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98章 四大名着:拼命三郎结拜病关索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杨雄眼睁睁看着李逵被朱贵等人救走,心中又惊又怕。他知道自己弄丢了朝廷钦犯,回去定难交差,可若真随他们上了梁山,又舍不得县衙的差事——毕竟他在知县面前还有几分薄面,总盼着有朝一日能步步高升。思来想去,还是硬着头皮往沂水县衙赶。

到了知府衙门,杨雄“噗通”一声跪在知县面前,连连磕头:“大人恕罪!那李逵凶悍异常,又有同伙接应,属下拼死阻拦,却还是被他们劫走了……”他编了套说辞,把责任全推到“贼寇势大”上,只字不提自己被麻药麻倒的事。

知县本就知道李逵是梁山好汉,凶悍难擒,又见杨雄说得恳切,便叹了口气:“罢了,此事也怪不得你。只是你这押狱都头的差事,怕是不能再做了——暂且去当刽子手吧,戴罪立功。”

杨雄虽心中憋屈,却也不敢反驳,只得谢恩退下。刽子手这行当,说起来是公门差事,实则在街坊眼里与屠夫无异,走到哪里都遭人白眼。他揣着一肚子火气往家走,刚拐过街角,就被几个无赖拦住了去路。

这伙人是本地富户张大户家的庄丁,平日里横行霸道惯了。为首的瘦高个斜着眼打量杨雄:“哟,这不是杨都头吗?怎么改行当刽子手了?听说杀头能得不少赏钱,不如分兄弟们几文花花?”

另一个矮胖子也起哄:“就是!你杨雄在衙门里威风,到了这儿,也得给咱们哥几个孝敬孝敬!”

杨雄攥紧了拳头,他一身武艺,收拾这几个无赖易如反掌。可他刚丢了都头的差事,若是再打伤了人,怕是连刽子手都做不成了。他强压怒火:“我身上没带钱,让开!”

“没带钱?那就卸你只胳膊抵账!”瘦高个说着,就伸手去推杨雄。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断喝:“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路抢劫!”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路边茶馆里走出个汉子。这人身形挺拔,穿着件青布短褂,腰间别着把朴刀,眉眼间透着股狠劲。他几步走到杨雄跟前,打量了那几个庄丁一眼:“你们仗着张大户的势,在这儿欺负人,当真以为没人管得了?”

瘦高个见他面生,嗤笑道:“哪来的野小子,也敢管爷爷们的事?识相的赶紧滚,不然连你一起揍!”

那汉子也不答话,侧身躲过瘦高个挥来的拳头,反手一拧,只听“咔嚓”一声,瘦高个的胳膊就脱了臼,疼得嗷嗷直叫。其余几个庄丁见状,举着棍子就冲上来,却被那汉子三拳两脚打得鼻青脸肿,哭爹喊娘地跑了。

杨雄又惊又喜,拱手道:“多谢好汉相助!在下杨雄,不知好汉高姓大名?”

那汉子咧嘴一笑:“小人石秀,江湖上人称‘拼命三郎’。久闻杨都头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杨雄一愣:“好汉认得我?”

“在江州时便听过杨都头武艺高强,只是方才见那些无赖欺负你,为何不还手?”石秀问道。

杨雄叹了口气,把自己丢了差事、怕再惹祸端的事说了一遍。石秀听了,赞道:“杨都头顾全大局,是条汉子!我石秀最敬佩的就是重情重义之人,不知你愿不愿意与我结为兄弟?”

杨雄正愁没个知己,见石秀豪爽正直,心中大喜:“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两人当即在路边撮土为香,拜了把子。杨雄年长几岁,做了兄长,石秀为弟。

结拜之后,杨雄拉着石秀往家走:“兄弟,你这是要往哪里去?若无处可去,不如先到我家住下,咱们兄弟也好亲近亲近。”

石秀正愁没个落脚处,连忙应道:“多谢哥哥收留!”

杨雄的家在县城后街,是个不大的院落。推门进去,只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院子里劈柴,正是杨雄的岳父潘公。潘公见杨雄带了个陌生汉子回来,忙问:“贤婿,这位是?”

