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1章 四大名着:王婆计唆西门庆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1

武松临行前,又在家中盘桓了半个时辰。他拉着武大郎的手,反复叮嘱:“哥哥,我这一去东京,少则一月,多则两月,你在家务必当心。每日卖完炊饼就早些回家,莫要在外逗留,更别与那西门庆等人往来。若有人欺负你,切记忍耐,等我回来定不饶他!”

武大郎连连点头,眼眶泛红:“二郎放心,我晓得轻重。你路上也要保重,莫要挂念家里。”

武松又看向一旁的潘金莲,语气沉了几分:“嫂嫂,我哥哥老实,你当多照看他。家中大小事,等我回来再做计较,休要再生事端。”

潘金莲撇着嘴,没好气地说:“叔叔放心去便是,我还能吃了他不成?”

武松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噗通”一声跪在武大郎面前,磕了三个响头:“哥哥,保重!”

武大郎慌忙扶起他,泪水直流:“快起来,路上小心。”

武松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转身大步离去。走到院门口时,他忍不住回头,见潘金莲正站在屋檐下,眼神复杂地望着他,而哥哥则挥着手,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他心中一酸,咬了咬牙,头也不回地走了。

次日一早,王婆就差人去催潘金莲。潘金莲梳妆打扮了一番,换了件藕荷色的襦裙,往王婆的茶坊走去。刚到门口,王婆就迎了出来,满脸堆笑:“大娘子可算来了!快进屋,我把料子都备好了。”

茶坊里生着一盆炭火,暖意融融。王婆将那匹锦缎铺在桌上,故作惊叹:“大娘子瞧瞧,这料子滑溜溜的,也就你这双巧手配得上。昨日我跟街坊说,要请潘娘子做寿衣,他们都说,也就你绣的花能让阎王爷都高看一眼呢!”

潘金莲被夸得心头舒坦,脸上露出笑意:“王婆净会说些好听的。”她拿起剪刀,麻利地裁起料子,银针在手中翻飞,不一会儿,领口的花纹就初具雏形。

王婆在一旁端茶递水,嘴里不停夸赞:“啧啧,这针脚密得跟织锦似的,大娘子真是好手艺!我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精致的针线活。”

正说着,西门庆“恰好”从茶坊门口经过,探头往里看了一眼,故作惊讶:“王婆,忙着呢?”

王婆立刻起身,拉着西门庆往里走:“哟,是西门大官人!快来瞧瞧,这是武大郎的娘子,潘大娘子,针线活赛过织女呢!”又对潘金莲道,“大娘子,这位是西门大官人,咱们阳谷县的首富,最是仗义疏财。”

潘金莲抬眼,见西门庆穿着锦袍,面白无须,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眼神里带着几分惊艳。她故作娇羞,低下头继续缝衣,嘴角却微微上扬。

西门庆拱手笑道:“久闻潘大娘子貌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针线活更是绝了,怕是宫里的绣娘也未必及得上。”

潘金莲脸颊微红,轻声道:“大官人过奖了。”

王婆在一旁打圆场:“大官人快坐,我给您沏茶。大娘子,你看大官人多赏脸,特意来瞧瞧你的手艺。”

西门庆坐下后,目光始终黏在潘金莲身上,嘴上却与王婆闲聊,句句都往潘金莲身上引。潘金莲偶尔搭一两句话,语气温柔,眼角余光却不时瞟向西门庆,心中竟有几分莫名的欢喜。

傍晚潘金莲回家时,手里拎着王婆给的两串糖葫芦。武大郎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去:“回来了?累着了吧?”

“还好。”潘金莲把糖葫芦递给武大郎,“王婆留我吃了饭。”

武大郎接过糖葫芦,从怀里摸出一串碎银,塞到她手里:“明日再去,带些银子,买些点心果子当回礼。王婆好心请你吃饭,咱们不能失了礼数。”

潘金莲看着手中的碎银,又看看武大郎憨厚的脸,心中忽然有些不是滋味。这个男人虽丑,却待她真心实意,从未亏待过她。可一想到西门庆的风度翩翩,再对比眼前的武大郎,那点愧疚又烟消云散了。

“知道了。”她把银子揣进怀里,转身进了屋。

武大郎看着她的背影,嘿嘿笑了笑,把糖葫芦递给邻居家的孩子,自己则去灶房生火做饭。他哪里知道,自己的一片好心,竟成了妻子与他人私会的由头。

次日,潘金莲果然带了点心去王婆茶坊。王婆见了,眼睛一亮:“大娘子真是客气,还带这么多好东西。”

“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潘金莲笑道。

两人正说着,王婆忽然端出一壶蜜茶,笑道:“尝尝这个,是西门大官人特意送来的,说知道大娘子爱吃甜,这蜜是从江南运来的,甜而不腻。”

潘金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果然清甜爽口。她心中一动,问道:“西门大官人怎知我爱吃甜?”

