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9章 四大名着:金莲醉诱武二郎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洋洋洒洒下了一整天,阳谷县城的屋檐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雪,像盖上了一层白棉被。傍晚时分,雪势渐小,武松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他刚从衙门值完班,心里惦记着哥哥武大郎,便绕路去了街上。

远远望见武大郎的炊饼担子,孤零零地立在街角,武大郎缩着脖子,跺着脚,正呵着白气取暖。武松快步走上前:“哥哥,这么大的雪,怎么还不回家?”

武大郎见是武松,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笑容:“二郎来了?这不是还剩几个炊饼嘛,卖完了再回,不能糟蹋了粮食。”他搓了搓冻僵的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我给你嫂嫂买的银簪子,你先帮我带回去,我卖完这几个就回。”

武松接过布包,入手冰凉,心里却暖暖的:“哥哥,我帮你卖。”说着,便拿起一个炊饼,大声吆喝起来。他嗓门洪亮,过往的行人一听是打虎英雄在吆喝,纷纷围了过来,没一会儿,剩下的炊饼就卖完了。

“走吧,哥哥,回家。”武松挑起担子,扶着武大郎往家走。

家里,潘金莲早已备好了酒菜,正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雪发呆。听到院门口的动静,她连忙起身,快步迎了出去,脸上堆着温柔的笑:“叔叔和哥哥回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

她接过武松手里的担子,又上前帮武大郎拍掉身上的雪花,动作轻柔。进了屋,潘金莲忙着给两人倒热茶,又去厨房把菜热了热,端上桌:“快趁热吃,暖暖身子。”

武松把布包递给她:“嫂嫂,这是哥哥给你买的。”

潘金莲打开布包,看到里面的银簪子,样式虽简单,却透着几分精致,她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这毕竟是武大郎送的。她抬头看向武松,柔声道:“叔叔一路辛苦,快喝酒。”说着,给武松倒了满满一杯酒。

武大郎喝了口酒,搓着手道:“二郎,我今日去王婆的茶坊了,托她给你寻门亲事。”

武松一愣:“哥哥,我现在不想这些。”

“怎么能不想?”武大郎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我跟王婆说了,要找个体面人家的姑娘,模样周正,性情温顺,能给你生儿育女,踏踏实实过日子。”

潘金莲在一旁听着,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她笑着插话:“哥哥也太心急了,叔叔年轻有为,还怕找不到好姑娘?再说,有我和哥哥在,叔叔怎么会孤单呢?”

武大郎摇摇头:“嫂嫂说的是,但终究不如有个自己的家好。”他喝了口酒,“我已经跟王婆说好了,让她多上心,争取早日给你说成这门亲事。”

武松见哥哥心意已决,便不再推辞:“全凭哥哥做主。”

潘金莲给武松夹了一筷子菜,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叔叔,不管将来娶了谁,这家里永远是你的家。”

次日,武大郎卖完炊饼,特地绕到王婆的茶坊。王婆正坐在炉边烤火,见武大郎进来,连忙招呼:“武大郎,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武大郎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王婆,我想托你个事。”

“什么事?你说。”王婆给武大郎倒了杯热茶。

“就是……就是想让你给我弟弟武松寻门亲事。”武大郎道,“我弟弟你也知道,如今在衙门里当都头,也算有个体面的差事。想找个……找个……”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合适的词。

王婆眼珠一转,笑道:“我明白,想找个配得上武都头的姑娘,是吧?放心,包在我身上。不过,这说亲的事,急不得,得慢慢挑。”她心里却在盘算,西门庆那边还等着她的消息呢,可不能让武松这门亲事搅了局。

武大郎一听,连忙道谢:“那就多谢王婆了,事成之后,我一定重谢你。”他又细细说了些要求,无非是姑娘要本分、勤快之类的。

王婆嘴上应着,心里却没当回事。等武大郎走后,她便关了茶坊的门,直奔西门庆家而去。

西门庆正在家里烤火,见王婆来了,连忙起身:“王婆,有消息了?”

