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15章 盗墓笔记:蛇柏纪年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3

霍锦惜的手下正将堂屋的八仙桌掀翻,碎木片溅到解九婆脚边时,一道清冷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霍家的人,在吴山居撒野,问过我了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人站在门口,身形挺拔,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古朴的戒指,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他身后跟着两个警卫员,气势沉稳,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好手。

“张日山?”霍锦惜的脸色瞬间变了,握着旗袍下摆的手指微微收紧,“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日山没理会她,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堂屋,最后落在解九婆身上:“九婆,没事吧?”

解九婆拄着拐杖站直了些:“有劳张会长挂心,还撑得住。”

张日山这才转向霍锦惜,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霍小姐,九门规矩,不得在先辈产业内私斗。你带这么多人闯吴山居,是想让佛爷的规矩作废?”

霍锦惜咬了咬牙,她虽然跋扈,却不敢公然对抗张日山——毕竟他是张启山的副官,手里握着九门协会的实权,真要较起真来,霍家讨不到好。“张会长,我只是想找黎簇问清楚古潼京的事,他……”

“古潼京的事,协会自有定论。”张日山打断她,“吴邪违规下斗,该受罚,但轮不到霍家来执行。限你半个时辰内带所有人离开,否则别怪我按规矩办事。”

霍锦惜看着张日山身后的警卫员,知道今天讨不到便宜,冷哼一声:“好,我给张会长面子。但这小子,我霍家盯上了,迟早要个说法。”她说完,狠狠瞪了黎簇一眼,带着手下摔门而去。

堂屋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满地狼藉。张日山走到解九婆面前,微微颔首:“九婆,让你受惊了。”

“张会长客气了。”解九婆叹了口气,“要不是你来得及时,今天怕是要见血。”

张日山的目光落在黎簇身上,眼神复杂:“这就是从里面出来的孩子?”

“是,他叫吴小毛,吴家的远亲。”解九婆含糊道。

张日山没追问,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递给解九婆:“这是佛爷当年留下的东西,说如果古潼京的事再闹起来,就交给吴家的人。”他顿了顿,“我能做的只有这些,剩下的,要看你们自己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警卫员跟在后面,脚步轻得像猫。黎簇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这人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威严,像是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人物。

“他是张启山的副官?”黎簇忍不住问,“张佛爷不是……”

“早就过世了。”解九婆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张启山带着一群人在沙漠里合影,“但张日山不一样,他守着佛爷的嘱托,管了九门几十年,是现在唯一能镇住场面的人。”她把照片递给黎簇,“你看照片上这些人,都是当年跟着佛爷去古潼京的九门好手。”

黎簇看着照片,突然注意到每个人的胸前都别着个徽章,和他收到的那具尸体工牌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是圣斯科重型机器厂的标志。

“他们……也是那个工厂的人?”

“不全是。”解九婆的声音低沉下来,“圣斯科是幌子,里面藏着九门的秘密基地。1945年,佛爷带着最精锐的一批人进去,想彻底解决蛇母的隐患,结果……”她指着照片上的人,“一个都没回来。”

黎簇的心猛地一沉:“所以那些灵牌……”

“晚上带你去个地方,你就明白了。”解九婆把照片收好,“先收拾一下,等夜深了再走。”

***后半夜的杭州老巷格外安静,只有灯笼在风里摇晃,投下斑驳的光影。解九婆带着黎簇穿过几条窄巷,来到一扇不起眼的石门前,门上没有锁,只有个凹槽,形状和黎簇胸前的玉佩一模一样。

解九婆示意黎簇把玉佩放进去,凹槽严丝合缝地合上,石门发出沉闷的“咔哒”声,缓缓向内打开。

门后是条长长的甬道,两侧的墙壁上挂着油灯,解九婆边走边点灯,昏黄的光线下,黎簇发现墙壁上刻满了名字,密密麻麻,从民国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是九门的祠堂。”解九婆的声音在甬道里回荡,“活着的人记不住的事,总得有个地方存档。”

甬道尽头是间圆形的石室,正中央摆着个巨大的供桌,上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排排灵牌,少说也有上百个。灵牌都是黑色的,刻着金色的名字,最上面的三个灵牌最大,分别写着:“九门统领张启山”“二月红”“半截李”。

黎簇走近一看,突然愣住了——所有灵牌的生卒年月都只刻着“?—1945年8月4日”。

“都是同一天死的?”黎簇的声音有些发颤。

“嗯,古潼京出事的那天。”解九婆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1945年8月4日,蛇母祭坛失控,整个基地被沙子埋了,里面的人没一个逃出来。”她指着供桌最下面一排灵牌,“这些是后来偷偷进去的人,有的是想找宝藏,有的是想报仇,结果都成了新的灵牌。”

黎簇看着那些陌生的名字,突然觉得后背的七指图烫得厉害,像是在回应这些沉睡的灵魂。他想起吴邪在古潼京里说的话,想起黑瞎子的笑容,想起那个自杀的怪物念叨的“佛爷”,原来所有人的命运,早就被七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绑在了一起。

“佛爷回来过一次。”解九婆的声音带着悠远的回忆,“他是唯一从里面爬出来的人,却疯了大半,整天抱着这些灵牌念叨‘不能再去了’。他临死前下了死命令,九门中人,谁也不许碰古潼京,违者逐出九门,格杀勿论。”

她转过身,看着黎簇:“所以吴邪这次,是真的犯了众怒。他明知道规矩,却偏要往里闯,你以为他是为了什么?”

