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7章 四大名着:七擒孟获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建兴三年秋,银坑山的枫叶红得像燃起来的火。孟获站在梁都洞的寨墙上,望着远处三江城的方向,手里的铁蒺藜骨朵被攥得发烫。五擒五纵的耻辱像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直到看见妻子祝融夫人披甲持刃的身影,才稍稍定了定神。

“大王莫急,”祝融夫人的丈八长标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她身后的女兵个个赤着双脚,小腿上绑着锋利的短刀,“待我去会会蜀军,定要让诸葛亮知道,我南中女子也不是好惹的!”

孟获望着她率三千女兵冲下山坡,忽然想起当年迎娶她时,部落长老说的话:“祝融氏的女儿,能引雷唤电。”那时只当是传说,此刻却觉得,或许真要靠这女子挽回些颜面。

蜀军在三江城外扎营,诸葛亮正与马岱研究木鹿大王的情报,忽然闻报祝融夫人挑战。赵云刚要请战,却被诸葛亮拦住:“此女惯用飞刀,且熟知地形,不可轻敌。”他看向张嶷、马忠,“你二人引一军出战,只许败,不许胜,将她诱至左侧的盘蛇谷。”

张嶷、马忠领命而去。两军在谷口相遇,祝融夫人拍马而出,长标直取张嶷。张嶷佯装不敌,拨马就走,马忠也跟着败退。祝融夫人哪里肯舍,率军紧追不舍,眼看就要冲出谷口,忽然听到两侧山上响起梆子声。

“不好!”祝融夫人心知中计,急忙勒马,却见谷口已被巨石堵住。她怒吼着掷出飞刀,射中几个冲上来的蜀军,可女兵们被谷内的滚石砸得阵脚大乱。张嶷、马忠回身杀来,没几个回合,就将她生擒活捉。

当祝融夫人被押到蜀营时,诸葛亮亲自为她松绑,命人奉上奶茶:“夫人乃南中巾帼,何必随孟获做这无谓的争斗?若肯劝他归顺,我保你母子平安,世代富贵。”

祝融夫人却将奶茶泼在地上,银铃般的声音带着怒意:“我南中儿女,只有战死的英雄,没有投降的懦夫!要杀便杀!”

诸葛亮并不动怒,只是命人将她安置在偏营,每日送上南中风味的饮食。三日后,孟获的使者果然来了,愿以换回张嶷、马忠为条件,赎回祝融夫人。诸葛亮笑着应允,还特意备了两车蜀锦作为回礼。

祝融夫人回到梁都洞时,孟获正焦躁地踱步。见她平安归来,忙上前扶住:“夫人受苦了!”祝融夫人却甩开他的手,眼眶通红:“诸葛亮待我不薄,他说……只要你归顺,南中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孟获猛地推开她:“你竟被他蛊惑?那是他的奸计!”他转身对亲卫道,“速去请木鹿大王!我就不信,他诸葛亮能斗得过百兽!”

七日后,八纳洞主木鹿大王带着他的兽兵赶到。这位洞主骑着一头白象,身后跟着数千名披着兽皮的蛮兵,更惊人的是,还有一群猛虎、豺狼、毒蛇被铁链拴着,个个凶神恶煞。

“诸葛亮,”木鹿大王在阵前举起令牌,“我这百兽阵,当年吓退过曹操的大军,今日就让你尝尝厉害!”说罢,令牌一挥,蛮兵们解开铁链,猛兽们嘶吼着冲向蜀军。

赵云、魏延率军迎击,可战马见了猛虎,吓得连连后退。刀枪砍在猛兽身上,只能划出道血痕,反被它们扑倒咬伤。二将无奈,只得率军后撤,眼睁睁看着兽兵劫掠了半个营寨。

回到中军帐,赵云、魏延跪地请罪。诸葛亮却笑着扶起他们:“我早说过不怪你们。”他命人抬来十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些色彩斑斓的绸缎,还有几面巨大的铜鼓。

“明日我亲去迎战,”诸葛亮指着绸缎,“这些东西,就是破兽阵的法宝。”

次日清晨,两军再次对垒。木鹿大王见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身后跟着些推着木箱的士兵,忍不住大笑:“诸葛亮,你是来送绸缎给我做寿衣吗?”

诸葛亮微微一笑,命人展开绸缎。那些红、黄、蓝三色的绸缎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猛兽们从未见过这般鲜亮的颜色,顿时躁动起来。紧接着,蜀军敲响铜鼓,“咚咚”的巨响震得山谷都在发颤,老虎吓得伏地不起,豺狼夹着尾巴乱窜。

“放!”诸葛亮一声令下,士兵们将木箱里的硫磺粉、烟硝粉撒向空中。硫磺遇火燃起浓烟,呛得猛兽们疯狂逃窜,反而冲进了蛮兵的阵中。木鹿大王的白象受惊,将他甩在地上,转身冲进丛林。

蜀军趁势掩杀,蛮兵们被自家的猛兽踩得死伤无数。孟获在寨墙上望见,眼前一黑,差点从墙上栽下去。祝融夫人扶住他,声音带着哭腔:“大王,我们输了,真的输了……”

孟获还想再战,却被身边的长老们死死拉住。八纳洞的残兵跪在地上哭喊:“大王,木鹿大王被踩死了,我们再也没人能驱兽了!”

