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5章 四大名着: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荣国府的秋阳,透过梨香院的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宝钗生了几日病,不大见好,薛姨妈正坐在炕沿上给她剥栗子,见宝玉掀帘进来,笑着起身:“可是稀客,宝二爷怎么有空过来?”

宝玉穿着件月白绫子袄,外面罩着青缎夹马褂,进来就嚷:“听说宝姐姐病了,我来瞧瞧。”他走到炕边,见宝钗斜靠在引枕上,脸色略有些苍白,鬓边的珍珠耳坠随着呼吸轻轻晃动,便问:“姐姐今日觉得好些了?”

宝钗笑道:“劳你惦记,好多了,不过是些小风寒。”她说话时,目光落在宝玉胸前,那里挂着的通灵宝玉,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

“我这玉,姐姐还没见过吧?”宝玉说着,就解下红绳,把玉递给宝钗。那玉有鹅蛋大小,通体莹白,上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小字,摸在手里温凉如玉。

宝钗接过来,细细端详着,又念了两遍那八个字,眉头微蹙,像是在琢磨什么。旁边的莺儿正给宝玉倒茶,听见了,插嘴道:“姑娘,这字跟您项圈上的字,倒像是一对呢!”

“哦?宝姐姐也有项圈?”宝玉来了兴致,“快让我瞧瞧。”

宝钗脸上微微一红,嗔道:“小孩子家嘴快什么。”却还是解下脖子上的红绒线,露出一个金锁来。那锁也是赤金打造,上面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字体与宝玉玉上的一般无二。

“果然是一对!”宝玉拍手笑道,“这太巧了!莫不是当年做这玉和锁的,原就想着要配成一对?”

宝钗把金锁重新戴好,淡淡道:“不过是些俗物,哪里就配得上你的宝玉了。”嘴上这么说,耳根却悄悄红了。

薛姨妈在一旁笑道:“说来也奇,这锁是宝钗小时候,一个癞头和尚送的,说要等有玉的才能配。当时只当是句玩笑,谁知……”

她话没说完,就听院门口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我来的不巧了,正赶上你们说悄悄话呢。”

众人抬头,见黛玉扶着紫鹃的手,站在门口。她穿着件藕荷色纱衫,外面罩着件青纱夹背心,手里摇着把团扇,扇面上画着几枝幽兰,看着倒比往日多了几分精神。

“林妹妹怎么也来了?”宝玉连忙起身让座,“快进来坐,刚说你呢。”

“说我什么?”黛玉走进来,目光在宝玉和宝钗之间转了一圈,最后落在宝钗手里的玉上,“哦,原来是在赏宝二爷的命根子。我倒要瞧瞧,是什么宝贝,值得你们这般稀罕。”

宝钗把玉递给黛玉,黛玉接过来,只扫了一眼,就扔回给宝玉:“也不过是块顽石,哪里就值得当个宝了。”

宝玉知道她性子,也不恼,捡起玉重新戴上:“你是没瞧见宝姐姐的金锁,跟我这玉竟是一对呢。”

黛玉嘴角撇了撇,笑道:“原来宝姐姐也有这么个稀罕物,倒是我孤陋寡闻了。想来这‘金玉良缘’的说法,往后是少不了的。”她说着,拿起桌上的一个蜜饯,放进嘴里,那蜜饯是上好的金丝蜜枣,她却嚼得像是黄连。

薛姨妈见气氛有些僵,连忙打圆场:“瞧我,光顾着说话,快上茶。宝二爷,林姑娘,就在这儿用了午饭再走吧,我让厨房做了你们爱吃的。”

宝玉自然乐意,黛玉本想推辞,却被薛姨妈拉住:“既来了,就热闹热闹,你宝姐姐病着,正闷得慌呢。”

午饭摆得很丰盛,有胭脂鹅脯、糟鹌鹑、冰糖燕窝粥,都是些精致的吃食。宝玉挨着宝钗坐,一会儿给她夹块鹅脯,一会儿又问她粥里要不要加糖,亲热得很。黛玉坐在对面,只慢慢喝着粥,偶尔夹一筷子青菜,眼神却总往宝玉那边瞟。

“我要喝酒。”宝玉忽然嚷道,“这样的好天气,不喝点酒可惜了。”

旁边伺候的李嬷嬷连忙拦着:“宝二爷,老太太吩咐了,不让你多喝。”

宝玉正待发作,宝钗笑道:“嬷嬷也别太严了,就让他喝一盅吧,我陪着,省得他淘气。”她亲自给宝玉斟了半盅酒,又说:“喝了这盅,可不许再要了。”

宝玉见宝钗替他说话,喜得眉开眼笑,端起酒盅一饮而尽,还咂咂嘴:“还是宝姐姐疼我。”

黛玉在一旁冷笑道:“宝姐姐自然是疼你的,不像我,只会讨人嫌。”她说着,也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抿了一口。那酒是上好的绍兴花雕,入口绵甜,她却觉得有些辣,呛得咳嗽了两声。

宝玉连忙道:“妹妹不能喝就别喝,仔细伤了身子。”说着,就要去夺她的酒杯。

黛玉把酒杯往回一缩,瞪他一眼:“我喝我的,与你何干?”