黎簇想起吴邪在古庙中苍白却坚定的脸,想起他注射血清时毫不犹豫的眼神,突然明白了:“他是想完成佛爷没完成的事,毁掉祭坛,不让悲剧重演。”

“可他太天真了。”解九婆叹了口气,“古潼京不是说毁就能毁的,那里藏着的不只是蛇母和蛇柏,还有九门最深的秘密——老九门当年不是自愿守规矩,是被人逼着守的。”

“被谁?”

“汪家。”解九婆说出这两个字时,眼神里闪过一丝恨意,“当年佛爷带人去古潼京,一半是为了蛇母,一半是为了清剿汪家余孽。可惜功亏一篑,汪家没除干净,反而让他们躲得更深了。这些年九门斗来斗去,背后都有汪家的影子,他们就想看着我们内耗,好坐收渔利。”

黎簇的心沉了下去:“那吴邪这次……”

“他是想一石二鸟,既毁了祭坛,又引汪家出来。”解九婆走到灵牌前,轻轻擦拭最上面的张启山灵牌,“但他把自己搭进去了。现在九门乱成一锅粥,汪家在暗处盯着,吴山居就像惊涛骇浪里的破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沉了。”

石室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黎簇看着那些灵牌,突然觉得它们像是在盯着自己,无声地质问:你从里面出来了,能带来什么?是希望,还是新的灾难?

“吴邪为什么要让我来这里?”黎簇忍不住问。

解九婆从供桌下拿出个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本日记,封面上写着“张启山手记”。“他说,如果你能走到这里,就该知道真相了。”她把日记递给黎簇,“这是佛爷疯癫前写的,里面记着古潼京的真正入口,还有……如何毁掉祭坛。”

黎簇翻开日记,字迹苍劲有力,却在后面几页变得潦草混乱:

“……蛇母不是怪物,是月氏人的守护神,祭坛是封印她的地方……”

“……汪家想放出蛇母,用她的血制造长生药……”

“……毁掉祭坛的钥匙,在一个后背有七指图的孩子身上……”

“……1945年8月4日,沙子里的东西醒了,它们不是蛇柏,是……”

后面的字被血浸透了,模糊不清,只能看到最后一句:“别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黎簇的手开始发抖,这本日记像块烙铁,烫得他几乎握不住。原来他后背上的图,从七十多年前就被预言了;原来吴邪带他下古潼京,不是偶然,而是早就注定的命运。

“所以,我是那个钥匙?”黎簇的声音干涩,“吴邪让我来,是想让我去毁掉祭坛?”

“他没说,但我知道他的心思。”解九婆看着他,眼神里有心疼,也有决绝,“这是吴家欠九门的,当年吴老狗没能跟着佛爷去,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轮到吴邪来还。可他不该拉上你,你还是个孩子。”

黎簇想起在古潼京里的日日夜夜,想起吴邪挡在他身前的背影,想起黑瞎子咧嘴笑的样子,突然不觉得害怕了。他合上日记,对解九婆说:“我不是孩子了,我能帮他。”

解九婆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叹了口气:“你想帮他,就得先活下去。现在外面到处都是盯着你的眼睛,霍家、齐家、汪家……他们都想从你这拿到日记里的秘密。”她从口袋里掏出个哨子,和之前给的那个不一样,上面刻着蛇的图案,“这是九门暗卫的信号,遇到危险就吹,会有人救你。”

黎簇接过哨子,紧紧攥在手里。

“走吧,该回去了。”解九婆吹灭油灯,石室重新陷入黑暗,只有灵牌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光,像是无数双眼睛,目送着他们离开。

走出石门,巷子里的灯笼已经灭了,天快亮了。解九婆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巷口的方向:“看到那个卖馄饨的摊子了吗?”

黎簇望去,只见巷口有个小摊,昏黄的灯光下,一个老头正在煮馄饨,蒸汽缭绕,看着格外温暖。

“那是齐铁嘴的后人,表面上卖馄饨,其实是给暗卫传消息的。”解九婆说,“九门里,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吴邪的后盾,也是你的。”

黎簇的心突然变得暖暖的,原来他们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那些看似冷漠的规矩,那些暗藏的眼线,那些沉默的守护,都是九门在黑暗中传递的微光。

回到吴山居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梁湾趴在桌上睡着了,脸上还带着泪痕,显然是担心了一夜。黎簇轻轻给她盖上毯子,走到窗边,看着巷子里渐渐升起的炊烟,心里有了决定。

他不知道毁掉祭坛会付出什么代价,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吴邪回来,甚至不知道后背的图到底藏着怎样的力量。但他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有些债,必须有人去还;有些约定,必须有人去守。

就像张启山带着九门好手走进沙漠时的决绝,就像吴邪义无反顾踏入古潼京时的坚定,就像此刻的他,握紧那本日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雨。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黎簇脸上,温暖而明亮。他知道,吴山居的破船或许会沉,但只要有人掌舵,有人划桨,就总能驶向岸边。而他,愿意做那个划桨的人,直到看到吴邪笑着回来,说一句:“黎簇,我们回家了。”

堂屋里的八仙桌还没修好,碎木片散落在地上,像未拼好的拼图。黎簇蹲下身,一片一片地捡起来,心里默默说:没关系,碎了的,总能拼回去。就像九门的恩怨,像古潼京的秘密,像他们被命运牵扯的人生,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5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