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0

官针篇第七(一)

书名: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了医学这门高深的学问。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我这脑袋瓜子怎么就对针灸这玩意儿转不过弯来呢?”于是,他决定去找岐伯聊聊,看看这位医学界的泰斗能不能给他点启发。

黄帝溜达着就到了岐伯家,一进门就嚷嚷开了:“嘿,岐伯,快出来快出来,我这有个大问题要请教你呢!”岐伯一听,就知道黄帝这老小子又犯嘀咕了,于是笑眯眯地迎了出来:“哟,黄帝,今儿个刮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有啥事儿说吧。”

黄帝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就开始发问:“岐伯啊,你说这针灸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我怎么老是搞不明白呢?”岐伯一听,哈哈大笑:“你这问题问得,针灸啊,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深奥着呢!不过呢,要说起来,也得从头捋一捋。”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要说针灸啊,首先得知道‘官针最妙’这个道理。啥是官针呢?简单来说,就是针灸针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咱们老祖宗啊,为了把针灸这门学问搞透彻,愣是把针分成了九大类,什么镵针、长针、大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啥的,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妙处。”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哇塞,这么多针?那不得把人扎成筛子啊!”岐伯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你这想的啥呀!针灸可不是乱扎的,得根据病情、穴位、深浅啥的一一对应才行。就像你吃饭,不能啥菜都往嘴里塞吧?”

黄帝挠了挠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这样啊。那这些针的长短大小,又有个啥讲究呢?”岐伯耐心地解释道:“这长短大小啊,那都是根据病情来定的。比如说吧,你要是得了个皮肤病,那就得用短针浅刺,就像挠痒痒一样,轻轻一碰就行了。可要是得了个内脏的病,那就得用长针深刺了,得扎到病根儿上才行。”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用错了针呢?”岐伯一听这话,脸色就严肃起来了:“用错了针,那可就麻烦大了。比如说吧,你要是个小毛病,却用了个大针猛扎,那可就惨了,气泻得太厉害,身体可就垮了。反过来呢,你要是个大毛病,却用了个小针轻轻碰一下,那病气根本就泻不出来,病情反而会加重。”

黄帝一听,吓得直吐舌头:“妈呀,这针灸学问可真大!那要是扎错了深浅呢?”岐伯叹了口气:“扎错了深浅啊,那也是个大问题。比如说吧,你要是个浅层的病,却扎得太深,那可就把好肉给扎坏了,说不定还得闹个皮肤痈呢。反过来呢,你要是个深层的病,却扎得太浅,那病气根本就泻不出来,说不定还会憋成个大脓包呢!”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彻底被岐伯的针灸学问给镇住了,连声赞叹道:“岐伯啊岐伯,你这针灸的学问简直是深不见底啊!快跟我说说,这针到底该怎么用才算是用到了点子上?”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皇上啊,您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呢,用针的关键啊,就在一个‘宜’字上。您想啊,这针灸就跟咱们平时穿衣服一样,得讲究个合适不合适。”

黄帝挠了挠头,疑惑地问:“穿衣服?这跟针灸有啥关系?”

岐伯哈哈一笑,解释道:“您看,咱们穿衣服得根据天气变化、场合需要来选择吧?冷了得穿暖和点,热了得穿凉快点;正式场合得穿得体面点,休闲时候就随意点。针灸也是一样的道理啊!病情不同,得选的穴位就不同;穴位不同,扎针的深浅也得有讲究。比如说,风寒感冒得扎风池、风府这些祛风散寒的穴位,而且得浅刺;要是腰腿疼痛呢,那就得深刺肾俞、大肠俞这些强壮腰膝的穴位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看来针灸这学问,还真是跟生活息息相关呢!”

岐伯点点头,继续道:“没错没错!所以说啊,针灸这活儿,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要想用好针,不光得学理论知识,还得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行。”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岐伯说得太对了!那我以后可得好好学学这针灸学问了。”岐伯拍了拍黄帝的肩膀:“没错,黄帝啊,你得好好学学。不过呢,这针灸学问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得慢慢琢磨、慢慢实践才行。”

黄帝一听,顿时觉得压力山大:“妈呀,这得学到啥时候啊?”岐伯哈哈大笑:“别急别急,黄帝啊,你这急性子可得改改。学针灸啊,就像炖老火汤,得慢慢炖、慢慢熬才行。只要你肯下功夫,总有一天能炖出一锅香喷喷的‘针灸汤’来!”

黄帝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岐伯啊,你这比喻可真够形象的!那我就慢慢炖我的‘针灸汤’吧!”说完,黄帝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黄帝想到一个问题,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又把岐伯给叫来了,说:“岐伯啊,我听说你针灸玩得贼溜,能不能给我讲讲那九针都是咋用的啊?”

岐伯一听,心想:嘿,这可是个展示我医术的大好机会啊!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就开始给黄帝讲解起来。

岐伯说:“陛下啊,这九针啊,各有各的用处,咱们先从镵针说起吧。镵针这家伙,长得跟个小锥子似的,专门对付那些在皮肤上跑来跑去、没定性的病。您要是发现皮肤上有个啥不对劲的地方,痒啊、疼啊啥的,就拿这镵针轻轻一刺,病邪就逃之夭夭了。不过啊,要是皮肤白白嫩嫩的,没啥大问题,那就别动它了,免得人家说你欺负弱小。”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说得跟打地鼠似的,镵针就是那锤子,皮肤上的病邪就是那地鼠,一打一个准啊!”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陛下说得没错,这镵针啊,还真是打地鼠的高手呢!”

