和排出气体呢!要是它出了问题,你自然就觉得呼吸不畅、胃口不好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宣肺止咳、和胃止呕的药材,比如桔梗啊,半夏啊,都能帮你把上焦给调理好了。”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人的精神状态有关系呢!比如‘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身上老是发抖,还像是丢了魂儿似的,那可能是火邪烧得太旺了,把你的心神都给烧乱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心安神的药材,比如酸枣仁啊,合欢皮啊,都能帮你把心神给安定下来。”

“再说说这‘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脖子老是僵硬,还时不时地抽筋,那可能是湿邪在作怪。湿邪啊,它可是个粘人精,喜欢附着在筋骨上。这时候啊,你得吃点祛湿通络的药材,比如羌活啊,独活啊,都能帮你把湿邪给赶走。”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气的运行有关系呢!比如‘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气老是往上冲,像是有个东西在顶着你似的,那可能是火邪在作怪。火邪啊,它可是个急性子,喜欢往上冲。这时候啊,你得吃点降气的药材,比如沉香啊,厚朴啊,都能帮你把气给降下来。”

“还有啊,‘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肚子老是胀胀的,还越来越大,那可能是热邪在作怪。热邪啊,它可是个膨胀剂,喜欢让你的肚子鼓起来。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热的药材,比如大黄啊,芒硝啊,都能帮你把热邪给排了出去。”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人的情绪有关系呢!比如‘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心里老是烦躁不安,还时不时地发脾气、打人砸东西,那可能是火邪烧得太旺了,把你的情绪都给烧失控了。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肝泻火的药材,比如龙胆草啊,夏枯草啊,都能帮你把火给降下来,让你的情绪稳定下来。”

“再说说这‘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身体突然变得僵硬,还时不时地抽搐、痉挛,那可能是风邪在作怪。风邪啊,它可是个调皮鬼,喜欢让你的身体变得不听使唤。这时候啊,你得吃点祛风通络的药材,比如全蝎啊,蜈蚣啊,都能帮你把风邪给赶走。”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声音有关系呢!比如‘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肚子里老是咕噜咕噜地响,像是有个鼓在敲似的,那可能是热邪在作怪。热邪啊,它可是个音乐家,喜欢在你的肚子里开音乐会。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热的药材,比如大黄啊,枳实啊,都能帮你把热邪给排了出去,让你的肚子安静下来。”

“还有啊,‘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身上老是这儿肿那儿疼的,还时不时地感到惊恐不安,那可能是火邪在作怪。火邪啊,它可是个捣蛋鬼,喜欢让你的身体感到不舒服。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心安神、清热消肿的药材,比如朱砂啊,琥珀啊,都能帮你把火邪给赶走,让你的身体感到舒适。”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水液有关系呢!比如‘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身体老是扭曲变形,还时不时地排出浑浊的水液,那可能是热邪在作怪。热邪啊,它可是个魔术师,喜欢让你的身体变得奇奇怪怪的。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热的药材,比如石膏啊,知母啊,都能帮你把火邪给灭了。”

“再说说这‘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排出的水液老是清清的、冷冷的,那可能是寒邪在作怪。寒邪啊,它可是个冷冻机,喜欢让你的身体变得冷冰冰的。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温阳散寒的药材,比如附子啊,干姜啊,都能帮你把寒邪给赶走。”

“陛下啊,这病机啊,还跟消化有关系呢!比如‘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这说的是啊,你要是觉得老是吐酸水、拉肚子,那可能是热邪在作怪。热邪啊,它可是个破坏分子,喜欢让你的消化系统出问题。这时候啊,你得吃点清热止泻的药材,比如黄连啊,黄柏啊,都能帮你把火邪给灭了。”

岐伯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把黄帝陛下听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他心想:原来中医的病机理论这么复杂啊!不过还好有岐伯在,不然我可得被绕晕了。

岐伯看黄帝陛下听得这么认真,心里那叫一个高兴。他拍了拍黄帝的肩膀说:“陛下啊,这病机啊,虽然复杂多变,但只要咱们掌握了它的规律,就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啦!所以啊,你得好好学习学习中医知识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