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岭的风,是带着骨头的。
唐僧骑着白龙马,正念叨着“阿弥陀佛”,忽然一阵黄风卷地而来,飞沙走石打得人睁不开眼。悟空连忙将师父护在身后,大喊:“不好!有妖气!”话音未落,风里就传来一阵狞笑,一个黄毛妖怪举着三股叉,带着一群小妖扑了上来。
“哪里来的野猴,敢闯你黄风大王的地盘?”妖怪嘶吼着,叉尖直取唐僧。悟空抡起金箍棒迎战,八戒举着钉耙也冲了上去,可那妖风实在厉害,吹得人站立不稳,金箍棒与钉耙都慢了半分。混乱中,黄风怪一把抓住唐僧的缰绳,将人掳进了妖洞,黄风卷着小妖们,转眼就没了踪影。
“师父!”悟空急得眼睛发红,驾着筋斗云就追,却被那妖风迎面一吹,顿时觉得双眼刺痛,像进了沙子,眼泪直流。“好厉害的风!”他捂着眼睛跌落在地,火眼金睛竟一时失了灵。
八戒扛着钉耙追上来,见悟空捂着眼睛打滚,慌了神:“猴哥,你咋了?”
“这风有毒!”悟空疼得龇牙咧嘴,“快找地方躲躲!”
两人搀扶着,在山坳里找到一间茅屋。推门进去,见一位老妈妈正坐在灯下纺线,鬓角斑白,眼神却透着慈祥。“二位长老,这是咋了?”老妈妈放下纺车,见悟空双眼红肿,连忙取来一盆清水,又从抽屉里拿出个小瓷瓶,倒出些药膏,“这是俺家祖传的明目膏,专治眼疾,你们试试。”
悟空将信将疑,让八戒帮忙把药膏涂在眼皮上。刚涂上时凉丝丝的,不一会儿,刺痛感就消了,再睁开眼,竟比以前更亮了。他火眼金睛一扫,见老妈妈身上有淡淡的金光,连忙拜倒:“多谢老母救命之恩!”
原来这老妈妈是黎山老母所变,特意来相助的。老母笑道:“那黄风怪本是灵山脚下的黄毛貂鼠,偷了琉璃盏里的清油,逃到此处成精,唯有灵吉菩萨能收伏他。”说罢,化作一道金光,往东方飞去。
悟空谢过老母,拉着八戒直奔灵吉菩萨的道场。菩萨听闻貂鼠成精害人,取出定风丹和飞龙宝杖,跟着悟空来到黄风岭。
黄风怪正在洞里设宴,得意洋洋地对小妖们说:“那唐僧肉吃了能长生不老,等俺享用了,再收拾那猴子和猪!”忽然洞外传来菩萨的声音:“孽畜!还不出来受降!”
黄风怪吓得一哆嗦,提着三股叉冲出洞,见了灵吉菩萨,顿时矮了三分,却还嘴硬:“老和尚少管闲事!”说着就放起妖风。菩萨取出定风丹往空中一抛,那风顿时停了,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住。悟空趁机抡起金箍棒,打得黄风怪连连求饶,现出原形——一只毛茸茸的黄毛貂鼠,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带回灵山,好生看管。”菩萨用飞龙宝杖一点,貂鼠就被金光罩住,乖乖跟着去了。悟空救出唐僧,师徒三人继续西行,只是唐僧的袈裟被妖风刮破了个角,八戒的耳朵也被沙石打肿了,一路唉声叹气。
走出黄风岭,前方出现一条大河。河水浑浊如泥浆,翻着巨浪,河面上连只鸟都飞不过,岸边立着块石碑,刻着“流沙河”三个大字。
“这河咋过啊?”八戒望着滚滚浊浪,犯了愁,“莫说渡船,怕是连个木筏都撑不住。”
正说着,河里“哗啦”一声跳出个妖怪。这妖怪红发蓝脸,獠牙外露,脖子上挂着九个骷髅头串成的项链,手里举着降妖宝杖,对着唐僧就打:“那和尚!留下买路钱!”
悟空早有防备,金箍棒一架,与妖怪打在一处。八戒也举着钉耙上前帮忙,三人在河岸上打得天昏地暗。那妖怪力气极大,宝杖舞得呼呼作响,与悟空斗了几十回合,竟不分胜负。
“停!”妖怪跳出圈外,喘着粗气,“你这猴子有点本事,报上名来!”
