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3章 四大名着:缉盗菩提域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1

铜台府的月光,是裹着檀香的。

离西天越近,风气越不同。这里的百姓见了僧人,老远就合十行礼,街头巷尾的店铺都挂着“乐善好施”的木牌,连乞丐碗里的米,都比别处的白些。唐僧师徒刚进城,就被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拦住,躬身道:“长老可是东土来的取经人?我家员外有请。”

这员外姓寇,名洪,是铜台府的首富,却不似一般富人那般吝啬,反而乐善好施,修桥铺路,建寺斋僧,人称“寇善人”。他听闻唐僧师徒路过,早就备好了上等斋饭,将四人请进府中。

寇府占地极广,却不见奢华,处处透着朴素的善意——后院养着收留的孤儿,偏厅住着化缘的老僧,连下人们见了乞丐,都要笑着递个馒头。寇员外年过六旬,须发皆白,眼神却像孩子般清亮,拉着唐僧的手不放:“圣僧远来辛苦,就在寒舍多住几日,让老夫尽尽地主之谊。”

唐僧本想急于赶路,却架不住寇员外盛情,又见府中气象祥和,便答应住上三日。这一住,却住出了麻烦。

寇员外的妻子柳氏,年近四十,保养得宜,看着像三十许人。她初见唐僧时,只当是普通僧人,可日子一久,见唐僧虽穿着朴素袈裟,却眉如朗月,目似晨星,待人温和有礼,那份出尘的温润,竟让她心头泛起异样的涟漪。

第五日午后,唐僧在书房看经,柳氏端着一碟精致的糕点走进来,声音柔得像水:“圣僧,尝尝奴家亲手做的桂花糕。”她放下碟子时,指尖似不经意地划过唐僧的手背。

唐僧像被烫到一般缩回手,合掌道:“多谢夫人,贫僧心领。”

柳氏却不走,反而挨着书桌坐下,眼波流转:“圣僧一路西行,想必辛苦得很。这铜台府安稳太平,圣僧若肯留下,奴家……奴家愿侍奉左右。”

唐僧闻言,脸色骤变,起身退到三步之外,垂眸道:“夫人请自重。贫僧乃出家之人,一心向佛,求取真经,不敢有半点妄念。”

柳氏脸上的笑容僵住,随即恼羞成怒:“难道我柳氏,还配不上你这和尚?”

“非也。”唐僧声音平静却坚定,“出家人四大皆空,不谈情爱,还请夫人莫要再提。”

这场对话不欢而散。自那以后,柳氏看唐僧的眼神,就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时是怨怼,有时是不甘,搅得唐僧坐立难安,连经文都读不进去。他找到寇员外,再三辞行:“员外盛情,贫僧永世不忘,只是取经事急,不敢再耽搁。”

寇员外见他去意已决,只得叹道:“也罢,强留无益。圣僧稍等,老夫备些薄礼,聊表心意。”

临行那日,寇府摆了践行宴。席间,寇员外让人抬来一箱银两、两匹绸缎,还有些路上用的干粮药物,非要唐僧收下。“圣僧路上用度,这些银两或许能派上用场。”

唐僧连连摆手:“员外心意贫僧心领,银两绝不敢收。出家人行囊简单,足矣。”他怕再纠缠下去生出事端,匆匆拜别,带着徒弟们快步离开寇府。

八戒回头望了一眼那箱闪着光的银子,咂咂嘴:“师父,好歹拿点啊,路上化斋也方便……”

“呆子!”悟空敲了他一棒,“没看见那柳氏的眼神?再不走,怕是要出事!”

果然,他们走后没多久,寇府就出了大事。

夜半三更,一伙蒙面盗贼撬开寇府后墙,摸进库房,盗走了大量金银财宝。寇员外被惊醒,抄起拐杖就追,却被一个盗贼回身一脚踹在胸口,当场倒地不起。等下人们赶来时,盗贼早已没了踪影,寇员外气绝身亡,胸口的脚印深可见骨。

柳氏抚着寇员外的尸体,哭得“肝肠寸断”,眼里却闪过一丝狠厉。她忽然指着门外,对管家喊道:“是那唐僧!一定是他!”

管家一愣:“夫人,圣僧午后就走了……”

“就是他!”柳氏拔高声音,“他不肯收老爷的银子,定是怀恨在心,夜里回来报复!你看,库房的锁是被金箍棒撬开的(其实是被钢钎),老爷胸口的伤,定是那猴子打的!”

她越说越像,连自己都信了,当即让人去报官,一口咬定是唐僧师徒盗走财物,踢死了寇员外。

铜台府的知府是个昏官,听了柳氏的哭诉,又得了她塞的银子,当即下令:“捉拿东土唐僧师徒!”

此时的唐僧师徒,刚走到铜台府边界的一座破庙里,正准备歇息。忽然听见外面马蹄声急促,火光冲天,悟空探头一看,只见一群官兵举着刀枪,把破庙围得水泄不通,为首的官差喊道:“里面的和尚出来!杀了寇员外,还想跑?”

“啥?”八戒蹦起来,“俺们下午就走了,怎么会杀寇员外?”

