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8章 四大名着: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荣国府的喜鹊,仿佛知道了天大的喜事,从清晨就在院里的老槐树上聒噪个不停。赖大一路小跑,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冲进正厅时,差点被门槛绊倒:“老太太!老爷!大喜啊!大小姐被封为贤德妃了!”

贾母手里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炕桌上,她愣了半晌,才抓住赖大的胳膊:“你说什么?元春……元春成了贤德妃?”

“千真万确!”赖大喘着气,“宫里的太监刚传的旨,让老爷即刻进宫谢恩呢!”

贾政站在一旁,素来严肃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激动,手都有些发颤:“快!备轿!”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荣国府的每个角落。丫鬟仆妇们奔走相告,个个脸上带着笑,连走路都轻快了几分。王夫人拉着邢夫人的手,眼圈红红的:“可算熬出头了,我们元春……”话没说完,就被喜悦的泪水打断。

进宫谢恩的贾政,傍晚才回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皇上不仅封了元春为贤德妃,还恩准她明年正月十五回府省亲!”

“省亲?”贾母喜得眉开眼笑,“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咱们得好好准备,不能失了体面!”

于是,荣国府上下立刻忙了起来。最要紧的,是赶在省亲前,建好那座早已规划好的大观园——专为元春省亲打造的别院。贾政亲自带着工匠,在城外的荒地上丈量、规划,图纸改了又改,只求“天上人间诸景备”,让贵妃娘娘满意。

园子里的亭台楼阁,依着山水走势而建,凿池堆山,栽花种树,没用半年功夫,就初见规模。那水是引的活水,蜿蜒曲折,绕着假山流进池塘;那山是用太湖石堆的,玲珑剔透,洞壑幽深;那花是从江南运来的,牡丹、芍药、蔷薇、月季,四季都有花开。

这日,贾政带着一群清客相公,还有宝玉,到园子里验收工程,顺便给各处景致题名——省亲时,匾额对联是万万少不得的。

宝玉穿着件秋香色绫绸袄,跟着贾政身后,眼睛早就不够用了。他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园子:曲径通幽处,花木扶疏;小桥流水边,莺歌燕舞。他恨不得生出几双脚,把每个角落都逛遍。

一行人走到一处亭子,这亭子建在水边,四面环水,只有一座小桥通往岸边,亭顶是攒尖式的,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远远望去,像一只停在水面的翠鸟。

“这亭子建得别致,该起个什么名字好?”贾政捻着胡须,看向身边的清客。

一个清客连忙道:“依晚生看,不如叫‘翼然亭’,取‘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之意,既应景,又文雅。”

另一个清客摇头:“‘翼然’二字,太过寻常,不如叫‘泻玉亭’,你看这水从桥下泻出,如玉带一般,岂不是好?”

贾政皱眉,觉得都不如意,转头看向宝玉:“你有什么想法?”

宝玉早就在心里琢磨了,见父亲问起,朗声说道:“方才那位先生说‘泻玉’,固然贴切,只是‘泻’字略显粗俗,不如换个‘沁’字。这亭子临水,水汽氤氲,草木葱茏,泉水从石缝中沁出,清冽甘甜,不如就叫‘沁芳亭’。”

“沁芳亭?”贾政默念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故意板着脸,“这名字倒也过得去,只是未免太俗了些。”

旁边的清客们却纷纷叫好:“宝二爷这名字好!‘沁’字有浸润之意,‘芳’字点出花木之香,既雅致,又切景,比‘翼然’‘泻玉’强多了!”

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却暗自得意,又道:“既有名,还得有对联,你也一并做了吧。”

宝玉略一思索,便朗声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众人听了,都拍手称赞。这对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岸边的柳树,借着水的滋养,显得格外青翠;对岸的花朵,倒映在水中,香气仿佛也分成了一脉,顺着水流飘来。把这沁芳亭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

贾政哼了一声:“小孩子家,胡乱凑的,也值得你们这般夸奖?”嘴上虽骂,脚步却放缓了,显然是满意的。

宝玉心里美滋滋的,跟在贾政身后,又给几处景致题了名,做了联,比如“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个个都贴切雅致,引得清客们赞不绝口。

一直逛到傍晚,众人才尽兴而归。宝玉回到怡红院,刚坐下喝了口茶,就见黛玉扶着紫鹃进来了,脸上带着几分薄怒。

“我的荷包呢?”黛玉劈头就问,声音里带着委屈。

宝玉一愣:“什么荷包?”