“俺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悟空叉着腰,“你是哪路妖精?敢拦俺们取经的路!”
妖怪闻言,忽然收了宝杖,眼中闪过一丝迟疑:“你说你是取经人的徒弟?”
“正是!”悟空道,“这是俺师父唐三藏,往西天拜佛求经的!”
妖怪却又举杖打来:“胡说!俺在此等候取经人,怎会是你们?”
正打得难解难分,云端忽然飘来个少年,身穿莲花衣,手持木吒剑,喊道:“沙师弟,住手!”
妖怪见了少年,连忙收杖行礼:“木吒师兄,你咋来了?”
木吒笑道:“这位正是观音菩萨指点的取经人唐三藏,你不是要皈依佛门,护送他西行吗?”
妖怪这才明白,连忙对着唐僧倒头就拜:“弟子沙悟净,原是天庭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在流沙河受苦。观音菩萨说,若遇取经人,皈依之后可修成正果,弟子等候多时了!”
唐僧见他虽丑,却有诚心,便为他剃度,取法名“沙和尚”,嘱咐他今后需诚心向佛,不得再造杀业。沙和尚连连应下,取下脖子上的骷髅项链,往河里一抛,那骷髅竟化作一只法船,稳稳当当停在水面。
“师父,俺们上船吧!”沙和尚牵着白龙马,与八戒、悟空护着唐僧上了法船。船行至河中央,八戒忽然指着水下:“那是啥?”只见河底有无数冤魂伸手想抓船,却被骷髅法船的金光挡住,只能在水里哀嚎。
“这些都是俺以前吃的过路人,菩萨说让他们化作船帆,助师父过河,也算赎罪。”沙和尚叹道。唐僧听得心惊,连忙闭目念经,超度亡魂。
法船靠岸时,骷髅项链已化作一道金光,往西天飞去。沙和尚挑着行李,跟在师徒身后,成了第四个徒弟。他话不多,却最是勤快,八戒偷懒时,他会默默接过担子;悟空闹脾气时,他会劝两句“大师兄息怒”,倒成了师徒间的粘合剂。
傍晚投宿在一户农家,老农见一下子来了四个和尚,其中还有猴子、猪和蓝脸妖怪,吓得差点关门。唐僧连忙解释:“他们都是贫僧的徒弟,虽貌丑,却心善。”老农这才放下心,杀了只鸡款待——八戒见了鸡,眼睛都直了,伸手就要抓,被唐僧瞪了一眼,只能咽着口水,夹了块豆腐。
夜里,悟空睡不着,坐在院墙上看月亮,见沙和尚也在屋檐下打坐,便跳过去:“沙师弟,你这降妖宝杖,也是件宝贝吧?”
沙和尚摸了摸宝杖:“这是玉帝所赐,能大能小,也算有些用处。”
“比俺的金箍棒如何?”悟空笑着问。
沙和尚憨憨一笑:“各有各的好。大师兄的棒能打妖,俺的杖能护师父,都是为了取经。”
悟空闻言,忽然觉得这师弟虽木讷,却活得通透。他挠挠头,从怀里摸出个野果递过去:“吃吧,白天看你没吃饱。”
沙和尚接过野果,说了声“多谢大师兄”,慢慢嚼着。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一个毛脸雷公嘴,一个红发蓝面孔,倒也生出几分同路的情谊。
次日清晨,师徒四人收拾行装,继续西行。白龙马的蹄声踏在晨露上,八戒哼着小曲,沙和尚挑着担子,悟空在前开路,唐僧骑着马,念叨着经文。黄风岭的伤痛、流沙河的惊险,都成了身后的烟尘。
八戒忽然问:“师父,咱们这一路,咋净遇妖怪啊?”
唐僧勒住马,笑道:“修行路上,本就磨难多。心诚则灵,只要咱们一心向佛,终能渡过难关。”
悟空回头瞪了八戒一眼:“呆子,怕了?怕了就回你的高老庄去!”
八戒连忙摆手:“不怕!不怕!有猴哥在,啥妖怪都不怕!”
沙和尚在一旁默默点头,手里的降妖宝杖握得更紧了。
前路的山更高,水更深,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劫难等着他们。但此刻,师徒四人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坎途虽难,只要同心,便不是绝路;三难已过,还有千难万难,却也总有渡过的一天。西天的方向,金光隐隐,像是在对着他们招手,等着他们一步步走近。