王婆笑道:“大官人别急,那武大郎今日来托我给武松说亲呢。”

西门庆皱眉:“武松要成亲?这可不行,万一他成了亲,在家里碍手碍脚的,我怎么接近潘娘子?”

“大官人放心,”王婆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敷衍过去了,不会让他那么快说成的。再说,那潘娘子对武松,也未必是真心的,不过是见他是英雄,一时新鲜罢了。”她凑近西门庆,压低声音,“我有一计,保管能让大官人得偿所愿。”

西门庆眼睛一亮:“什么计?快说。”

王婆道:“这计名叫‘挨光计’,得一步一步来。第一步,我去潘娘子那里做针线活,引她多说几句话;第二步,我让她帮我做些针线,欠我个人情;第三步,我约她到我茶坊来做,到时候大官人你假装路过,我再把你介绍给她;第四步,我借口有事离开,让你们单独相处;第五步……”她故意顿了顿,卖了个关子。

西门庆急道:“第五步是什么?”

王婆嘿嘿一笑:“第五步,就得看大官人的本事了,能不能让潘娘子动心,就看这一步了。”

西门庆哈哈大笑:“好!好!就依王婆之计。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王婆道:“别的不用,只要大官人舍得花钱就行。我这就去办。”

自从武大郎托王婆给武松说亲后,潘金莲的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闷闷不乐。她看着武松每日早出晚归,心里既欢喜又失落。欢喜的是能天天见到他,失落的是怕他真的成了亲,就再也不会对自己多看一眼了。

这日,武松休班在家,潘金莲特地做了几个拿手菜,又烫了一壶好酒,想和武松多喝几杯。

“叔叔,今日休班,咱们多喝几杯。”潘金莲给武松倒满酒,自己也倒了一杯。

武松点头:“好,陪嫂嫂喝几杯。”

酒过三巡,潘金莲的脸颊泛起红晕,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她放下酒杯,叹了口气:“叔叔,你说,女人这一辈子,图的是什么呢?”

武松一愣,不知她为何突然问这个,便随口道:“无非是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平平安安过日子。”

潘金莲摇摇头:“可若是嫁的人不好呢?”她抬眼看向武松,眼神里带着几分委屈和期盼,“就像我,嫁给你哥哥,他人是好,可……可终究不是我想要的。”

武松听出她话里有话,心里有些不舒服,便岔开话题:“嫂嫂,别想那么多,哥哥对你挺好的。”

潘金莲却不肯罢休,又给武松倒了杯酒:“叔叔,我知道你是英雄,不像我们女人,一辈子被困在这小院里。你说,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很精彩?”

武松喝了口酒:“外面的世界有好有坏,也没什么特别的。”他觉得潘金莲今天有些不对劲,说话总是带着弦外之音。

潘金莲见武松不为所动,心里有些着急,她端起酒杯,走到武松身边,柔声道:“叔叔,我敬你一杯,谢谢你对我们兄妹的照顾。”她的手有意无意地碰到了武松的手臂。

武松像被烫到一样,连忙站起身:“嫂嫂,我喝多了,先回房休息了。”

潘金莲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又气又急。她不明白,自己都做到这份上了,武松怎么还无动于衷?难道他真的对自己一点意思都没有?

她回到桌前,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酒很烈,烧得她喉咙发疼,心里却更疼。她想起西门庆那双色眯眯的眼睛,想起王婆的话,想起武松的正直,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起来,淅淅沥沥,像在诉说着什么。潘金莲坐在桌前,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直到头晕目眩,才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半夜,潘金莲被冻醒了,桌上的酒已经凉了,菜也凉了。她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到武松的房门前,犹豫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门:“叔叔,你睡了吗?”

