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7章 四大名着:白茫茫厚地高天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北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生疼。刘姥姥裹紧了身上的旧棉袄,牵着板儿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京城的大牢走去。路两旁的枯树枝桠,像一只只伸向天空的手,在铅灰色的天幕下,显得格外狰狞。

“姥姥,咱们真要去看那些贾府的人吗?”板儿仰着冻得通红的小脸,怯生生地问。他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姥姥去荣国府,那里的点心好吃,院子好看,可现在听人说,那家人都被关起来了,成了罪人。

“去,咋能不去?”刘姥姥叹了口气,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想当年,人家待咱们不薄,如今落了难,总得去瞧瞧。”

她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是几个刚蒸好的窝窝,还有一小罐咸菜,是她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大牢的门阴森森的,门口的守卫穿着冰冷的铁甲,眼神像刀子一样。刘姥姥说明来意,好说歹说,又塞了两个窝窝给守卫,才被放进去。

一股浓重的霉味和血腥味扑面而来,呛得刘姥姥直咳嗽。牢房里阴暗潮湿,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稻草,几个曾经衣着光鲜的人,此刻都穿着囚服,蜷缩在角落里,形容枯槁,眼神空洞。

“贾政老爷?”刘姥姥试探着喊了一声。

角落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抬起头,正是贾政。他浑浊的眼睛看了刘姥姥半天,才认出她来,嘴唇哆嗦着:“是……是刘姥姥?”

“是我,老爷。”刘姥姥把布包递过去,“给您带了点吃的。”

贾政接过布包,看着里面的窝窝,老泪纵横:“多谢……多谢你还来看我们……”

王夫人也凑了过来,她瘦得脱了形,脸上满是皱纹,见了刘姥姥,只是呜呜地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邢夫人坐在另一边,眼神呆滞,仿佛没看到她们。

刘姥姥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难受得很。她想起当年在大观园里,贾母拉着她的手说话,王夫人还赏了她不少东西,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几年,竟会落到这般田地。

“巧姐呢?”刘姥姥忽然想起什么,急切地问,“我那外孙女呢?”

提到巧姐,王夫人哭得更凶了:“被她舅舅王仁……卖了……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了……”

刘姥姥心里一沉,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竟然被卖了?她咬了咬牙:“你们放心,我一定把她找回来!”

正说着,一个小尼姑从牢房尽头走过来,穿着灰色的僧袍,手里拿着一串佛珠,面无表情。刘姥姥觉得眼熟,仔细一看,竟是惜春。

“四姑娘!”刘姥姥喊了一声。

惜春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冷漠得像冰:“施主认错人了,贫尼法号‘了尘’。”

“四姑娘,你不认得我了?我是刘姥姥啊!”刘姥姥急道。

“世间万物,皆是虚妄。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惜春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转身就走,再也没回头。

刘姥姥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这孩子,是彻底看透了红尘,连亲人都不认了。

从大牢出来,刘姥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巧姐。她四处打听,逢人就问,终于从一个老鸨嘴里得知,巧姐被卖到了城南的“怡红院”——那是京城有名的妓院。

“不行,我得去赎她!”刘姥姥攥紧了手里仅有的几两银子,那是她卖了家里唯一一头猪换来的。

可老鸨说,巧姐是“清倌人”,赎身要一百两银子。一百两!对刘姥姥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我只有这些,您先收下,剩下的我一定想办法!”刘姥姥把银子都掏了出来。

老鸨掂了掂银子,撇撇嘴:“这点银子,还不够她一个月的花销。你要是凑不齐,就别来烦我!”

刘姥姥没气馁。她回到乡下,把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卖了,又挨家挨户地求亲告友,磕了无数个响头,终于凑够了一百两银子。她揣着沉甸甸的银子,再次来到“怡红院”。

巧姐被关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脸上满是泪痕,见了刘姥姥,像见了救星,扑进她怀里放声大哭:“姥姥!姥姥!”

