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0章 四大名着:智取生辰纲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4.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大名府的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罩得人喘不过气。杨志站在知府衙门外,望着头顶毒辣的太阳,眉头拧成了疙瘩。梁中书的承诺还在耳边回响——“只要生辰纲平安送到东京,我保你官复原职,甚至能让你进禁军当差”。这诱惑太大,大到他甘愿冒着杀头的风险,接下这趟注定凶险的差事。

“杨提辖,都准备好了。”一个军汉跑来禀报,脸上淌着油汗。

杨志点点头,转身看向那十一个挑着担子的军汉。担子里装的便是十万贯生辰纲,外层裹着粗布,里面却是珍珠、玛瑙、黄金、玉器,足够让任何绿林好汉眼红。他特意让众人换上粗布短打,扮成贩运杂货的商人,又请梁中书下了令:“押送期间,谢都管与两个虞候,须全听杨志调度。”

谢都管是梁府的老人,平日里养尊处优,哪受过这等约束?此刻正站在树荫下撇嘴,对身边的虞候嘀咕:“一个配军出身的,也敢在我面前摆谱。”

杨志装作没听见,沉声道:“都打起精神!这一路不太平,尤其是黄泥冈一带,常有劫匪出没。咱们昼伏夜行,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

军汉们本就怕热,一听要昼伏夜行,顿时怨声载道。一个矮胖的军汉嘟囔:“提辖,这天气热得能煎鸡蛋,夜里走路也得被蚊子吃了,不如白天赶路,晚上歇息自在。”

“放肆!”杨志眼睛一瞪,劈头盖脸一顿骂,“你们懂什么?白天人多眼杂,才容易被盯上!不想丢脑袋的,就乖乖听话!”他说着,拿起藤条,在那军汉背上抽了一鞭。

军汉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再顶嘴。谢都管在旁冷笑,看着杨志耍威风,心里盘算着:等到了东京,看我怎么在梁大人面前参你一本。

队伍就这样出发了。起初几日,杨志还算克制,只在军汉偷懒时呵斥几句。可越往南走,天气越热,军汉们脚底板磨出了血泡,担子也越来越沉。这日走到一处山坡,军汉们实在走不动了,纷纷放下担子,瘫在地上喘气。

“提辖,歇会儿吧,再走下去,兄弟们都要中暑了。”一个老军汉哀求道。

杨志环顾四周,见前后都是荒坡,只有几棵歪脖子树,皱眉道:“此地不宜久留,快走!”

“不走了!打死也不走了!”矮胖军汉猛地站起来,“反正都是死,热死总比被劫匪砍死强!”

杨志怒火中烧,举起藤条就打。谢都管连忙拦住:“杨提辖息怒,军汉们也是累了,就歇半个时辰吧。”他这话看似劝和,实则是在给军汉们撑腰。

杨志看着谢都管皮笑肉不笑的脸,又看看地上躺得横七竖八的军汉,知道再逼下去怕是要哗变,只得恨恨道:“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谁再磨蹭,休怪我无情!”

与此同时,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庄上,正聚着一群好汉。托塔天王晁盖居中而坐,左边是智多星吴用,右边是入云龙公孙胜,身后站着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个个眼神发亮,盯着桌上的一张地图。

“那杨志果然狡猾,竟扮成商队,还昼伏夜行。”刘唐拍着桌子,“依我看,不如直接冲上去抢,凭咱们七个,还怕他十几个军汉?”

吴用摇着扇子,慢悠悠道:“硬抢不行。杨志武艺高强,那十一个军汉也都是精挑细选的,硬拼怕是要吃亏。再说,生辰纲是梁中书给蔡京的寿礼,抢了之后官府定会大肆搜捕,得做得干净些。”

公孙胜道:“吴先生已有计策?”

“有了。”吴用指着地图上的“黄泥冈”,“此处地势险要,林密草深,是他们必经之路。我已打听清楚,杨志队伍里的军汉多是北方人,耐不住南方的暑气,定会在冈上歇脚。咱们就在那里动手。”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还需一个人,扮成卖酒的,把蒙汗药下在酒里。”

晁盖道:“我倒想起一个人——白日鼠白胜。他常在黄泥冈一带卖酒,嘴皮子溜,不容易引起怀疑。”

正说着,庄客来报:“白胜来了。”

只见一个瘦小汉子走进来,正是白胜,手里还攥着几个铜钱,脸上带着几分慌张。“晁保正,吴先生,找我有事?”