“就是我前几日给你做的那个,上面绣着并蒂莲的。”黛玉说着,眼圈就红了,“我绣了好几天,你是不是弄丢了?还是……给了别人?”

宝玉这才想起,早上出门时,确实把那个荷包揣在怀里了,只是在大观园里跑了一天,不知掉到哪里去了。他心里一慌,连忙在身上摸来摸去,却怎么也找不到。

“我……我好像弄丢了……”宝玉有些心虚,不敢看黛玉的眼睛。

“弄丢了?”黛玉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就知道你不稀罕!那是我一针一线绣的,你说丢就丢了!”她说着,转身就要走。

“不是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宝玉急了,猛地想起什么,从贴身处掏出一个东西,正是那个绣着并蒂莲的荷包,“你看,我没丢,一直揣在怀里呢,刚才没摸到,让你误会了。”

原来,宝玉怕荷包被弄坏,特意贴身藏着,刚才着急,一时没摸到。

黛玉见荷包好好的,心里的气消了大半,却依旧嘴硬:“谁知道你是不是刚找回来的?”

宝玉见她还生气,也有些恼了:“我好心好意替你收着,你却冤枉我!早知道你这么不相信我,我还不如真的丢了!”

“你敢!”黛玉被他一激,火气又上来了,一把抢过荷包,“既然你不稀罕,留着也没用!”说着,从头上拔下金簪,就要把荷包挑破。

“你干什么!”宝玉连忙去抢,却被黛玉躲开。她拿着金簪,几下就把荷包的线挑断了,好好的一个荷包,瞬间变成了一堆零碎的布片和线头。

“黛玉!”宝玉又气又急,看着地上的碎布,心疼得不行,“你怎么能这么胡闹!”

黛玉见他真的生气了,心里也有些后悔,却拉不下脸,只是哼了一声:“我就胡闹了,你能怎么样?”她说着,转身跑出了怡红院,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个不停。

宝玉看着她的背影,又看看地上的碎布,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黛玉是因为在乎他,才会这么生气,可她也太任性了,说剪就剪了。

袭人连忙劝道:“二爷别气了,林姑娘也是一时糊涂。她心里是有你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在乎那个荷包。等她气消了,我再去劝劝她,让她再给你绣一个就是了。”

宝玉叹了口气:“我不是气她剪了荷包,是气她不相信我。我对她的心,难道她还不知道吗?”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棂,照在怡红院的地上,也照在那堆破碎的荷包上。宝玉坐在床边,手里捏着一片绣着并蒂莲的布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的难受。

他不知道,黛玉跑回潇湘馆,也趴在桌上哭了半天。紫鹃劝她:“姑娘,宝二爷不是故意的,他心里是有你的,不然也不会把荷包贴身藏着。”

黛玉哽咽道:“我知道……可我就是气不过,他怎么能说丢了呢?那是我……那是我……”她想说那是她用心做的,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夜色渐深,荣国府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大观园里的虫鸣,还在不知疲倦地响着。沁芳亭的灯光,倒映在水中,像一颗跳动的星星。宝玉和黛玉,虽然隔着几座院子,心里却都惦记着对方,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像这夜色一样,浓稠而绵长。

次日一早,宝玉就带着一个新的荷包料子,来到潇湘馆。黛玉见他来了,故意扭过头,不理他。

宝玉把料子递过去,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好妹妹,别生气了。这是我特意让人买的上好的云锦,你再给我绣一个,好不好?”

黛玉瞥了一眼那云锦,上面绣着缠枝莲,确实是好料子,心里的气早就消了,却还是故意说:“谁要给你绣?我才不绣呢。”

宝玉知道她是口是心非,笑道:“好妹妹,就当我求你了。以后我一定好好保管,再也不会弄丢了,好不好?”

旁边的紫鹃也帮腔:“姑娘,宝二爷都这么说了,你就原谅他吧。”

黛玉这才接过料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就再绣一个。不过,要是再弄丢了,我可再也不给你绣了。”

“一定不会!一定不会!”宝玉连连保证,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阳光透过潇湘馆的窗棂,照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媚。大观园的景致还在继续完善,而宝黛之间的故事,也像这园子里的花草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生长,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贾政看着大观园一天天建成,心里充满了期待。他想象着元春省亲时的盛况,想象着贾府因此更加兴旺发达,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只是他不知道,这座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建成的大观园,不仅是元春省亲的场所,更是宝玉、黛玉、宝钗等一群年轻人的青春乐园,也是他们日后悲欢离合的见证。

沁芳亭的泉水,依旧潺潺流淌,带着草木的清香,流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大观园里,即将上演的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038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