当晚,孟获带着残部往秃龙洞逃去。走到半路,忽然被一支蜀军拦住,为首的正是诸葛亮。月光下,诸葛亮的羽扇轻轻摇动:“孟获,这是第六次了。”

孟获看着身边寥寥无几的亲卫,忽然拔出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我孟获纵横南中三十年,从未想过会输给一个汉人!今日我死在这里,你若有种,就杀了南中所有的人!”

诸葛亮却命人让出一条路:“我杀你易如反掌,可杀了你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孟获。我要的不是你的命,是南中百年的安宁。”他从车上取下一个布包,“这是蜀地的稻种,比你们种的谷子产量高两倍,你若要,就拿去。”

孟获盯着那个布包,像盯着什么烫手的东西。他最终还是带着人走了,布包被扔在地上,稻种撒了一地,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逃到秃龙洞后,孟获请来了最后的救兵——乌戈国的藤甲军。这些士兵的铠甲用百年老藤浸泡桐油制成,刀砍不进,箭射不透,当年曾大败过孙权的军队。孟获看着他们青黑色的藤甲,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诸葛亮,这次我看你怎么破!”

藤甲军果然厉害,蜀军连续攻打十日,损兵折将,连赵云都被藤甲撞得肋骨断裂。诸葛亮站在山上观察了三日,终于发现藤甲的破绽——怕火。

他命人在盘蛇谷两侧堆满干柴和硫磺,又让魏延率军诈败,将藤甲军引入谷中。当三万藤甲军全部进入谷内,诸葛亮一声令下,谷口的巨石落下,两侧的干柴被火箭点燃,硫磺遇火燃起冲天大火。

藤甲遇火即燃,蛮兵们瞬间成了火人,惨叫声响彻山谷。孟获在谷外望见,目眦欲裂,却被祝融夫人死死抱住:“大王,不能去!去了也是送死!”

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盘蛇谷的石头都被烧得发红。当诸葛亮走进谷中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味,地上是成片的焦炭,连江水都被染成了黑色。他望着这惨烈的景象,忽然对着谷口拜了三拜:“今日焚杀藤甲军,实乃不得已为之,愿上天恕罪。”

孟获被擒时,浑身都是黑灰,头发胡子被烧焦了大半。他看着诸葛亮,眼中没有了愤怒,只有无尽的疲惫:“我输了……彻底输了……”

诸葛亮亲自为他掸去身上的灰尘:“孟获,你可知为何我一次次放你?”他指向谷外正在劳作的南中百姓,“他们本可以种稻子、织锦缎,却因为你的执念,不得不拿起刀枪。现在,该结束了。”

孟获忽然跪在地上,对着盘蛇谷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渗出血来:“我愿归顺!从今往后,南中永属大汉,若有二心,就让我像藤甲军一样,化为焦炭!”

诸葛亮扶起他,眼中闪过欣慰:“好!我奏请陛下,封你为御史中丞,总领南中事务。你的部将都封为列侯,世守其地。”

七擒七纵,终于尘埃落定。当孟获带着南中各部落的首领来到蜀营投降时,诸葛亮命人设宴款待。席间,祝融夫人亲手为诸葛亮斟酒:“丞相仁厚,我南中百姓永世不忘。”

诸葛亮接过酒盏,望向窗外银坑山的方向,那里的枫叶依旧红得似火,却不再像燃烧的战火,而像预示丰收的霞光。他知道,这场耗时近一年的南征,终于换来了想要的结局——不是征服,而是归顺;不是杀戮,而是安宁。

大军北返时,南中百姓夹道相送,孩子们捧着野果塞进士兵手里,老人们拉着诸葛亮的衣袖,一遍遍说着“谢谢”。孟获骑着白象,带着各部族首领,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泸水岸边。

“丞相,”孟获指着江面上的竹筏,“这是我们连夜扎的,送大军过江。”竹筏上摆满了南中特产的香料、宝石,还有那包被孟获扔掉又捡回来的稻种。

诸葛亮站在泸水西岸,回望南中连绵的群山,忽然对身边的马谡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句话,我今日才算真正懂了。”

江水向东流去,带着南中的泥土芬芳,也带着这场战争的记忆。而诸葛亮知道,平定南中只是开始,祁山的烽火还在等着他,那个“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誓言,还需要用更多的心血去实现。

当蜀军的旌旗消失在北方的山道上时,孟获站在银坑洞的寨墙上,将那包稻种交给儿子:“记住,这片土地,以后要种稻子,不要再种仇恨。”夕阳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680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