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1章 四大名着:司马昭弑君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1

景元元年深秋,祁山古道的落叶积了半尺厚,踩上去簌簌作响。邓艾勒住马缰,望着前方云雾缭绕的山谷,眉头拧成了疙瘩——姜维的八卦阵就藏在那片雾气里,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隐没在松涛中,隐约能看见蜀军的旌旗在风中晃动,却辨不清虚实。

“将军,”副将师纂捧着湿透的舆图,指尖在“死门”的位置反复摩挲,“这阵太过诡异,不如暂且退兵,待探明虚实再进?”

邓艾的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剑柄的防滑纹被汗水浸得发亮。他自少年时从军,从陇西的一个小卒做到征西将军,大小战役经历了上百场,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心慌——八卦阵的威名,早在诸葛亮时代就震慑中原,如今姜维将其改良,更是变幻莫测。

“姜维匹夫,只会躲在阵里装神弄鬼!”邓艾的怒吼声在山谷里回荡,却只引来几声鸟鸣。他知道,自己麾下的三万魏军已是强弩之末,粮草只够支撑三日,若不速战速决,只能不战自溃。

忽然,阵中传来姜维的声音,清亮如钟:“邓士载(邓艾字),敢不敢入阵与我一战?若不敢,就滚回洛阳,让司马昭来给我牵马!”

这话像针一样扎在邓艾心上。他最恨别人说他“出身微贱”,更恨蜀汉将魏军视作无物。“竖子欺我太甚!”他拔剑指着阵门,“传令,攻生门!”

魏军的先锋营呐喊着冲进阵中,刚过第一道隘口,就见两侧的山崖上滚下巨石,瞬间将退路堵死。紧接着,烟雾弹在阵中炸开,黄烟滚滚,遮天蔽日,士兵们顿时迷失了方向,只能在原地打转。

“左路!往左边冲!”邓艾挥剑砍翻两个慌不择路的士兵,试图稳住阵脚。可八卦阵早已启动,生门变死门,景门藏伏兵,原本开阔的山道突然变得狭窄,蜀军的诸葛连弩从岩壁的洞穴中射出,箭雨如蝗,魏军成片倒下。

“将军快走!”师纂拖着中箭的腿,将邓艾往右侧的峭壁推去,“末将断后!”

邓艾刚攀上山岩,就听见身后传来师纂的惨叫。他回头望去,只见副将被数支长矛贯穿,身体像断线的风筝般坠下山崖。蜀军的骑兵从烟雾中冲出,铁蹄踏过魏军的尸体,长枪上挑着魏兵的首级,狰狞如地狱恶鬼。

“杀!”邓艾红着眼,挥剑劈向冲上来的蜀兵,却没留意暗处射来的冷箭。当他感觉到左肩剧痛时,第二支箭已射中右腿,紧接着是左臂、后腰——四箭齐中,鲜血浸透了铠甲,他再也支撑不住,从岩壁上滚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邓艾在一片狼藉的乱葬岗醒来。月光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来,照亮了满地的尸体,有魏兵,也有蜀兵。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右腿的箭伤却传来钻心的痛,低头一看,箭头已深深嵌进骨缝里。

“将军!”几个亲兵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脸上满是血污,“祁山九寨……全丢了!”

邓艾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那九寨是他花了三年时间构筑的防线,屯着足够十万大军吃半年的粮草,如今竟被姜维一战尽夺。他捂着流血的左肩,望着八卦阵的方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姜维……我与你不共戴天!”

逃回陇西大营时,邓艾的战袍已被血浸透,四支箭虽被拔出,伤口却肿得像馒头。军医给他敷药时,他疼得浑身发抖,却死死咬着牙不吭声——他知道,此刻营中早已人心惶惶,自己若露半分怯懦,魏军定会不战自溃。

“叔父,”司马望掀帘而入,这位司马昭的族弟刚从洛阳赶来,带来了新的军令,“司马昭大人说,祁山之败不怪您,只是姜维的阵法太过诡谲。”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大人还说,硬拼不行,得用计。”

邓艾接过密信,借着油灯的光细读,眉头渐渐舒展。信中说,蜀汉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此人贪婪好色,若以重金收买,定能在成都散布谣言,让刘禅猜忌姜维——自古君臣相疑,未有不败者。

“此计可行!”邓艾拍案而起,伤口的剧痛让他龇牙咧嘴,眼中却燃起了光,“黄皓要多少金银,我都给!只要能让姜维退兵,就算把陇西的库银搬空也值!”