宝钗在一旁笑道:“林妹妹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就恼了?”

黛玉这才觉出自己失了态,脸上一红,低头用勺子搅着粥,不再说话。一顿饭,就在这微妙的气氛里吃完了,宝玉要陪着宝钗说话,黛玉便说身子乏,带着紫鹃先回了潇湘馆。

刚进院门,紫鹃就忍不住说:“姑娘,您方才对宝二爷,是不是太冲了些?”

黛玉坐在窗前,看着院里的翠竹被风吹得沙沙响,幽幽道:“我就是看不惯他那模样,见了宝姐姐,就忘了旁人。”她说着,眼圈竟有些红了——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这股子委屈,是从哪里来的。

宝玉在梨香院坐了会儿,见宝钗有些困了,便起身告辞。刚走到沁芳闸桥,就见茗烟气喘吁吁地跑来:“二爷,不好了,宁国府的蓉大奶奶……怕是不行了!”

宝玉心里一沉。秦可卿是贾珍的儿媳,生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宝玉一向敬重她。前几日听说她病了,却没想到这么重。他连忙跟着茗烟,往宁国府赶去。

宁国府里,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丫鬟仆妇们走路都轻手轻脚的,脸上带着愁容。宝玉直奔秦可卿的卧房,刚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啜泣声。

秦可卿躺在锦被里,早已没了往日的丰姿,形容枯槁,脸色蜡黄,只有一双眼睛,还能勉强睁开。见宝玉进来,她虚弱地笑了笑:“宝二叔……你来了……”

“蓉大奶奶……”宝玉握住她的手,那手冰凉刺骨,他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你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秦可卿轻轻摇头,喘着气道:“我自己的身子,我知道……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她看着宝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宝二叔,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这世间的事,未必都能如你所愿,往后……凡事看开些……”

她说得断断续续,像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宝玉哭得说不出话,只觉得心口堵得慌,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就要从这世上消失了。他想起小时候,秦可卿带他在宁国府的花园里玩,给他讲故事,那时候的她,笑起来像春日里的桃花,明媚得很。

“宝二叔,别哭了……”秦可卿抬手,想替他擦眼泪,手却在半空中停住,缓缓垂了下去。旁边的丫鬟惊呼:“奶奶!奶奶!”

宝玉眼睁睁看着秦可卿的眼睛慢慢闭上,再也不会睁开,喉咙里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只能发出“呜呜”的哭声,那哭声里,有悲伤,有不舍,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慌——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死亡原来离得这么近,近到能夺走鲜活的生命,能撕碎所有的美好。

贾珍、贾蓉父子哭得死去活来,府里乱作一团。宝玉被袭人拉着,劝了又劝,才抽抽噎噎地止住哭声,却依旧红着眼圈,像只受了委屈的小兽。

回荣国府的路上,夕阳把云彩染成了血色。宝玉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里空落落的。他想起宝钗的金锁,黛玉的嗔怪,秦可卿临终的眼神,忽然觉得这荣国府的繁华,像一层薄冰,看着坚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碎了。

到了怡红院,袭人早已备好了热水,要伺候他梳洗。宝玉却坐在床沿上,一动不动,过了半晌,才低声道:“袭人,人为什么要死呢?”

袭人愣了愣,笑道:“傻二爷,哪有人不死的?不过是早晚罢了。”

“可我不想让他们死。”宝玉说着,眼圈又红了,“我想让宝姐姐、林妹妹,还有蓉大奶奶,都好好的,永远陪着我。”

袭人叹了口气,知道他又在犯痴,只得柔声哄道:“他们都会好好的,快别想这些了,洗了脸,喝碗粥,暖暖身子。”

宝玉这才起身,任由袭人伺候着。只是那碗温热的粥,他喝在嘴里,却觉得没什么滋味。窗外的月亮升起来了,又大又圆,照着怡红院的芭蕉叶,也照着梨香院的窗棂,还照着宁国府那盏刚刚点起的长明灯。

这一夜,宝玉睡得很不安稳,梦里总看见秦可卿站在云端,对他招手,他想追上去,却怎么也跑不动,急得满头大汗。醒来时,天已微亮,窗纸上,又落了一层薄薄的霜。

他知道,有些东西,从秦可卿闭上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再也回不去了。荣国府的秋天,似乎也随着这场死亡,变得格外寒凉起来。而那“莫失莫忘”的玉,和“不离不弃”的锁,在这寒凉里,显得越发沉重,像是注定要缠绕起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61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