悟空眉头紧锁:“定是那柳氏搞的鬼!师父,你们别出去,俺去会会他们!”

他刚要出去,唐僧却拦住他:“悟空,不可莽撞。清者自清,咱们跟他们去官府,把事情说清楚。”

师徒四人跟着官兵来到知府衙门。大堂之上,柳氏披麻戴孝,一见唐僧,就扑上来要撕打:“你这狠心的和尚!杀了我夫君,还我夫君命来!”

唐僧闭目合十:“阿弥陀佛,贫僧并未杀人,还请夫人明察。”

“明察?”知府一拍惊堂木,“人证物证俱在!寇府上下都看见你们午后离府时心怀不满,夜里库房就被盗,员外就被害,不是你们是谁?”他不容分说,下令将唐僧师徒关进大牢。

牢房阴暗潮湿,八戒气得直骂:“那毒妇!俺老猪非扒了她的皮不可!”

沙僧也急道:“大师兄,这可咋办?师父被冤枉,咱们也跟着坐牢……”

悟空却异常平静,他从耳朵里掏出根毫毛,变作只小飞虫,飞出牢房。他先去寇府查看,见库房的锁确实是被硬撬的,地上有几个模糊的鞋印,不是他们师徒的尺码;又去停尸房看了寇员外的尸体,胸口的踹伤力道极大,不像是他或八戒的手法——八戒的钉耙伤是窟窿,他的棒伤是裂痕,这分明是拳脚伤。

接着,他潜到柳氏的卧房窗外,听见她正和一个心腹丫鬟说话:“……那和尚不识抬举,老爷又护着他,不嫁祸给他们,难道让官府查真凶?等过了这阵,就说他们越狱跑了,谁还会追究?”

悟空听得火冒三丈,刚要进去抓她,又转念一想:抓了她,没抓真凶,终究难服众。他飞出寇府,在铜台府上空盘旋,火眼金睛一扫,见城南的破庙里有几个黑影在分赃,正是寇府丢失的财物!

他悄悄潜进去,见五个盗贼正喝得酩酊大醉,嘴里还念叨着:“那老东西,居然敢追,一脚踹死他活该!”“还是嫂子(指柳氏的心腹丫鬟)消息准,知道昨夜寇家有大笔银子入库……”

悟空冷笑一声,现了原形,金箍棒一顿,吓得盗贼们魂飞魄散,跪地求饶。“谁杀了寇员外?”悟空厉声问道。

一个瘦高个哆嗦着说:“是……是三哥踹的……他说老东西碍事……”

悟空将五个盗贼捆了,用毫毛变作绳子牵着,又去柳氏卧房,将正在打包细软准备跑路的心腹丫鬟也捆了,一起拖到知府衙门。

此时天已微亮,知府正准备升堂再审,见悟空押着一群人闯进来,怒道:“大胆妖猴!竟敢越狱!”

“昏官!先看看这些人是谁!”悟空将盗贼和丫鬟扔在堂下,“问问他们,是谁盗了寇府财物,是谁杀了寇员外!”

盗贼们早已吓破胆,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经过说了个明白——他们本是附近的泼皮,听柳氏的心腹丫鬟说寇府昨夜有银子入库,便起了盗心,杀人是临时起意;丫鬟也哭着招认,是柳氏恨唐僧拒绝她,又怕盗案牵连自己,才让她给盗贼报信,事后再嫁祸唐僧。

柳氏在堂下听得面如死灰,瘫倒在地。知府这才明白自己冤枉了好人,连忙给唐僧师徒松绑,磕头谢罪。

唐僧看着跪在地上的柳氏,叹道:“夫人,你本可以好好过日子,为何要行此恶事?”

柳氏泣不成声:“是我糊涂……是我贪念作祟……”

最终,盗贼被斩首示众,柳氏和丫鬟被判流放,知府被罢官。寇府的家产,由寇员外的侄子继承,依旧用来行善。

离开铜台府时,寇家的侄子带着百姓来送,捧着新做的斋饭:“圣僧,让您受委屈了。”

唐僧合十道:“无妨。世间事,总有曲折,只要真相大白,便好。”

路上,八戒摸着肚子道:“还是师父说得对,清者自清。不过那柳氏也太狠了,就为了点私情,害了这么多人。”

悟空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她既贪唐僧的貌,又贪寇家的财,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

沙僧道:“铜台府本是善地,却出了这等事,可见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唐僧望着西天的方向,晨光正从云层中透出,金色的光芒洒在官道上,像一条通往真理的路。他知道,这缉盗菩提域的经历,是西行路上的又一场考验——考验他们能否在被冤枉时坚守本心,能否在复杂的人心面前保持清明。

“离灵山越来越近了,”唐僧轻声道,“大家更要谨言慎行。”

悟空扛着金箍棒,脚步轻快:“放心吧师父,再有妖魔鬼怪,俺老孙一棒打过去!”

八戒凑上来:“猴哥,前面好像有个集市,俺去化点斋饭?”

“去吧,别惹事。”悟空挥挥手。

笑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在晨光中渐渐远去。铜台府的城门越来越小,但那座城的故事,却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性的复杂,也映照着他们西行的初心——不为名利,不为私情,只为那普度众生的真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997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