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4章 四大名着:还魂寇善人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1

铜台府的牢门,锁不住悟空的火眼金睛。

当他押着盗贼和丫鬟闯进知府大堂时,本以为真相大白,能洗清冤屈,却没料到那昏知府被柳氏的银子糊了心,竟指着他喊:“妖猴!定是你串通盗贼,杀人灭口!”一句话没说完,就指挥官兵动手。

悟空本想反抗,却见唐僧在一旁摇头,只得暂时隐忍,被官兵用特制的锁链捆了。八戒和沙僧也不肯束手就擒,奈何官兵人多势众,又有对付僧人的法器,没多久也被捆了个结实,和唐僧一起关回大牢。

“师父,这昏官不讲理!俺老孙拆了他的衙门!”悟空在牢里气得直跺脚,锁链被他挣得“咔咔”响。

唐僧闭目诵经,声音平静:“悟空,稍安勿躁。是非自有公论,若我们此刻动手,反倒坐实了罪名。”

正说着,牢门被推开,寇家的老管家提着个食盒进来,见了唐僧,老泪纵横:“圣僧,委屈您了……老奴知道您是好人,定是被那毒妇陷害了。”他打开食盒,里面是些馒头和咸菜,“您垫垫肚子,老奴已让人去京城告御状了。”

悟空看着老管家,忽然心生一计:“老管家,你可知员外的尸体还在府中?”

“在……在灵堂停着。”老管家不解。

“你且放心,俺定能让员外活过来,亲自指证真凶!”悟空说罢,趁狱卒不注意,拔下根毫毛变作自己,真身则化作一道金光,冲出大牢。

他先去寇府,从盗贼窝藏的赃物里挑出几件寇员外常用的物件——一串紫檀佛珠,一方端砚,还有件没穿过的锦袍,然后直奔地府。

地府的奈何桥边,地藏王菩萨正盘膝而坐,超度亡魂。悟空上前作揖:“菩萨,弟子孙悟空,求您救救寇善人!”

地藏王睁开眼,温和地问:“寇洪阳寿未尽,却因横祸身亡,魂魄已到地府,正要过奈何桥。你为何要救他?”

“菩萨,寇员外一生行善,却遭此横祸,还被柳氏冤枉,若不还他清白,天理难容!”悟空将铜台府的事说了一遍,又把寇员外的物件呈上,“您看,这些都是他行善的见证,求菩萨开恩,让他还阳吧!”

地藏王叹了口气:“也罢,寇洪阳寿还有一纪(十二年),本不该早逝。既然你求告,我便让他还魂,只是需得你亲自去黄泉路将他魂魄引来。”

悟空谢过地藏王,跟着鬼差来到黄泉路,果然见寇员外的魂魄正茫然地往前走,嘴里还念叨着:“我没得罪谁啊……为何要抓我……”

“寇员外!”悟空喊了一声。寇员外回头见是悟空,愣了愣:“孙长老?你怎么也来了?难道……你也被那毒妇害了?”

“俺没事!”悟空笑道,“菩萨开恩,让你还阳,快跟俺走!”他拉住寇员外的魂魄,一阵风似的回到铜台府,从牢窗钻进去,对着唐僧道:“师父,俺把寇员外请来了!”

唐僧又惊又喜,刚要说话,却见悟空对着寇员外的尸体(已被柳氏移到牢里“对质”)一指,寇员外的魂魄“嗖”地钻进尸体。没过多久,寇员外忽然睁开眼,咳嗽了几声,坐了起来:“哎哟……我的胸口……”

牢门外的狱卒听见动静,吓得大喊:“诈尸了!诈尸了!”知府闻讯赶来,见寇员外活生生地坐在牢里,吓得魂飞魄散:“你……你不是死了吗?”

“托孙长老的福,阎王爷不收我!”寇员外指着知府,“你这昏官!被柳氏蒙蔽,冤枉好人,还不快把我儿徒放了!”他把柳氏如何挑逗唐僧、如何与盗贼勾结、如何嫁祸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句句属实,连柳氏和丫鬟的私房话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知府这才彻底明白,连忙下令释放唐僧师徒,将柳氏和盗贼一并打入死牢。百姓们听说寇员外死而复生,都拥到牢门口,对着唐僧师徒磕头谢恩,喊着“活菩萨”。

寇员外拉着唐僧的手,泪如雨下:“圣僧,让您受委屈了!若不是您,我不仅冤死,还要背负骂名啊!”