“岳父,这是我刚结拜的兄弟石秀,江湖人称拼命三郎,今日路过此地,我请他来家住几日。”杨雄又指着潘公对石秀道,“这是我岳父潘公。”

石秀连忙行礼:“见过潘公。”

潘公笑着扶起他:“好汉不必多礼,快进屋坐。”

正说着,里屋走出个妇人,生得眉清目秀,身段妖娆,正是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她见了石秀,眼睛一亮,柔声问道:“这就是叔叔?生得好俊朗的模样。”

石秀见她容貌出众,却也不敢多看,拱手道:“见过嫂嫂。”

潘巧云捂着嘴笑:“叔叔客气了,快进屋喝茶。”

四人进屋坐下,潘巧云端来茶水,不住地打量石秀,眼神里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杨雄只顾着和石秀说话,倒没留意这些。

聊起近况,石秀说自己原是屠夫出身,后来在江湖上漂泊,靠打些零工过活。潘公一听,眼睛亮了:“我年轻时候也开过肉铺,后来老伴儿走了,就歇了业。如今家里也不宽裕,我正想着重操旧业,只是缺个懂行的帮手。石秀贤侄既是屠夫出身,不如来帮我打理肉铺?工钱好说!”

杨雄一听,正中下怀:“是啊兄弟,这样你也有个安稳营生,不必再四处漂泊了。”

石秀本就无处可去,见潘公和杨雄都真心相邀,便答应了:“多谢岳父和哥哥抬举!我定当尽心竭力。”

潘公雷厉风行,次日就盘下了街口的一间铺面,买了刀具、案板,又从乡下收了些猪肉,准备开张。杨雄请人写了块“潘记肉铺”的招牌挂起来,石秀则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开张那天,潘公放了挂鞭炮,街坊邻居都来凑热闹。可一看肉铺的老板是潘公,帮工的是石秀,而杨雄这个刽子手在一旁帮忙招呼,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这肉铺是刽子手杨雄家开的!”

“可不是嘛,刽子手杀猪,这肉吃着都瘆人!”

“潘公也是,怎么找了个刽子手当女婿,还开起了肉铺……”

这些闲话传到潘公耳朵里,他叹了口气,却也没放在心上。石秀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对杨雄道:“哥哥,要不我还是走吧,别连累了你们。”

杨雄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别听他们胡扯!咱们做的是正经生意,光明正大,怕什么?谁再敢说闲话,我打断他的腿!”

石秀见杨雄如此维护自己,心中感激,也就不再提走的事,专心打理肉铺。他手脚麻利,卖肉时斤两足、态度好,没过几日,就有不少回头客,闲话也渐渐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石秀在杨家住得也算安稳。可潘巧云却渐渐生出些别的心思。她原是屠夫王押司的妻子,王押司死后,才改嫁给杨雄。杨雄平日里要么在衙门当差,要么喝得酩酊大醉,对她不甚体贴。如今见石秀年轻力壮,生得也周正,又精明能干,心里便起了些涟漪。

起初,她只是借着送饭的由头,到肉铺里转悠。石秀忙着切肉、算账,也没多想。可渐渐地,潘巧云的举动越来越出格——有时递碗水,手指故意在石秀手上蹭一下;有时说些家常话,眼神直勾勾地盯着他,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还有一次,她竟穿着件半露酥胸的纱衣,说是天热,在院子里纳凉,眼睛却不住地往石秀屋里瞟。

石秀是个精明人,哪里看不出潘巧云的心思?他心里又气又怕——气的是潘巧云不守妇道,怕的是这事若被杨雄知道,兄弟情谊定然破裂。

有一次,潘巧云端着一碗炖肉送到肉铺,笑着说:“叔叔连日辛苦,我炖了点肉给你补补身子。”说着,就往石秀身边凑,一股香气直扑他的鼻子。

石秀连忙后退一步,接过碗:“多谢嫂嫂,我自己来就行。”

潘巧云却不走,反而伸手想去拂石秀肩上的肉末:“看你,弄得一身油。”

石秀猛地侧身躲开,沉声道:“嫂嫂请回吧,这里还有生意要做。”

潘巧云的手僵在半空,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地笑了笑:“那叔叔忙,我先回去了。”

待潘巧云走后,石秀长长舒了口气,后背已惊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潘巧云——每天天不亮就去乡下收猪,天黑透了才回来;就算在家,也尽量待在肉铺里,少进内院;潘巧云端来的吃食,他要么让迎儿(潘巧云的侍女)转交,要么就说自己吃过了。

迎儿是个机灵的丫头,也看出了潘巧云的心思,见石秀如此避嫌,心里暗暗佩服他的正直。

杨雄对此却毫无察觉,他依旧每天忙着衙门的事,偶尔回家,见石秀把肉铺打理得井井有条,潘巧云也笑脸相迎,只当一家人相处和睦,心里十分欢喜。

转眼到了潘巧云前夫王押司的忌日。杨雄早答应过潘巧云,要请几个和尚来家里做两天道场,超度亡魂。潘公便让石秀把肉铺歇业两天,腾出地方来做法事。

那天石秀从乡下收猪回来,见肉铺关了门,院子里堆着些香烛、经卷,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想起这些日子潘巧云的纠缠和自己的刻意回避,不由得猜测:“莫不是嫂嫂嫌我碍眼,借着做法事的由头,想把我赶走?”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回到自己屋里,把这几个月肉铺的账目一笔一笔记清楚,又把赚来的银子分成两份——一份是自己的工钱,一份是该交给他俩的盈利。

傍晚,潘公从外面请和尚回来,见石秀在收拾东西,疑惑地问:“石秀贤侄,你这是做什么?”