接着,岐伯又拿起圆针说:“陛下您看,这圆针长得圆滚滚的,跟个小胖子似的。它啊,专门对付那些躲在分肉间的小病邪。啥是分肉间呢?就是那肌肉和肌肉之间的缝隙。这些小病邪啊,就爱藏在这些地方,搞点小动作。这时候,您就得拿这圆针进去搅和搅和,把它们给揪出来。”

黄帝一听,又乐了:“岐伯啊,你这说得跟掏耳朵似的,圆针就是那掏耳勺,分肉间就是那耳朵眼儿,一掏一个爽快啊!”

岐伯哭笑不得:“陛下啊,您这比喻虽然有点夸张,但意思还是对的。这圆针啊,还真是掏耳朵的高手呢!”

然后,岐伯又拿起锋针说:“陛下您看,这锋针啊,长得跟个小匕首似的,锋利得很。它啊,专门对付那些经络里的顽固病邪。这些病邪啊,跟牛皮糖似的,粘在经络上不下来。这时候,您就得拿这锋针进去扎几下,把它们给扎散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岐伯啊,你这说得跟切牛肉似的,锋针就是那菜刀,经络就是那牛肉,一切一个痛快啊!”

岐伯这回是真的笑了:“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不过啊,这锋针可不是用来切牛肉的,它是用来切病邪的!”

接下来,岐伯又拿起鍉针说:“陛下您看,这鍉针啊,长得跟个小棍儿似的,别看它简单,用处可大了。它啊,专门对付那些脉气虚弱、需要进补的病。您要是发现脉气不足了,就拿这鍉针在井荥分俞这些穴位上轻轻一按,气就补进去了。”

黄帝一听,若有所思:“岐伯啊,你这说得跟打气筒似的,鍉针就是那打气筒,脉气就是那气球,一打就鼓起来了!”

岐伯笑着摇了摇头:“陛下啊,您这比喻虽然有点牵强,但意思还是对的。这鍉针啊,还真是打气筒似的好东西呢!”

然后,岐伯又拿起铍针说:“陛下您看,这铍针啊,长得跟个小刀似的,锋利无比。它啊,专门对付那些大脓包。您要是发现身上长了个大脓包,又红又肿又疼,那就得拿这铍针进去一切,把脓给放出来。”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岐伯啊,你这说得跟开西瓜似的,铍针就是那西瓜刀,脓包就是那西瓜,一切就开花了!”

岐伯这回是真的被逗乐了:“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逗了!不过啊,这铍针可不是用来开西瓜的,它是用来开脓包的!”

接着,岐伯又拿起圆利针说:“陛下您看,这圆利针啊,长得跟个小矛似的,尖尖的,利利的。它啊,专门对付那些突然爆发的痹病。这些痹病啊,跟疯狗似的,说来就来,疼得要命。这时候,您就得拿这圆利针进去扎几下,把它们给扎老实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说得跟打狗棒似的,圆利针就是那打狗棒,痹病就是那疯狗,一打就老实了!”

岐伯这回是真的被黄帝的幽默感给打败了:“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绝了!不过啊,这圆利针可不是用来打狗的,它是用来打痹病的!”

然后,岐伯又拿起毫针说:“陛下您看,这毫针啊,长得跟个小细线似的,又细又长。它啊,专门对付那些痹病引起的疼痛。这些疼痛啊,跟粘人精似的,粘在身上不下来。这时候,您就得拿这毫针进去扎几下,把它们给扎跑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转:“岐伯啊,你这说得跟赶蚊子似的,毫针就是那苍蝇拍,疼痛就是那蚊子,一拍就跑路了!”

岐伯这回是真的笑得前仰后合:“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生动了!不过啊,这毫针可不是用来赶蚊子的,它是用来赶疼痛的!”

接下来,岐伯又拿起长针说:“陛下您看,这长针啊,长得跟个小棍子似的,长长的。它啊,专门对付那些藏在身体深处的病邪。这些病邪啊,跟躲猫猫似的,藏在身体里面不出来。这时候,您就得拿这长针进去探一探,把它们给揪出来。”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岐伯啊,你这说得跟钓鱼竿似的,长针就是那钓鱼竿,病邪就是那鱼儿,一钓就上钩了!”

岐伯这回是真的被黄帝的想象力给折服了:“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有创意了!不过啊,这长针可不是用来钓鱼的,它是用来钓病邪的!”

然后,岐伯又拿起大针说:“陛下您看,这大针啊,长得跟个小锤子似的,重重的。它啊,专门对付那些水肿得厉害的关节。这些关节啊,跟水缸似的,肿得满满的。这时候,您就得拿这大针进去扎几下,把水给放出来。”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说得跟放水闸似的,大针就是那放水闸,水肿就是那洪水,一放就泄洪了!”

岐伯这回是真的被黄帝给逗乐了:“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贴切了!不过啊,这大针可不是用来放水闸的,它是用来放水肿的!”

最后,岐伯又拿起锋针说:“陛下您看,这锋针啊,咱们之前说过它是用来对付经络里的顽固病邪的。不过啊,它还有另一个用处,那就是对付五脏里的固定病邪。这些病邪啊,跟钉子户似的,赖在五脏里面不走。这时候啊,您就得根据四季的变化,拿这锋针在井荥分俞这些穴位上扎几下,把它们给赶出去。”

黄帝一听,眼睛一转:“岐伯啊,你这说得跟拆迁队似的,锋针就是那拆迁队,五脏里的病邪就是那钉子户,一拆就搞定了!”

岐伯这回是真的被黄帝给逗得不行了:“陛下啊,您这比喻真是太妙了!不过啊,这锋针可不是用来拆迁的,它是用来拆病邪的房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5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