唐僧扶起他:“员外吉人天相,自有福报。只是往后,还需管教好家人,莫再出这等事。”

寇员外连连称是,非要留唐僧师徒再住百日,弥补过错。唐僧婉言谢绝:“取经事急,不敢再耽搁。员外的心意,贫僧心领了。”

离开铜台府时,寇员外带着全城百姓送了三十里地,还让工匠做了块“还魂圣僧”的牌匾,非要挂在唐僧的行李上。悟空笑着收下,扛在肩上,倒像面得胜的锦旗。

一路西行,转眼就到了上元节。远远望见一座城池,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正是金平府。城门口的慈云寺方丈,早就带着僧人等候,见了唐僧师徒,连忙合十:“圣僧远道而来,恰逢上元佳节,我寺已备下斋饭,恳请圣僧在寺中赏灯,共度佳节。”

唐僧本想赶路,却被方丈的诚意打动,又见城中百姓喜气洋洋,便答应了。慈云寺里挂满了花灯,有走马灯、宫灯、莲花灯,五颜六色,看得八戒眼花缭乱:“这灯真好看!比俺老猪的钉耙还亮!”

入夜后,金平府更是热闹。大街上人头攒动,舞龙舞狮的队伍敲着锣鼓走过,小贩们吆喝着卖元宵、糖画,孩子们提着灯笼追逐打闹。唐僧师徒跟着方丈走在街上,百姓们见了他们,纷纷让路,有的还往八戒手里塞糖糕。

“这金平府,比铜台府还热闹!”八戒嘴里塞满了糖糕,含糊不清地说。

悟空笑道:“呆子,小心吃撑了。你看那灯楼,比灵霄宝殿的还气派!”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城中心的灯楼有三层高,每层都挂着百十来盏灯,最顶上是盏巨大的琉璃灯,照得周围如同白昼。忽然,灯楼里传来一阵丝竹声,几个穿着华丽的女子在楼上翩翩起舞,引得百姓们阵阵喝彩。

唐僧看得有些出神,叹道:“国泰民安,便是如此吧。”

方丈在一旁道:“圣僧有所不知,这金平府的灯,每年都要祭献三位神仙——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说是能保来年风调雨顺。”

“哦?还有这等事?”悟空眉头一挑,火眼金睛往灯楼顶上一扫,见三个黑影正坐在琉璃灯旁,贪婪地吸着灯油,身上透着股妖气。

他心里咯噔一下,却没声张,只是对唐僧道:“师父,夜深了,咱们回寺吧。”

回到慈云寺,悟空才对唐僧道:“师父,那三个什么大王,不是神仙,是妖怪!”

“妖怪?”唐僧吃了一惊,“他们在灯楼做什么?”

“吸灯油!”悟空道,“看那样子,定是修炼了什么邪术,靠灯油维持法力。俺看他们眼神不善,怕是对咱们不怀好意。”

八戒一听有妖怪,顿时来了精神:“猴哥,要不俺们现在就去收拾他们?”

“不急。”悟空摇摇头,“今夜是上元节,百姓们正高兴,别扫了大家的兴。等过了节,再找他们算账!”

夜里,唐僧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锣鼓声,总觉得不安。他想起寇员外死而复生的事,又想起灯楼里那三个妖气森森的黑影,忽然明白,这离灵山越近,妖怪的手段越高明,有的披着神仙的外衣,有的藏在繁华的背后,稍不留意,就会落入圈套。

悟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在门外道:“师父,放心睡吧,有俺在呢。”

唐僧这才松了口气,渐渐睡去。梦里,他仿佛又回到了铜台府的大牢,寇员外的魂魄就在眼前,对他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圣僧西行,便是为了让更多人相信这个道理啊。”

第二天一早,金平府的锣鼓声依旧。唐僧师徒站在慈云寺门口,望着城中的繁华,心里却各有盘算。悟空摩拳擦掌,准备会会那三个妖怪;八戒惦记着还没吃完的元宵;沙僧默默检查着行李;唐僧则双手合十,祈祷着这金平府的百姓,能平安度过这个佳节。

上元节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在他们身上,也照在金平府的每一盏灯上,仿佛在预示着,无论前路有多少妖怪作祟,光明终究会驱散黑暗。

“走,先去吃碗元宵!”悟空拉着八戒,往大街上走去。唐僧和沙僧相视一笑,跟了上去。节日的喧闹声中,师徒四人的身影渐渐融入人群,只留下一串轻快的脚步声,和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9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