晁盖道:“我们想请你帮个忙,事后分你一份财宝。”

白胜眼睛一亮:“什么忙?”

吴用把计策一说,白胜拍着胸脯:“这有何难!包在我身上!”他接过吴用给的几两银子,“我这就去准备酒担,保证万无一失。”

可谁也没想到,白胜转身就钻进了赌坊。他本想赢几两银子,再去买酒,谁知手气太差,不仅输光了吴用给的银子,连自己准备用来挑酒的担子都押了出去。

“臭赌鬼,没钱就别来!”赌坊主人何清是个尖嘴猴腮的汉子,一脚把白胜踹出门,“还敢说认识晁盖?他是你这种人能攀附的?再敢闹事,我让我哥何涛把你抓进大牢!”

何涛是郓城县的观察使,专管缉捕盗贼。白胜被他吓住,灰溜溜地跑回晁盖庄上,哭丧着脸把事情说了。

刘唐一听就火了:“你这夯货!关键时刻掉链子!若误了大事,我劈了你!”

白胜吓得瑟瑟发抖:“我……我今晚去偷回来!”

吴用拦住他:“不可。何清已经起了疑心,再去偷,定会被发现。”他想了想,对晁盖道,“保正,借我二十两银子。”又对阮小二道,“二哥,你跟我去趟赌坊。”

两人来到赌坊,吴用装作看热闹的富商,见何清赢了钱,笑着道:“老板手气好啊,我也来押两把。”他故意输给何清几两银子,又“无意”间提起,“听说老板收了个酒担?我正好缺个挑酒的担子,二十两银子卖给我如何?”

何清见有利可图,又看吴用出手阔绰,便爽快地答应了。吴用顺利取回酒担,白胜这才松了口气。

回去的路上,刘唐仍愤愤不平:“这白胜靠不住,用他怕是会坏事。”

吴用笑道:“正因他贪财好赌,看着不像个正经人,才不会引起杨志怀疑。你想,哪个劫匪会用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是泼皮的人来当幌子?”他转向众人,把计策细细说了一遍,“明日清晨,咱们七个扮成贩枣子的客商,在黄泥冈上等杨志。白胜挑着酒担过去,先卖给咱们一桶,让杨志的人看着咱们喝了没事,他们定会馋得忍不住……”

众人听了,纷纷赞道:“先生妙计!”

次日晌午,杨志的队伍果然来到了黄泥冈。此时日头正毒,地面烫得能烙饼,军汉们个个嘴唇干裂,喉咙冒烟,刚到冈上的树林,就“扑通”一声放下担子,再也不肯动了。

“提辖,就在这儿歇会儿吧,再走真要出人命了!”老军汉几乎要跪下。

杨志看着浓密的树荫,又望了望四周,虽仍有些担心,却也实在拗不过众人,只得道:“最多一个时辰!谁也不许乱跑!”

军汉们如蒙大赦,纷纷跑到树荫下,有的脱了鞋子晾脚,有的拿出水壶喝仅剩的几口水,还有的直接躺在地上打起了呼噜。谢都管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摇着扇子,看杨志来回踱步,嘴角带着一丝嘲讽。

就在这时,树林外传来脚步声,七个挑着枣子的客商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晁盖,后面跟着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他们见到杨志等人,连忙作揖:“这位官爷,我们是从濠州来的,去东京贩枣子,天太热,想在这儿歇会儿,不打扰吧?”

杨志见他们衣着普通,挑着的枣子也看着寻常,便没多想,挥挥手:“歇吧,别靠近我们的担子。”

晁盖等人谢了,选了个离杨志不远的树荫,放下担子,也坐下来乘凉。刘唐故意大声道:“这天也太热了,要是有碗酒喝就大声。”

话音刚落,就听树林外有人唱着山歌走来:“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白胜挑着两桶酒,晃晃悠悠地走进来,额头上全是汗,衣衫都湿透了。

“卖酒咯!上好的老酒!五贯钱一桶!”白胜吆喝着,眼睛却瞟向杨志的队伍。

军汉们一听有酒,顿时来了精神,纷纷围上去:“店家,给我们来一桶!”

“不许买!”杨志厉声喝止,眼神如刀,“谁知道这酒里有没有鬼!”

军汉们顿时蔫了,却仍眼巴巴地看着酒桶,喉咙里忍不住吞咽着口水。

晁盖站起来,笑着对杨志道:“这位官爷,怕是多心了。这酒我们常买,没问题的。”他转向白胜,“店家,给我们来一桶。”

白胜装作不认识他们,问道:“你们要多少?”