屋里没有动静。潘金莲咬了咬牙,轻轻推开了门。

武松睡得正香,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潘金莲走到床边,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看着武松熟睡的脸。他的眉毛很浓,鼻梁高挺,嘴唇厚实,即使在睡梦中,也透着一股英气。

潘金莲的心跳得飞快,她伸出手,想去抚摸武松的脸,可手到了半空,又缩了回来。她知道这样不对,可心里的欲望却像野草一样疯长。

“武松……”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几分醉意和痴迷,“你为什么就不能看看我呢?我哪里不好了?”

武松被她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看到潘金莲站在床边,吓了一跳,连忙坐起身:“嫂嫂,你怎么在这里?”

潘金莲被他一吓,酒意醒了大半,脸上顿时通红,连忙低下头:“我……我睡不着,想找你说说话。”

武松皱起眉头:“嫂嫂,夜深了,男女授受不亲,你还是回房休息吧。”

潘金莲却不肯走,她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叔叔,我知道我不该这样,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嫁给你哥哥,心里从来就没有过他,自从见到你,我才知道什么是喜欢。你就……你就不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武松听了,又惊又怒,他猛地站起身,厉声喝道:“嫂嫂!你胡说什么!我是你小叔子,你是我嫂嫂,怎么能说这种话!你对得起我哥哥吗?”

潘金莲被他吼得浑身一颤,眼泪掉了下来:“我对不起他又怎么样?他给不了我想要的,你能!”

“你!”武松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指着门口,“你给我出去!”

潘金莲见武松动了真怒,心里又怕又委屈,她哭着说:“武松,你会后悔的!”说完,转身跑出了房间。

武松看着她跑出去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潘金莲竟然会对自己有这种心思,这让他既愤怒又失望。他坐在床边,再也睡不着了,心里乱糟糟的。

第二天一早,武松就去了衙门,一整天都没回家。武大郎见武松没回来,有些担心,便问潘金莲:“二郎怎么没回来吃饭?”

潘金莲心里正难受,没好气地说:“谁知道他去哪了,也许是在外面有了相好的,忘了回家了。”

武大郎没听出她话里的怨气,还笑道:“肯定是衙门里有事,二郎是个本分人,不会的。”他想起王婆说亲的事,又道,“等明天,我再去问问王婆,看亲事有没有着落。”

潘金莲听了,心里更不是滋味,她闷头吃饭,不再说话。

晚上,武松回来了,脸色依旧不好。潘金莲想跟他说句话,缓和一下气氛,可武松却看都不看她,径直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接下来的几天,武松总是早出晚归,尽量避免和潘金莲单独相处。潘金莲心里又气又急,却也无可奈何。

王婆那边,按照和西门庆的约定,开始频繁地去找潘金莲。今天说要借根线,明天说要讨块布,一来二去,两人倒也熟络起来。

这日,王婆又来找潘金莲,手里拿着一块布料:“大娘子,你看这块布怎么样?我想做件新衣裳,可我这手艺不行,想请你帮个忙。”

潘金莲正闲着无聊,便答应了:“行,拿来吧,我帮你做。”

王婆喜道:“太好了!大娘子真是好人。这样吧,明天你到我茶坊去做,那里暖和,我再给你泡壶好茶。”

潘金莲想了想,反正在家也没事,便点头答应了:“好。”

王婆见她答应了,心里暗暗高兴,心想第一步成功了。她又和潘金莲说了些闲话,便拿着布料离开了。

回到茶坊,王婆立刻派人去告诉西门庆,让他明天做好准备。

西门庆听了,喜不自胜,连忙准备了些金银珠宝,只等明天见潘金莲。

而这一切,武大郎都蒙在鼓里。他依旧每天卖着炊饼,心里还惦记着给武松说亲的事,根本没察觉家里的暗流涌动,也没发现潘金莲和武松之间的微妙变化。他更不知道,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会将他们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彻底摧毁。

雪还在下,阳谷县城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看似平静,实则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和阴谋。潘金莲的心思,西门庆的欲望,王婆的贪婪,武松的正直,武大郎的淳朴,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大雪之下,悄然发酵,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14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