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5章 四大名着:苦肉计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建安十三年冬,赤壁北岸的曹军水寨正被一层薄薄的冰雾笼罩。曹操踩着凝结的霜花登上楼船,手里攥着那封从蒋干怀中搜出的“密信”,信纸边缘已被他捏得起了毛边。蔡瑁、张允的首级就挂在寨门木杆上,冻得发紫的脸皮对着南方,像在无声控诉。

“废物!一群废物!”曹操将密信狠狠砸在船板上,冰碴子溅了荀攸一衣襟。这位“谋主”却只是拂去袍角的碎冰,轻声道:“主公息怒。周瑜用计杀我水军都督,又借箭十万,无非是想激怒主公。”

“激怒我?”曹操指着南岸隐约可见的吴军楼船,“他周瑜算什么东西!当年在洛阳,还不是跟在袁绍身后摇扇的小子!”话虽如此,他却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腰间的佩剑——昨夜巡营时,竟有北地士兵冻得握不住矛,掉进江里喂了鱼。

荀攸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册:“主公,蔡瑁族弟蔡中、蔡和愿过江诈降,可为内应。”

曹操盯着名册上两个名字,忽然冷笑:“周瑜刚杀了他们的族兄,这时候来降,他会信?”

“正因如此,才显得真实。”荀攸指尖点在“蔡和”二字上,“他们可带着蔡瑁的贴身玉佩去,只说恨周瑜入骨,愿助主公报仇。”

北岸的船刚划出水寨,南岸的周瑜已站在了望塔上看见了。他扶着冰冷的栏杆,对身旁的鲁肃道:“曹操这是病急乱投医,想用诈降计?”

鲁肃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江面上的小船像片枯叶:“都督打算如何应对?”

“将计就计。”周瑜的目光落在刚归营的黄盖身上——这位老将押粮归来,正指挥士兵卸船,冻得通红的手还紧攥着船缆。

黄盖似有察觉,抬头望了望塔,与周瑜的目光撞个正着。他忽然放下船缆,大步往帅帐走去。

此时的帅帐内,周瑜正对着火攻图发愁。案上的竹简写着“需一忠勇之士诈降,携火具闯曹营”,墨迹已干了又湿。他知道,这差事九死一生,寻常将领断不敢应。

“报——黄盖将军求见。”

周瑜抬头时,黄盖已掀帘而入。老将军解下沾着霜的披风,露出甲胄上斑驳的旧伤:“都督,曹操派蔡中、蔡和来诈降,对不对?”

周瑜挑眉:“公覆何以知之?”

“蔡瑁刚死,他们便来降,太假。”黄盖往火攻图前一站,枯瘦的手指重重戳在“诈降”二字上,“都督是不是缺个去曹营放火的人?”

帐内的炭火烧得正旺,映得黄盖的皱纹里都是红光。周瑜望着这位鬓角比炭灰还白的老将,忽然起身行礼:“公覆若肯去,瑜感激不尽。只是……”

“只是需施苦肉计,让曹操信我是真降,对不对?”黄盖扯开衣襟,露出胸前纵横的伤疤,“我黄公覆从跟着孙坚将军起,身上的伤比这竹简上的字还多。再添几处,怕什么?”

周瑜喉头哽咽,亲自为他斟酒:“公覆,此去凶险……”

“为了江东,死亦无妨!”黄盖一饮而尽,将酒爵往案上一顿,“都督尽管动手,越重越好,才显得真切!”

三日后的军帐,气氛比江面的冰雾还冷。周瑜端坐帅案后,劈头就问黄盖:“公覆,昨日命你筹备火油,为何只送来一半?”

黄盖出列道:“江面冰封,火油难运。依我看,不如暂与曹操讲和,待开春再战。”

“放肆!”周瑜猛地拍案,案上的令箭震得乱响,“我江东健儿岂能畏敌求和?黄盖你敢扰乱军心,当斩!”

帐下诸将皆惊,程普连忙求情:“黄将军乃三世老臣,望都督开恩!”

黄盖却梗着脖子喊道:“周瑜你小子算什么东西!当年跟着孙策将军打庐江时,你还穿开裆裤呢!”

这话戳中了周瑜的痛处——他最恨人说他资历浅。年轻的都督猛地站起,腰间佩剑“呛啷”出鞘:“拖下去!杖责五十!”