石秀把账目和银子递过去,抱拳道:“岳父,哥哥,这几个月多谢你们收留。如今肉铺歇业,我也该走了,这些是账目和银子,您点点。”

潘公愣住了:“贤侄这是为何?好好的怎么要走?”

“我在这儿住得久了,怕打扰了嫂嫂和哥哥的清净。”石秀含糊道,不愿把潘巧云的事说出来。

这时杨雄也回来了,听闻石秀要走,急道:“兄弟,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是结拜兄弟,你的家就是我的家,怎么说打扰呢?”

潘巧云也从里屋出来,假意挽留:“叔叔,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惹你生气了?你可千万别走啊。”

石秀看了她一眼,冷冷道:“嫂嫂多虑了,我只是想出去闯荡闯荡。”

潘公见石秀执意要走,急得直跺脚:“贤侄,这肉铺离了你可不行!再说,做法事只是暂时的,过了这两天就开张,你可不能走!”他拉着石秀的手,死活不让他收拾东西。

杨雄也道:“兄弟,有什么事你跟我说,千万别憋在心里。若是嫌工钱少,我再给你加!”

石秀见他们如此真诚,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心想或许真是自己多心了。他叹了口气:“既然哥哥和岳父如此挽留,那我就再住些日子。”

潘公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让潘巧云去做饭,留石秀吃饭。潘巧云心里暗暗得意,以为石秀是被自己的“诚意”打动了,看他的眼神越发露骨。石秀只当没看见,低头扒着饭,心里却打定主意,等法事一结束,就找个借口离开。

做道场那天,请的是报恩寺的几个和尚,为首的是个叫裴如海的僧人。这裴如海生得眉清目秀,能说会道,早年曾拜潘公为干爷,和潘巧云以师兄妹相称,关系十分亲近。

潘巧云见了裴如海,脸上笑开了花,忙前忙后地招呼,又是递茶,又是递水果,一口一个“师兄”,喊得格外亲热。裴如海也毫不避讳,眼神总在潘巧云身上打转,两人时不时交头接耳,说些旁人听不清的话。

石秀看在眼里,心里疑窦丛生:“这和尚与嫂嫂未免太过亲近了些,哪里像出家人的样子?”

第一天法事结束后,杨雄接到衙门的通知,说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得在衙门值夜班。潘巧云听说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嘴上却假意叮嘱:“官人路上小心,夜里别着凉。”

杨雄走后,潘巧云对潘公说:“爹爹,您年纪大了,早点歇息吧,这里有我和迎儿照应就行。”又对几个小和尚道:“你们也去厢房歇着,夜里的功课让我师兄一个人做就好。”

潘公不疑有他,打着哈欠回房了。小和尚们也累了,纷纷退到厢房。院子里很快就只剩下潘巧云、迎儿和裴如海。

裴如海见状,从怀里摸出个锦盒递给潘巧云:“师妹,这是我特意为你求的护身符,戴着能保平安。”

潘巧云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精致的金观音,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多谢师兄,你对我真好。”

“师妹若喜欢,我以后天天给你送东西。”裴如海说着,就想去拉潘巧云的手。

迎儿在一旁看得脸红心跳,低着头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院子角落里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像是有人踢翻了什么东西。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分开。

只见石秀从黑暗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把朴刀,像是刚练完武。他看了裴如海一眼,淡淡道:“夜里风大,师父还是早些歇息吧,别耽误了明天的法事。”

裴如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干咳两声道:“贫僧知道了,这就去歇息。”说罢,匆匆往厢房走去。

潘巧云瞪了石秀一眼,没好气道:“叔叔大半夜不睡觉,在这里舞刀弄棍做什么?吓着我师兄了!”

“我睡不着,练练刀法防身。”石秀冷冷道,“嫂嫂也早点歇息吧,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传出去不好听。”

潘巧云被噎得说不出话,恨恨地转身进了屋。

石秀站在院子里,望着裴如海厢房的方向,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事儿绝没那么简单。今夜他若是没出来,指不定会发生什么龌龊事。他握紧了手里的朴刀,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若是这两人真敢做出对不起哥哥的事,他拼命三郎绝不会放过他们!

夜渐渐深了,院子里静得只剩下风吹树叶的声音。石秀靠在廊柱上,眼睛却死死盯着裴如海的厢房和潘巧云的房门,一夜未眠。他知道,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069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