“先来一桶,不够再要。”吴用接口道。

白胜放下担子,打开其中一桶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飘了出来,引得军汉们直抽鼻子。晁盖等人拿出瓢,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来,边喝边称赞:“好酒!真是好酒!”

刘唐喝得兴起,还从枣子里抓了一把,泡在酒里,说这样更有滋味。

军汉们看得眼都直了,矮胖军汉忍不住对杨志道:“提辖,你看他们喝了没事,应该是好酒吧?咱们买一桶,解解渴就走,行不行?”

谢都管也在旁帮腔:“杨提辖,天气这么热,喝点酒也能解暑。再说,他们七个都喝了,能有什么事?”

杨志眉头紧锁,死死盯着白胜和晁盖等人,见他们喝了酒,确实没什么异样,心里的防备渐渐松了些。他自己也渴得厉害,闻着酒香,喉咙也有些发痒。

白胜见杨志有些动摇,故意挑起另一桶酒,作势要走:“不卖了不卖了!这位官爷疑心重,我还是去别处卖吧。”

“别啊!”军汉们连忙拉住他,又转头哀求杨志,“提辖,买吧!我们出钱!”

杨志沉默片刻,终是松了口:“只许买一桶,喝完立刻赶路!”

“哎!好嘞!”军汉们喜出望外,连忙掏钱。白胜“不情不愿”地打开另一桶酒,让军汉们用瓢舀着喝。

杨志站在一旁,看着军汉们你争我抢地喝酒,又看了看晁盖等人——他们已经喝完了一桶,正在收拾枣子担子,准备起身。

“官爷,不来一口?”晁盖笑着递过一瓢酒。

杨志摆摆手:“不必了。”

就在这时,喝了酒的军汉们忽然纷纷倒地,有的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就人事不省了。谢都管刚喝了半瓢,也捂着肚子倒在地上,指着白胜,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嗬嗬”的声音。

杨志大惊,这才明白中计了,怒吼一声,拔刀就要冲上去。可刚跑两步,只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扑通”一声也倒了下去,手里的刀“当啷”落地。

晁盖等人哈哈大笑,阮小二、阮小五上前,把杨志和谢都管等人捆了个结实。白胜则和刘唐一起,将那十一担生辰纲搬到早已停在冈后的小车上。

吴用看着倒在地上的杨志,叹道:“杨提辖,对不住了。这生辰纲本就是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我们取了,也算替天行道。”

晁盖道:“事不宜迟,咱们快走!”

众人推着小车,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等杨志等人醒来时,已是傍晚,生辰纲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满地的空酒桶和被捆得结结实实的自己。

杨志看着空荡荡的地面,眼前一黑,几乎要晕过去。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生辰纲丢了,梁中书不会放过他,官复原职的梦也碎了。

谢都管从地上爬起来,指着杨志破口大骂:“都是你!非要走什么黄泥冈!现在生辰纲没了,我看你怎么向梁大人交代!”

军汉们也跟着起哄,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杨志身上。

杨志闭上眼睛,一行清泪滑落。他想起自己杨家将的身份,想起押运花石纲的失误,想起杀牛二后的刺配,想起大名府的比武……命运似乎总在跟他开玩笑,一次次给他希望,又一次次将他打入深渊。

“罢了,罢了!”杨志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挣断身上的绳索——原来他刚才只是假装昏迷,暗中已将绳结磨松了。

谢都管和军汉们吓得连连后退:“你……你要干什么?”

杨志看都没看他们,转身走进密林。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只知道不能回大名府,也不能回东京。天地之大,竟没有他的容身之所。

走着走着,他忽然想起了林冲,想起了梁山。或许,那里才是自己唯一的归宿?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杨志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密林深处,而他与晁盖、吴用等人的缘分,才刚刚开始。那十万贯生辰纲,不仅改变了杨志的命运,也将掀起一场席卷整个江湖的风暴,最终将一百零八位好汉,汇聚到水泊梁山的旗帜下。

此刻的晁盖庄上,众人正围着生辰纲欢呼。吴用看着堆成小山的财宝,对晁盖道:“保正,生辰纲虽得手,但官府定会严查,此地不宜久留。我看,咱们还是上梁山吧。”

晁盖点头:“先生说得是。只是不知王伦肯不肯收留……”

刘唐道:“他若不肯,咱们就把他赶下来!”

众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水泊梁山的方向,悄然酝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380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