军棍落在皮肉上的闷响,像砸在每个人的心上。黄盖起初还骂骂咧咧,打到二十棍时,声音已弱得像蚊子哼;三十棍后,鲜血浸透了裤管,在青砖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泊;五十棍毕,老将军早已昏死过去,后背的皮肉烂得像块破布。

蔡中、蔡和站在帐角,看得眼皮直跳。散帐后,两人连夜写了密信,说黄盖被周瑜毒打,怀恨在心,恐有降曹之意。

夜里,鲁肃提着药箱去探望黄盖。老将军刚从昏迷中醒来,见他进来便急问:“曹操那边有动静吗?”

“蔡中、蔡和的密信已经送过去了。”鲁肃往他后背敷着草药,指尖都在抖,“只是公覆你这伤……”

“这点伤算什么。”黄盖咬着牙,额头的冷汗滴在枕上,“明日你去见阚泽,让他替我去曹营献降书。”

阚泽是江东有名的辩士,接到黄盖的嘱托,当即揣着降书往北岸去。曹操见了降书,起初疑心重重,直到阚泽冷笑说“黄公覆受此大辱,不降难道等着被周瑜砍头”,又赌咒说“若有诈,甘受烹刑”,才渐渐信了。

“何时来降?”曹操盯着阚泽的眼睛。

“待东南风起,我船插青牙旗为号。”阚泽从容应对,心里却暗赞黄盖——老将军早算准了风向。

回到南岸,阚泽将曹操的反应告知周瑜。年轻的都督正对着火攻图出神,闻言忽然起身:“公覆的苦肉计成了!传我令,甘宁率快船二十艘,隐蔽在三江口,待黄盖点火时接应。”

此时的曹军水寨,蔡中、蔡和正围着炭炉喝酒。蔡和笑道:“黄盖那老东西,挨了五十棍,不死也残了,这次肯定是真降。”

蔡中却有些不安:“周瑜那么精明,会不会是故意演给咱们看的?”

“管他呢。”蔡和灌了口酒,“只要能杀了周瑜,替兄长报仇,管他真降假降。”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密信早已被周瑜截获,每句话都成了苦肉计的注脚。

五日后的清晨,江面上的冰雾刚散,东南风忽然刮得紧了。黄盖的二十艘快船挂满青牙旗,载着“降兵”和“粮草”,实则舱底塞满了硫磺、干柴,往曹营驶去。老将军趴在担架上,后背的伤刚结痂,一动就疼得钻心,却死死盯着北岸的营寨——那里有他要烧的战船,更有江东的未来。

曹操站在楼船上,见青牙旗越来越近,捋着胡须笑道:“黄盖果然来降了。”

程昱却指着船身急道:“主公快看!船行太稳,不似载粮,倒像空船!”

话音未落,那些“降船”突然燃起大火。东南风卷着烈焰,将二十艘船变成火龙,直撞向曹军连锁的战船。黄盖在火光中大笑,笑声混着咳嗽,震得担架都在抖。

北岸的蔡中、蔡和这才醒悟,拔刀想杀往火船,却被冲来的吴兵砍翻。临死前,蔡和望着满江火海,终于明白——他们自以为的“内应”,不过是周瑜苦肉计里的棋子。

南岸的周瑜站在了望塔上,看着北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忽然对鲁肃道:“替我谢谢公覆。”

鲁肃望着火海中隐约的青牙旗,轻声道:“他听见了。”

黄盖的快船在火海中穿梭,老将军被亲兵护着跳上甘宁的接应船时,后背的伤口又裂开了。他望着越来越远的曹营,忽然咳出一口血,却笑得像个孩子:“烧得好……烧得好啊……”

赤壁的火整整烧了三日,烧断了曹操的连锁战船,也烧出了三分天下的裂痕。黄盖的苦肉计成了千古绝唱,只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个挨了五十军棍的老将军,后来每逢阴雨天,后背的伤都会疼得睡不着觉。

许多年后,已是吴侯的孙权去探望退休的黄盖。老将军坐在廊下晒暖,后背的伤疤像条蜿蜒的蜈蚣。孙权摸着那些凹凸的伤痕,忽然问:“公覆,当年挨那五十棍,悔吗?”

黄盖抓起拐杖,指着远处的长江:“你看那江水,哪年不冻冰?可开春了,不还是照样东流?我这把老骨头,跟江水一样,挨几下冻,挨几下打,算什么?”

江风拂过,吹起老将军花白的胡须,也吹起了赤壁古战场的残烟。那五十军棍的疼,早已化作江东大地上的传说,在渔樵的歌声里,年复一年地流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200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