三日后,一个名叫马潜的商人悄悄潜入成都。他穿着蜀锦长袍,带着一箱箱的珠宝玉器,直奔黄皓的府邸。守门的宦官见了那箱珠宝,眼睛都直了,忙不迭地进去通报。

黄皓正在府中与侍女掷骰子,见马潜递上的夜明珠足有鸽蛋大,顿时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堆在了一起。“先生远道而来,有何贵干?”他把玩着珠子,指甲缝里还留着昨日宴席上的酒渍。

马潜压低声音:“邓将军说了,只要公公能让陛下召回姜将军,这箱珠宝只是定金,事成之后,再送十车蜀锦、百匹良马。”

黄皓眼珠一转。他早就看不惯姜维了——这位大将军每次北伐回来,都要在朝堂上数落宦官干政,若能借邓艾之手扳倒他,自己的日子只会更舒坦。“这有何难?”他拍着胸脯,“你回去告诉邓将军,不出半月,保准姜维滚回成都!”

接下来的日子,成都的街头巷尾忽然传开流言。有人说“姜维在祁山私练甲士,与羌人勾结,要自立为王”;有人说“八卦阵是妖术,姜将军早已被诸葛亮的鬼魂附身,要害陛下”;甚至有孩童唱着歌谣:“姜伯约,通西羌,要把成都换洛阳。”

刘禅本就对姜维“连年北伐、耗空国库”心存不满,听了这些流言,更是坐立不安。他在宫中召见黄皓,哆哆嗦嗦地问:“姜维……真的要反?”

黄皓跪在地上,抹着不存在的眼泪:“陛下,奴才也不敢乱说,可外面都这么传……前日有个从祁山逃回来的小兵说,姜将军在阵中祭拜的不是汉家列祖,是曹魏的土地神啊!”

这话彻底击垮了刘禅的防线。他想起诸葛亮临终前“亲贤臣,远小人”的叮嘱,却更怕自己像汉献帝那样被权臣架空。“传朕旨意,”他咬着牙,“召姜维即刻回成都,说……说朕病重,要他回来侍疾。”

诏书送到祁山时,姜维正在清点刚缴获的魏军粮草。他看着诏书上“朕疾笃,盼卿归”的字样,眉头紧锁——前几日的战报里,还说陛下在宫中宴饮作乐,怎么突然就“病重”了?

“将军,”张嶷捧着一封密信走进来,脸色凝重,“成都的细作传来消息,黄皓在散布谣言,说您要谋反。”

姜维猛地将诏书拍在案上,粮草的清单散落一地:“黄皓匹夫!竟敢害我!”他望着帐外的祁山九寨,那里的蜀军正在加固营防,连炊事兵都哼着“不破长安不还家”的歌谣,心中一阵刺痛——自己浴血奋战得来的胜利,竟要被这等奸佞葬送。

“将军,不能回去啊!”张嶷拉住他的衣袖,“这分明是邓艾的反间计,您一回去,必遭毒手!”

姜维闭上眼睛,想起诸葛亮在五丈原的临终嘱托,想起那些在北伐路上倒下的将士。他知道,自己若不回去,只会坐实“谋反”的罪名;可回去了,北伐大业就会功亏一篑。

“备马。”良久,姜维睁开眼,声音沙哑,“我要回去。”他拔出剑,将帐中的柱子劈成两半,“若黄皓敢害我,我便先斩了他,再向陛下请罪!”

回成都的路上,姜维的心情像祁山的天气,时晴时雨。他望着沿途的百姓,有的提着篮子送来干粮,有的跪在路边哭着说“将军莫回,成都有虎”,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些百姓,才是他北伐的意义,可如今,他却要为了一个昏君,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

而在陇西大营,邓艾收到了马潜的回信,得知姜维已启程回成都,顿时哈哈大笑。他忍着箭伤的疼痛,站起身:“传令各营,准备收复祁山!”

师纂的灵位前,他斟上一杯酒:“师将军,你看,姜维要回去了。这祁山,终究是咱们的。”

可邓艾没看到,帐外的司马望望着成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想起司马昭密信里的最后一句话:“姜维回成都,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但蜀主昏庸,蜀汉必亡,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祁山的风,依旧吹过九寨的营寨。蜀军的士兵们不知道将军为何突然要回成都,只觉得这风里,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而远在洛阳的司马昭,正在府中看着祁山的战报,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要的,从来不止是祁山,而是整个天下。

这场由反间计引发的撤军,像一颗投入江中的石子,看似只激起了一圈涟漪,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三国的走向。姜维回成都后会面临怎样的命运?邓艾能否收复祁山?司马昭又在酝酿着怎样的阴谋?祁山的云雾,依旧笼罩着这一切,等待着被历史揭晓的那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40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