“昨日见你喝茶时加了两勺糖,便记在心上了。”王婆笑得暧昧,“大官人可是个细心人。”

正说着,西门庆又“恰巧”来了。他一进门就笑道:“王婆,潘大娘子,今日气色更好了。”

潘金莲脸颊微红,起身道:“多谢大官人赠茶。”

“一点心意,不足挂齿。”西门庆道,“我今日来,是想请王婆帮个忙。家中妻妾吵吵闹闹,实在心烦,想在您这清静地方坐坐。”

王婆连忙道:“大官人快坐,我这就备酒菜,您陪大娘子喝几杯,解解闷。”

不多时,酒菜上桌。王婆先敬了两杯酒,便借口买醋,溜了出去,只留下西门庆和潘金莲两人。

西门庆端起酒杯,笑道:“潘大娘子,我敬你一杯。”

潘金莲与他碰了杯,轻声道:“大官人家里的事,何必烦心?男人们在外打拼,女人们争风吃醋,也是常事。”

“还是大娘子通情达理。”西门庆叹了口气,“不像我家那些,只会撒泼打滚。若能娶到大娘子这般的,便是少活十年也愿意。”

潘金莲心中窃喜,脸上却故作嗔怪:“大官人说笑了。”

西门庆凝视着她,眼神灼热:“我从不说假话。大娘子这般容貌,这般才情,配那武大郎,实在委屈了。”

这句话戳中了潘金莲的痛处,她垂下眼帘,幽幽道:“命该如此,有什么办法?”

“命运是可以改的。”西门庆凑近一步,声音低沉,“只要大娘子愿意,我……”

潘金莲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并未躲闪。

西门庆见潘金莲不躲闪,心中大喜,又道:“大娘子今年芳龄几何?瞧着也就二十出头。”

“虚度二十四了。”潘金莲轻声道。

“真是看不出来,”西门庆赞叹,“比我家那些十八九的还显年轻。尤其是这双眼睛,顾盼生辉,怕是西施见了也要自愧不如。”

王婆不知何时回来了,在一旁帮腔:“可不是嘛!大官人见过多少美人?能让你这般夸赞的,也就潘大娘子了。那些个大家闺秀,论容貌,论身段,哪一个比得上?”

西门庆连连称是:“王婆说得对!我走南闯北,就没见过这般标志的女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潘金莲夸得飘飘然。她端起酒杯,抿着酒,眼神迷离地看着西门庆,心中的防线渐渐松动。

王婆见状,又借口烧火,再次溜了出去。

屋内只剩两人,气氛顿时暧昧起来。西门庆假装失手,将筷子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手却“不经意”地碰到了潘金莲的脚。

潘金莲浑身一颤,像触电般缩回脚,脸上飞起红霞,却并未呵斥,只是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西门庆心中狂喜,知道时机成熟,他握住潘金莲的脚,柔声道:“大娘子,我……我是真心喜欢你。”

潘金莲假意挣扎了几下,便软软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就在两人情浓意切时,王婆突然闯了进来,见状大喊:“哎呀!你们这是做什么!我要去告诉武大郎,让他来评评理!”

潘金莲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拉住王婆:“王婆饶命!千万别告诉他!”

西门庆也忙道:“王婆,有话好说,银子不是问题!”

王婆叉着腰,装作愤怒:“银子?这是银子的事吗?潘大娘子,你对得起武大郎吗?他那般老实,你竟做出这等丑事!”

潘金莲“扑通”跪下,泪如雨下:“王婆,我一时糊涂,求你千万别声张!我什么都听你的!”

王婆见她服软,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却依旧板着脸:“要我不说也可以,只是……你们这般偷偷摸摸,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西门庆忙道:“王婆有何妙计?”

王婆道:“往后,大娘子每日来我这茶坊,就说帮我做针线活,实则与大官人相会。只要做得隐秘,保管没人知道。”

潘金莲犹豫了一下,想到武松回来后的后果,又看了看西门庆期待的眼神,最终咬牙点头:“我答应你。”

王婆这才笑道:“这就对了。起来吧,快整理整理衣裳,别让人看出破绽。”

潘金莲起身,整理着凌乱的衣衫,脸上又羞又怕,心中却有一丝隐秘的欢喜。她知道,自己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西门庆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心中得意,对王婆使了个眼色。王婆会意,笑道:“你们先聊着,我去看看外面有没有人。”

屋内,两人再次相拥在一起。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们身上,却照不进那片被欲望和阴谋笼罩的黑暗。一场注定走向毁灭的孽缘,就此缠得越来越紧。

而此时的武大郎,还在街头叫卖着炊饼,他哪里知道,自己视若珍宝的家,早已被蛀空了根基。寒风卷着落叶,在街角打着旋,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574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