“孩子,别怕,姥姥来接你了。”刘姥姥抱着她,眼泪也掉了下来。

老鸨收了银子,不情愿地让巧姐跟着刘姥姥走了。巧姐穿着一身旧衣裳,头发乱糟糟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紧紧抓着刘姥姥的手,生怕再被卖掉。

“姥姥,我娘呢?”巧姐小声问。

刘姥姥心里一酸,她还不知道王熙凤的事。就在她找巧姐的时候,大牢里传来消息,王熙凤病死了。据说她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盏孤灯陪着她,身上还穿着那件半旧的棉袄。

“你娘……去了一个好地方,再也不用受苦了。”刘姥姥撒了个谎。

巧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

刘姥姥带着巧姐,暂时住在一个破庙里。她每天出去给人缝补浆洗,换点米粮,勉强糊口。巧姐也很懂事,帮着刘姥姥扫地、做饭,渐渐从阴影里走了出来。

这日,刘姥姥正在街上给人缝衣服,忽然看到一群人围着看告示,她挤进去一看,上面写着:贾宝玉因“无实据”,被释放出狱。

“宝二爷出来了?”刘姥姥又惊又喜,连忙拉着巧姐,“走,咱们去看看。”

她们在城门口等了几天,终于看到了宝玉。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长衫,头发很长,胡子也没刮,脸上带着几分沧桑,眼神却异常平静,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痴傻和天真。

“宝二爷!”刘姥姥喊了一声。

宝玉转过头,看到刘姥姥和巧姐,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刘姥姥?巧姐?”

“是我们,二爷。”刘姥姥拉着巧姐上前。

巧姐看着宝玉,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宝叔叔。”

宝玉摸了摸她的头,叹了口气:“苦了你了。”

就在这时,一艘渡船靠岸,下来一个女子,穿着素色的衣裙,抱着一个孩子,脸上满是风霜。宝玉看到她,愣住了:“云丫头?”

那女子正是史湘云。她丈夫卫若兰战死了,她带着孩子,四处流浪,刚从江南回来。

“宝哥哥!”史湘云也认出了宝玉,再也忍不住,抱着他放声大哭。

宝玉也红了眼圈,拍着她的背:“别哭,别哭,咱们还活着,就好。”

两个曾经在大观园里吟诗作对的人,如今在寒风中相拥而泣,引来不少人围观。

哭了一阵,史湘云看到巧姐,问:“这是?”

“是巧姐。”宝玉介绍道。

史湘云拉着巧姐的手,叹了口气:“真是苦了这孩子。”

就在这时,街上一阵喧哗,一群官差押着一个犯人走了过来。那犯人穿着囚服,戴着枷锁,正是贾雨村。他看到宝玉,眼里闪过一丝羞愧和恐惧,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宝玉看着他,忽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宝哥哥,你怎么了?”史湘云不解地问。

宝玉指着贾雨村,笑着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他也有今天!”

他笑得越来越响,仿佛要把这些年所有的委屈、痛苦、不甘,都笑出来。街上的人都看着他,以为他疯了。

笑了很久,宝玉才停了下来,脸上恢复了平静。他对史湘云说:“云丫头,你先带着巧姐跟刘姥姥去乡下,我还有点事,办完就去找你们。”

“你要去哪?”史湘云问。

“我去见一个人。”宝玉说。

他去的是宝钗的住处。那是一间狭小的屋子,是宝钗用自己仅剩的首饰换来的。宝钗见了宝玉,愣了一下,随即平静地说:“你来了。”

“嗯。”宝玉看着她,她也瘦了,脸上有了细纹,但眼神依旧温和。

“我要走了。”宝玉说。

宝钗点点头:“我知道。”她早就料到,这个心不在俗世的人,迟早会离开。

“对不起。”宝玉说,“让你受苦了。”

“没什么对不起的。”宝钗笑了笑,“这都是命。你……多保重。”

“你也是。”宝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转身就走。

宝钗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知道,这一别,就是永别。

宝玉走出城,一路向北。雪花又开始飘落,纷纷扬扬的,像漫天的柳絮。他回头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那里有他爱过的人,有他恨过的人,有他欢乐的记忆,也有他痛苦的回忆。

可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他继续往前走,脚下的路被白雪覆盖,一眼望不到尽头。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白茫茫,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天。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宝玉轻声念着,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

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茫茫雪原中,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再也找不到踪迹。

刘姥姥带着巧姐和史湘云在乡下住了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巧姐渐渐长大了,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庄稼汉,生儿育女,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史湘云也慢慢走出了伤痛,帮着刘姥姥打理家事。

她们偶尔会想起京城的繁华,想起那些逝去的人,但更多的时候,是珍惜眼前的平静和安宁。

荣国府的废墟上,长出了青草。曾经的亭台楼阁,都化作了尘土。只有那首《好了歌》,还在风中轻轻回荡: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厚地高天,终究容不下那些痴缠的爱恨,那些繁华的幻梦。一切都归于虚无,只留下无尽的风雪,在天地间,永恒地吹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311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